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管理 > 浅谈科学胎教是家庭素质教育的开始

浅谈科学胎教是家庭素质教育的开始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摘要:从中国3000年的胎教历史,到外国发达国家近30年来胎教取得的巨大成就;从科学胎教的三个理论依据、胎教实施方式和时间,到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胎教有利于胎儿素质提高;说明了科学胎教在家庭素质教育中是可行的。科学胎教的方法应充分发掘胎儿潜在的素质,从潜在情绪素养胎教、潜在音乐素养胎教、潜在语言素养胎教、潜在运动素养胎教、潜在视觉素养胎教、潜在习惯素养胎教、潜在大脑素养胎教七个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科学胎教 家庭素质教育
  
  一、 为什么说家庭素质教育应始于科学胎教
  
  家庭素质教育应始于科学胎教。从中国3000年的胎教历史(由皇室宫廷的“秘而不宣”到“外象内感”古代胎教理论提出,由著名家庭教育专著《颜氏家训》对胎教的推崇到孟母胎教的经典故事),到外国发达国家近30年来胎教取得的巨大成就;从科学胎教的三个理论依据、胎教实施方式和时间,到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胎教有利于胎儿素质提高;说明了科学胎教在家庭早期素质教育中是可行的。
  (一)何谓科学胎教
  我们认为科学的胎教:一是应建立在生理学、妇产科学、脑科学和发育行为儿科学等理论基础之上。生理学对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生理特性和功能进行了系统阐述,如朱大年主编的《生理学》;脑科学对大脑的发育和功能进行了介绍;妇产科学等医学对胚胎、胎儿发育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如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一切来自母体外部的社会心理因素,都首先引起孕妇内部的生理变化,进而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科学的胎教要运用生理学和医学理论,重视胎儿生理进程和生理机制,为胎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理环境,如保证孕妇血液循环、内分泌和子宫内温度、压力正常等等。二是应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的科学知识。国内外心理学专家对胎儿心理都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胎儿心理学”(或称出生前心理学),科学的胎教应强调积极情绪等心理现象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注重用心理学有关原理去分析研究孕妇的心理变化和胎儿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给孕妇必要的心理科学常识,使之能够把握自己的心理活动,以愉快的情绪和积极心态去对待胎教。科学胎教还应以教育学理论为指导,胎教实质上是对胎儿开展的超早期教育,是一生接受的全部教育中最基础的部分,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是潜在素质教育阶段。科学的胎教应尽早发掘胎儿的素质潜能,使每一个胎儿的先天遗传素质获得最优秀的发挥。三是应依据优生学的理论。科学胎教的优生学理论,实际上是运用生理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进行胎教的综合研究,对制约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因素进行人为控制,消除不良因素,促进体力和智力上优秀的宝宝出生。如预防疾病、谨慎用药、忌烟戒酒、合理营养等等。
  总之,科学的胎教就是运用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优生学等科学理论和知识,促进胎儿身心健康的发育成长(直接胎教)和保证孕妇的身心安全(间接胎教),创造一个良好的母体内环境和母体外环境,使每对夫妇都生育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使每个家庭都养育出父母所心爱、国家所期望的高素质人才。
  (二) 中国胎教的历史
  西周是我国胎教实践与发展的初始阶段。最早有记载的胎教,是距今3000多年前西周时期,周文王、周成王的母亲曾行胎教。刘向所著《列女传。周室之母》记:周文王母亲太任“及其有孕,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敌言,能以胎教。”最早有胎教的书籍,是春秋时代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其中有“胎病”的记叙。
   西汉是我国胎教理论初步形成阶段。出现了记载和研究胎教的实践与理论的一系列著作,贾谊的《新书.胎教》阐述了“正本慎始”行胎教之道,记叙了周室行胎教的方法;王充是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所著《论衡》中论及了怀胎、胎产和胎教等问题;汉代学者、曾任太傅的韩婴在他的《韩诗外传》第十章中,记述了战国时期民间的胎教,记载了孟母对孟子的胎教之法,“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谓也”。
  南北朝隋唐至两宋时期,是胎教理论和实践深化发展的阶段。北齐文学家颜之推极其重视教育,他对古代圣王实施的胎教很是推崇,他说:“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讲,出居别宫,目不斜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颜氏家训。教子》),主张孕妇的道德影响胎儿,使之“正”而勿邪;隋炀帝时的太医巢元方,写《诸病源候论》,其中《妊娠门》专论胎教;唐代名医孙思邈写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医学名著,专有《养胎》一篇,系统地阐述妊娠脉象、妊娠阻病、妊娠饮食、胎教等问题,并提出了“外象内感”的胎教理论;南宋著名

