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管理 > 移动互联网技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现状研究

移动互联网技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现状研究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后,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工作外延不断扩大。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呈现新的特点,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多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理论性研究为主,缺少实证调查研究和利弊研究。

 

  一、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概念界定

 

  20世纪以前,教育管理思想主要来源于管理者的经验总结。之后,教育管理者借鉴了一般管理思想中的精髓,同时又结合了教育学自身的发展,教育管理理论逐步系统化和体系化。基于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教育管理理论划分为不同的类别,20世纪以来比较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有主观主义、价值理论、批判理论、文化理论、后现代主义等。狭义大学生教育管理主要是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日常学生事务的管理的结合,而广义上的大学生教育管理还应包含学生在学期间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以及校内校外的综合服务管理等。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发展历程

 

  1、国外教育管理思想的研究历程

 

  西方教育管理思想大概经过了以下四类的理论研究历程:管理效率理论,人本化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管理效率理论认为在管理中制度建设是第一位的,倡导管理人员与一线工作人员负有共同的责任;人本化理论认为效率的产生不是权威的力量,而是情感的力量;科学管理理论强调教育管理的科学性,注重理论的系统化、可操作化,可以以科技手段来检验其发展水平;现代教育管理思想提倡要重视管理理论的多样性和价值性等等。

 

  2、国内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发展历程

 

  就国内而言,从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大学生教育管理政治色彩浓厚,工作内容单一。这一时期的高校教育管理内容除了学习相关社会主义理论之外,还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上山下乡运动。各大高校虽在学生的自我管理与教育管理方面开始重视发挥学生党、团、学生会的作用,初步建立了一支以党团组织为核心的学生政治工作队伍,但并没有开展系统的当代意义上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改革开放后,大学生教育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开始得以确立,学生管理内容逐步完善,逐步在高校确立了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同时,也逐步构建了以学籍管理、奖助学金、德育考评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学生管理体系,素质教育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逐渐被重视起来。

 

  20世纪90年代末,大学生教育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管理工作日趋专业化,工作外延不断扩大。两课制度的建立与邓小平理论进入高校,标志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另一方面,学生管理的实际情况催生了学生教育管理队伍不断朝着专业化发展。此外,由于市场经济程度不断加深,大学取消毕业生统一分配,学生就业工作逐渐成为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正不断朝着学生心理咨询、学生资助、勤工助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方向发展,除了强调教育、控制、约束和规范学生的功能,还开始强调指导学生和服务学生的功能。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现状

 

  1、移动互联网概念界定

 

  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根据移动互联网网络和终端的不同,移动互联网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广义的移动互联网定义中,移动互联网就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手持移动设备来实现网络连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服务,泛指一切无线网络;狭义的移动互联网则将终端设定在手机,指用户以手机作为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获取移动数据和信息服务。已有研究发现,近年来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被逐渐运用于定位研究中,尤其是基于WIFI的室内辅助定位技术。

 

  2、移动互联网技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现状

 

  移动学生管理系统就是把传统的学生管理系统从电脑上延伸到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实现了学生管理工作公共服务信息等的标准化、应用性和共享管理,为各级用户提供了综合数据信息的集成共享环境,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方便地利用移动通讯网络,提高工作效能,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和途径。美国的学生事务工作大多实行垂直式的扁平化管理,涵盖了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工作内容包括校园安全职业指导、学习困难学生指导、学生经济资助、学费管理、注册管理等等。移动互联网技术除了在事务管理方面提供便捷性外,也广泛运用于网络教育。

 

  国内也广泛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及时与准确共享教育教学信息,推送和提醒重要信息,形成有组织、可管理的交流与互动平台,在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的同时,加强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主要从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提高工作队伍利用新技术的工作能力、加强移动互联网络的舆情分析和信息监管和完善校园网络文化体系等路径开展。

 QQ截图20160428104550.jpg

  四、移动互联网技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研究较少

 

  更多学者的研究集中于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仅研究3G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还提出了创新措施与策略。大学生教育管理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以外,还包括日常管理、学生公寓管理、学生心理管理、学生资助管理、社团活动管理、就业创业管理等方面,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应扩展研究领域,将移动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例如研究在移动终端上实现学生资助申请、实时了解学生情况、高效审核批准等,实现学生管理的智能化和人性化。

 

  2、以理论性研究为主,缺少实证调查研究

 

  以往的研究,都认识到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以及利用移动互联网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缺少全面、深入和有说服性的实证调研,缺乏建设性的实际工作指导意见,需要继续深入、全面、系统地研究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新方法和路径过程。

 

  3、缺少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教育管理利弊研究

 

  现有的研究中,大多学者基于移动终端的多样化、时间的碎片化、用户多样化等对教育管理活动进行研究,探讨移动互联网技术给教育管理活动提供的有利平台,分析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移动办公等方面的应用,却缺乏探讨移动互联网带给教育管理的问题和挑战,例如学生信息窃取问题、信息的误传播、对学生思维行为的影响等。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蓬勃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不仅是一种通信和上网工具,更是高校教育管理的有效载体,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将越来越广泛,给学生和教师及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作者简介】

 

  林健(1988—),女,汉族,天津理工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4730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