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管理 > 探析以科技竞赛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构

探析以科技竞赛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构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摘要: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激励机制、创新基地、团队建设、资金保障等方面对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科技创新活动体系 科技竞赛 大学生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对高等学校而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切实要求。近年来,许多高校已经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中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出了社会需要的人才。
  
  1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大学生在学校的组织和引导下,依靠教师的指导,主要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创新的科技实践活动[1]。实践证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相关学科的知识面,加深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和氛围,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推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平台。一方面,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心理承受能力等;另一方面,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还可以大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诸如组织协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等。因此,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的一种很好的创新教育方式。
  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方法。因为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全面的综合的活动,也是一项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活动,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锻炼,解决了高校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从而缩小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 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一些高校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与运行方面还没有形成制度,存在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现象。主要有:
  学术氛围欠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不高[2]。比如,笔者所在校区,当举办各种“学术讲座”时来参加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且大部分是因硬性要求来参加的,这种情况下各种学术讲座的效果可想而知。同时,很多学生缺乏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往往是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一般只能按照老师的课题步骤开展辅助性研究。
  教师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指导的积极性也不强。因为教师自身有着较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量要完成,指导学生课外活动费时费力,再加上科技创新活动以参加竞赛居多,能获得预期的奖项的只是少数,所以目前大多停留在自发阶段。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可持续发展式的投入。这里主要体现在高校缺乏长期的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划,忽视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队伍及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相关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和硬件设施资源不能保障。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良性发展。
  
  3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构建
  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构建具有自身特点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以科技竞赛为抓手,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能动作用,通过健全保障机制,完善管理机构,优化资源,搭建科技创新团队,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制度上,要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健全制度保障体系。这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根本。要激发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稳定、规范发展,必须有一套组织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作保障。应成立以教学部门为主的专门领导小组,负责对整个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包括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创新基地建设、资金筹措及使用、指导教师的选拔及考核等等[3]。
 从硬件上,要优化资源,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建立科技创新基地。这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场地和设备是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物质载体,高校要提供一些开放的实验室、通过自建或与企业合建的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创业中心等形式作为科技创新的实验场所。甚至可以在校外通过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利用相关企业的技术优势,走“产学研”合作

的模式,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
  从团队上,要两手抓,建立和形成一支以学生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核心的科技创新队伍。既要调动教师的指导积极性,也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首先要建立一支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指导教师队伍。通过制定指导教师工作职责,落实指导工作量,开展评奖评优等途径鼓励教师参与科技宣传、科技讲座、科研指导等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发挥学生科技社团的骨干作用,尤其是其中的骨干分子的示范带头作用。这样以点带面,就能全面调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从策略上,要以各类学术科技竞赛为抓手,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带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建设。这是开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方法。通过组织参加各类学术科技竞赛,激发学生兴趣,带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有序建设。目前全国众多的在校大学生都直接或间接参与“挑战杯”各级选拔赛。二十多年的“挑战杯”竞赛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商业精英[4]。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从科技竞赛入手,发掘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在吸引力、感召力,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率与覆盖面,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强烈意识,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觉的需求。
  
  4 结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必定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以科技竞赛为抓手,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不失为一个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邹海贵,常立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内涵、特征及价值探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3-15.
  [2] 林凌,庄文敏.普通院校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7):72-74.
  [3] 胡涛,金叶玲,陈静,等.大学生自主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和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5):26-27.
  [4] 丁三青,王希鹏,陈斌.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96-105.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4868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