妇科和外科医生陈自明,著有《妇人大全良方.胎教门》,他从临床医学的角度,论述了胎教的作用。
  元明清时期,我国胎教学说又有充实提高。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在其《格致余论.慈幼论》中,从胎儿和孕妇的生理机制上,论述孕妇胎教应当“缜密”;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康有为,在其《大同书》中,提出创立“人本院”,对孕妇进行集体胎教的主张,新颖独特。
  另外,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在《蔡元培选集.美育实施的方法》中,也提出设立“胎教院”的建议。
  (三) 外国的胎教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最早提出胎教问题的,在其《政治学》著作中,他从生物学、解剖学、医学的观点出发,提出类似优生、孕妇保健的见解是难能可贵的,他说:“父母具有何种体格对其子女最为有利,是我们讨论儿童教育时将考虑的问题”、“孕妇应自己保重,他们应当从事运动,要有富于营养的食物”。等等。
  近30年来,发达国家的胎教理论和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美国、日本等国家。197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妇产科专家凡?德卡医生,办起了一所“胎儿大学”,至今毕业学员已超过千名。
  目前日本是世界上研究胎教最为热烈的国家,一些医学、教育学专家从胎儿医学和教育心理学、超前教育学几方面的研究实验上,借助现代先进技术设备,重新搞清了胎教的科学根据和施教方法。
  (四) 胎教实施的方式
  一是直接胎教。或称狭义胎教。就是根据胎儿各感觉器官发育成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适当合理的信息刺激,使胎儿建立起条件反射,进而促进其大脑机能、躯体运动机能、感觉机能及神经系统机能的成熟。换言之,直接胎教就是在胎儿发育成长各个时期,科学地提供听觉、触觉、视觉等方面的刺激,如音乐、对话、抚摸、光照等,使胎儿大脑神经细胞不断增殖,神经系统和各个器官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开发,以最大限度地发掘胎儿的素质潜能,达到提高人类素质的目的。它是根据胎儿镜、b超等先进仪器的应用以及很多的科学实验,发现胎儿在子宫内已有听觉、视觉、触觉等,能感觉外界传入子宫内的种种信息,并有一定的记忆力,而且对胎儿能够实施超早期教育。
  二是间接胎教。或称广义教育。就是保证孕妇能够顺利度过孕产期所采取的心理、饮食、环境等各方面的保健措施,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对胎儿的影响,并创造一切条件使胎儿健康生长。因为没有健康的母亲,也不会出生强壮的胎儿。
  (五)胎教从什么时候开始
  从广义上讲,胎教应该从择偶时就开始。因为择偶不仅是男女结合、个人和家庭幸福问题,而且关系到后代的素质和民族的强盛。从优生的角度,科学的择偶,对后代的智力、体格等各个方面会更加有利,无论男选女还是女选男,都应在潜意识里想到将来的下一代,应注意对方的健康状况(有无遗传疾病等)、思想品质、性格气质、家庭教养、相貌、彼此的感情等多种因素。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赵忠心在《家庭教育学》一书中指出“青年男女在选择配偶时,就要考虑相互结合,要能生育身体健康的孩子,要避免近亲结婚,有影响孩子身体健康的疾病患者,不要结婚或不要生育。母亲怀孕后要注意妊娠卫生保健,要实行胎教,不嗜烟酒和其它有刺激性的不利于成长的食物,注意保持情绪稳定等。”
  从狭义上说,胎教应该从孕前3个月就开始了。因为精子从精细胞的分裂、形成到成熟约需90天时间,要想使精子和卵子质量上都有所提高,孕育出好的后代,当然在孕前3个月就必须注意实施胎教的有关措施。(1)要当好准爸爸、准妈妈,孕前3个月双方要到正规医院做身体检查。(2)双方都要营养均衡。如有条件的尽量吃天然绿色食品,多吃一点蔬菜和水果,饮料、咖啡尽量不喝。(3)双方还要适当运动。如每天运动半小时,不仅可以保持健康体力,还能有效减轻工作压力。
  (六)胎教的作用
  国内外的实践都充分证明了,胎教有利于提高胎儿的素质。
  我国优生优育协会胎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泽伦,通过十几年来对数千名孕妇实施或指导实施了胎教,并对胎教儿出生后的表现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他们大多具有如下特征:1、刚出生时,音乐对新生儿具有安抚作用,听到音乐后会安静下来;2、幼儿的记忆力比较强,记忆速度快;3、说话能力较一般非胎教儿强,开始说话时间早;4、音感准确,学习唱歌、音乐的速度快;5、理解能力与动手能力比较强,容易掌握新的知识;6、眼睛明亮,动作能力发展速度快。
  日本七田真教授通过几十年的研究与实践也证明了胎教儿有如下六大特征:

