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管理 > 论基于儿童认知语言发展理论的母语正负迁移

论基于儿童认知语言发展理论的母语正负迁移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摘 要:儿童语言发展源于认知,认知的发展对于儿童语言发展有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儿童认知语言发展过程的规律,正确看待儿童母语对于二语习得的正负迁移影响,探讨在儿童语言关键期培养儿童第二语言习得方法,这对儿童的大脑发育、语言表达以及认知能力发展都能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儿童认知语言发展; 母语正负迁移; 儿童二语习得

一、 引言
  儿童语言发展过程是“魔术的”(布鲁姆,1983)而且是“神秘的”(戈雷特曼、温乃尔,1982)。任何一个正常的儿童只要成长于正常的母语环境中,他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语言这一丰富复杂的符号系统。目前,对于儿童语言发展过程的研究主要有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Skinner行为主义理论和Piaget的儿童认知理论。儿童的认知语言发展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语言教育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在儿童不同年龄阶段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儿童认知语言发展的过程,讨论母语对于儿童二语习得的正负迁移,这对于培养儿童二语习得的方法有着具体而实际的意义。
二、儿童语言发展过程的理论基础分析
  普遍语法理论是以Chomsky 为代表的生成语法学派的观点,认为儿童有天赋的语言能力,人类在出生的时候大脑已具备内在的语言知识和处理语言的机制,这些知识和机制是人类的“普遍语法原则”。但是先天语言习得机制也需要从环境获得刺激来起作用,儿童语言习得的整个过程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因此片面强调语言天赋的普遍语法理论对于儿童的第二语言习得没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行为主义理论以Skinner 为代表,认为儿童主要靠模仿、刺激和强化来习得语言。强调外部(环境)因素对语言习得的作用,但是他们片面强调从环境中习得语言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语言是一系列环境刺激的反应,儿童语言习得就是简单地对环境和成人语言的适当反应。同样片面强调环境刺激的行为主义理论对于儿童的第二语言习得也是没有直接的理论指导意义。
  认知理论以Piaget 为代表,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是认知发展的组成部分,认知发展是儿童语言习得的先决条件,儿童的认知发展决定着儿童早期的语言发展,儿童的认知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能发展相应的语言能力。皮亚杰的理论研究揭示了儿童认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对于研究儿童的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从而指导儿童第二语言的习得,乃至于儿童双语教育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三、 儿童认知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二语习得的黄金期
  皮亚杰把个体从出生至青少年时期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出生一2 岁左右)、前运算阶段(2 一7 岁)、具体运算阶段(7 一1岁)、形式运算阶段(12 一巧岁)等四个相互衔接出现而又各具特点的认知发展阶段。四阶段相互联系, 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 不可逾越, 只有完成某一阶段的发展方可步入下一阶段, 每一阶段在整个认知发展中均不可或缺。
  由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以推导出, 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儿童从出生到“ 具有熟练口语能力” 大致经历以下发声练习期(出生至6 个月左右) 、言语准备期(7 至1 或12 月) 、言语发展期(1 岁至两岁半左右) 和言语成熟期(两岁半至4.5 岁或5 岁) 。因此,“言语成熟期”这不仅是母语习得的最佳时期, 也是儿童二语习得的有利时期,家长和语言工作者应该抓住这一黄金时期,培养儿童的母语和二语习得能力。
  
四、儿童认知语言发展过程中母语对于儿童第二语言习得的正迁移
    目前,很多家长热衷于培养孩子的第二语言习得能力。但是如果不掌握儿童语言的发展规律,往往会事与愿违。如上文所述,儿童在4 岁半或5 岁左右是习得母语和第二语言的黄金时期。此时儿童的母语交际能力迅速发展,能够使用各种基本类型的句子,在他们的言语中几乎可以听到所有的词类,而且能够理解并直接感知事物的词语内容。儿童母语的习得大多是属于生活依赖。他们的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任何新经验都具有极度的开放性。他们更愿意接受新游戏的规则, 很容易将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思想。这种开放性主要来自于神经系统的灵活性以及他们思维和行为的灵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 儿童变得越来越受到所获得的习惯和先前学习经验的影响, 变得更加依赖于具体的动机和系统化的学习。可见儿童是具有更多的第二语言习得的兴趣和可能的。母语和第二语言同时学习可相互促进, 因为任何两种语言之间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这一语言黄金期,孩子的模仿能力也特别强。特别是加强语音,日常生活依赖方面词汇的刺激,听觉,语韵,语感的刺激。汉语语音意识与英语语音意识间的关系以及发展的一致性趋势, 使得语音意识在跨语言间的迁移成为可能。如英语单元音与双元音的区别就相当于汉语中的单韵母与复韵母的区别等。儿童从小就学习外语并掌握一口好的发音, 有利于他们以后系统的第二语言学习。

五、 母语对于儿童双语教育的负迁移
  母语思维方式对于二语习得有正迁移,也会产生负迁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双语语码转换( code switching) 与儿童认知能力存在矛盾。儿童习得母语时, 各种认知能力还处在不成熟阶段,认知能力的发展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既有促进作用, 母语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迁移是客观存在的。母语习得与二语习得在习得进程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母语和第二语言还是从系统上说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 儿童双语教育应遵循儿童成长以及身心发展的特点, 以游戏的形式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让儿童能够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坚决反对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逼迫孩子去提前学习不适合他自身语言发展规律的外语。

六、结语
  认知语言学从专业的角度诠释了复杂的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根据儿童的生理发展特点归纳出儿童的最佳的语言习得期。儿童在习得母语的同时,其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了解母语迁移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 积极引导正迁移的作用, 克服负迁移所造成的不利因素,让儿童在浸入式的环境中自然习得第二语言,为将来的系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Scovel,T.A Time to Speak: A Psycholinguistic Inquiry into the Critical Period for Human[M].Speech. Cambridge, Mass.:Newbury House,1988.
【2】Sega low itz Norm an. Autom atic ity and Second Languages[M ] .Th e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 cqu isition. edited by Doughty C J, Long M H. B lackw e ll Publishing, 2003: 382- 408.
【3】H yltenstam K, Abraham sson N. M aturational Constra ints in SLA.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 4): 52- 54.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4769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