1、总是面带笑容、情绪稳定;2、晚上不会哭闹;3、说话早;4、理解力强;5、喜欢与人相处、开朗;6、右脑发达。
  
  二、科学胎教的方法有哪些
  
  科学胎教的方法应充分发掘胎儿潜在的素质。从潜在情绪素养胎教、潜在音乐素养胎教、潜在语言素养胎教、潜在运动素养胎教、潜在视觉素养胎教、潜在习惯素养胎教、潜在大脑素养胎教七个方面做以下阐述。
  (一)潜在情绪素养胎教
  心理学一般认为,儿童出生后即可产生情绪表现。那么情绪与胎儿和胎教有没有关系呢?为什么有的胎儿出生后情绪比较安定,喜欢笑、不哭闹?而有的胎儿出生后情绪不安定,喜欢哭闹、不识哄?
  林崇德教授主编的《发展心理学》对此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1)父母感情不和对胎儿情绪有影响。(2)孕妈妈精神压力大对胎儿也有影响。
  杨丽珠教授主编的《儿童心理学纲要》也做过阐述:“我国古代就研究胎教,有孕期清心养性,避免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之说。由于我们的生理条件和情绪状态是密切相关的,因此一个心情宁静、舒畅的母亲的胎儿和一个心情紧张、忧虑的母亲的胎儿是生活在大不相同的天地里。两者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全身循环流动的激素以及细胞的新陈代谢都不相同,这一切全部取决于心理状态。如精神病专家莱斯特?桑塔格花了30年时间研究胎儿时期对日后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负情绪会引起儿童情绪暴躁和多动”。
  综上所述,情绪在胎儿期已经有所表现了,要想胎儿出生后情绪安定,喜欢笑,不哭闹,在胎儿期就得使胎儿潜在的情绪得到良好的养成。换言之,要想使胎儿受到科学的情绪胎教,就要使孕妇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家庭环境。
  一是提倡父母双爱法。胎儿有一个精神的生命。科学胎教的灵魂是:孕妈妈和准爸爸对胎宝宝有深深的关爱!胎宝宝是夫妻爱情的结晶,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的心灵也在发育成长,胎教双方都要承担,都要为胎宝宝的心理健康付出博大的爱心。孕妈妈的爱要像大海一样深沉,因为母子的关系是骨肉相连,心心相印;准爸爸的爱要像天空一样宽广,当你为即将做爸爸欣喜的时候,切莫忘了胎教的责任。
  二是提倡家庭环境法。(1)给孕妇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中其他成员,如婆婆、公公等,也要多给予体贴和宽慰,尤其是公婆对生男生女要表示都一样的态度,不要让孕妇蒙上一个恐惧的阴影。(2)给孕妈妈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家庭的装修应该是绿色环保的,污染环境的装修对母子都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家庭的布置应整洁雅观,主色调使孕妇感到宁静;居室墙壁可以悬挂一些活泼可爱的婴幼儿的照片或画片,还可以悬挂一些优秀的书法美术作品;活泼而可爱的形象会使孕妈妈产生美好的遐想,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墙围也可以装饰成有树林、溪水等自然景色;居室还要进行绿化装饰,摆放一两盆花草,以小型为佳,不易大红大紫,花香不宜太浓;孕妇可以喂养一些漂亮小鱼等。(3)要避免有害环境的伤害。远离噪声;避免放射线;慎用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等;不宜用电热毯;应禁止使用染发剂、冷烫精、口红;避免高温和寒冷。
  实施了情绪胎教的胎儿出生后与没有进行胎教的胎儿有明显不同。胎教专家戴淑凤,对实施了情绪胎教的胎儿,出生后24小时内对他们进行智力评测,这些新生儿的特点是,“表现情绪比较稳定,识哄;啼哭时给予安慰,婴儿马上哭声减少;多数停止哭泣,并且追寻声源”。
  (二)潜在音乐素养胎教
  为什么说音乐的素养要从胎教开始呢?医学界研究证明:胎儿4个月时,听觉系统基本发育成熟,并开始可听到宫外的声音;6个月胎儿的听觉已发育得较好,外耳、中耳、内耳三个部分的结构,基本发育成和出生时的相同,只是中耳鼓室及乳突部分要到出生时在呼吸的同时来完成气化过程。听觉系统中的耳朵部分已经具备了传导声波,使声音的机械震动传递到听神经末梢的解剖结构。只是在传声媒介上不同于出生后,是以骨传导为主,而出生后以气传导为主。胎儿对于外界的声音刺激较敏感,会有喜欢或讨厌的反应及面部表情,胎儿最喜欢熟悉的声音是母亲的心脏搏动声,当胎儿听到强烈的音响,如摇滚乐时会使劲地踢腿,而听到优美舒缓的乐曲时则可安静下来;胎儿8个月时,能听出音调的强弱与高低,能区别声音的种类且反应敏锐。
  音乐胎教是国内外进行胎教时的通常使用的方法。我们提倡“唱”出来胎教法。孕妈妈准爸爸给自己胎儿唱歌或哼乐曲,可以达到培养胎儿潜在音乐素养更好的效果。在孕早期,针对妊娠反应,心情容易烦躁和疲劳,可以哼唱一些轻松愉快、诙谐有趣的歌曲。如《让我们荡起双桨》、《两只老虎》等儿童歌曲。在孕中期,妊娠

反应基本消失了,身体舒畅、食欲增加,精神好转并感觉出了胎动,这时哼唱的曲目可以丰富一些,作为献给小天使的歌声,如《丢手绢》、《小星星》、《摇篮曲》、《铃儿响叮当》、《雪绒花》等。在孕晚期,准妈妈快要分娩了,心里难免有些紧张,这时应哼唱充满希望的歌曲,如《茉莉花》、《可爱的家》、《幸福拍手歌》等,准妈妈要用爱的关心、幸福的期待的感情一直为胎宝宝歌唱,直到他的降生。
 关于音乐胎教的效果,有人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测受过音乐胎教与没有受过音乐胎教婴儿的反应进行比较,发现受过音乐胎教的婴儿对15分贝的声音刺激既有反映,而未受过音乐胎教的婴儿要到50分贝才能出现反应。也有人做过观察统计,经过音乐胎教的孩子大多数对音乐有较强的感受力,有更好的节奏感。还有人研究认为,音乐胎教不仅赋予孩子更发达的听觉感受力,而且有助于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情绪的丰富稳定和提高孩子对语言的学习能力。
  (三)潜在语言素养胎教
  医学研究表明:胎儿的大脑在第20周左右形成,孕5个月起脑的记忆功能开始工作。孕7—8个月时大脑皮层已相当发达,通过脑电波已能清楚地分辨出胎儿睡眠状态和觉醒状态,是胎儿意识的萌芽时期。胎儿在宫内接受了大量的信息,能判断其是否重要,决定对那一类信息作出反应,还要将某些信息传递的内容记忆储存起来这些都是记忆功能的体现。例如,胎儿对母亲的声音感到熟悉而产生安全感,是因为胎儿反复听到母亲的声音已产生了记忆。对胎儿听觉器官的生理学研究成果证实:胚胎6周时形成耳蜗管,7周形成耳蜗管第一圈,9—10周时耳蜗发育成2.5圈,像成年的耳蜗了;听分析器通路的髓鞘化是从耳蜗神经核开始,由此向中枢和远端扩展。听分析器脑干部分髓鞘化时间很短,从胚胎5个月到9个月。听分析器的皮质下部分—内膝体,在出生前已基本发育成熟。而听分析器的皮质射区(41区)在胎儿6个月时已分化出来了。当然胎儿的记忆还是感觉记忆(或称瞬时记忆)。
  为此,我们提倡“说”出来胎教法。
  一是夫妻多和胎儿对话。
  二是给胎宝宝讲故事。
  三是为胎宝宝吟诵或配乐吟诵。
  四是给胎宝宝英语的刺激。
  我国胎教专家刘泽伦认为,对胎儿可以进行英语胎教;外国胎教专家凡?德卡的实践也证明双语胎教是可行的。
  (四)潜在运动素养胎教
  随着超声等检测技术的应用,人们可以观察到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过程,研究证实胎儿具有超出人们预想的各种能力。1、触觉。第10周左右胎儿皮肤已有压觉、触觉功能;4—5个月胎儿触觉与出生后周岁孩子触觉水平相当,隔着母亲腹壁轻轻地触摸胎儿头部时,胎儿会立即摇动脑袋。2、运动能力。孕1个月时,胎儿已在子宫内开始进行原始蠕动;自孕2个月开始,胎儿在羊水中进行类似游泳样运动;2个月的胎儿就能摆动自己的头、胳膊和躯体,并且准确地顶、蹬母亲的腹部来表示自己的好恶。母体感到较强的胎动时,胎儿正在用脚踢子宫壁;孕3个月时,胎儿会不太熟练地吸吮手指、脚趾和脐带;12周后可抬高或降低下巴,手指不断移向脸部和嘴巴,手指可抓住脐带,这些活动可持续长达7分钟;3—4个月胎儿开始会皱眉、眯眼,面部有表情;孕5个月时吸吮手指已相当熟练;到孕7个月时胎儿能将自己的手指放入口中吸吮。
  为此,我们提倡“动”起来胎教法(或称抚摸胎教)。上海教科所特级教师李洪曾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认为:“一般到第四个妊娠月时,孕妇就能感觉到胎动。这时候,孕妇轻柔地抚摸腹部,可以促进婴儿的活动,因为一定强度的触觉刺激使胎儿大脑皮层兴奋,加强其全身性活动。胎儿适度的全身性活动(我们称之为胎儿体操)使胎儿血液循环加快,单位时间内摄入的氧气增多。这样,不仅胎儿的心脏、呼吸系统、肌肉和骨骼得到锻炼,胎儿的大脑皮层以致整个神经系统也会因为动作反馈信息增多和血液中氧含量的增加而得到充分的发育。
  研究人员发现,经过体操锻炼的胎儿出生后动作的发展,如翻身、抓、握、爬等比一般婴儿早,特别是小肌肉群的发育优势更为明显。手的灵巧与大脑皮层相应运动区的发达密切相关,这说明胎儿体操促进了大脑皮层的充分发育”。④
  (五)潜在视觉素养胎教
  胎儿虽处在漆黑的子宫内,但通过母亲的生活能感觉到昼夜的周期及明亮与黑暗的区别。胎儿在第四个月时就对光线十分敏感,母亲日光浴时,胎儿对光线强弱变化能有所感觉。当用手电筒照射孕妇腹部时,胎心率会立即加快,且胎心率可随手电筒的开启与关闭而变化。胎儿的视觉发育一般在第32—34周完成。日本小林登教授利用强光照孕妇的腹部,发现胎

儿闭眼;北京天坛医院妇产科实验中把白炽灯泡浸入装水的玻璃槽中,光线透过装水的玻璃照在孕妇腹部;然后光线再透入子宫内,同样光线突然照射、引起胎动增强的现象。
  为此,我们提倡“照”起来胎教法(或称光照胎教)。具体方法:1、怀孕7个月后,通常之前常规检查已经知道胎儿头的位置,每天选择固定时间,用2节1号电池的手电筒通过准妈妈腹壁照胎儿头部(注意不要用强光和热光源照射)。2、时间不要太长,用手电筒的微光一闪一灭地照射,每次连续照射3—5分钟。3、开始每周3次,8个月后每天1次即可。4、光照胎教一般可选择每天早晨起床时进行,以训练胎儿昼夜节律,白天觉醒,夜间睡眠。
  通过光照胎教,有利于胎儿视觉功能健康地发育,对日后视觉敏锐、协调、专注、阅读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胎教专家刘泽伦,通过对很多胎教儿的追踪观察,经过光照等胎教的宝宝出生后,与没有胎教的宝宝有明显差别。
  (六)潜在习惯素养胎教
  一个人的习惯是什么时候养成的?有人说是儿童时养成,也有人说是出生后开始养成。如果说早在胎儿期一个人的某些习惯在母亲本身的习惯影响下,由胎儿潜移默化地继承下来,这不是哪一个人的凭空想象,而是经过科学家的实践证明的事实。瑞典的一位医生叫舒蒂尔曼,他曾对新生儿的睡眠类型进行了试验,结果证明:新生儿的睡眠类型是在怀孕后几个月内由母亲的睡眠决定的。他把孕妇分为早起型和晚睡型两种类型,然后对这些孕妇进行追踪调查,结果发现,早起型的母亲所生的孩子天生就同妈妈一样的早起习惯,而晚睡型所生的孩子也同妈妈一样喜欢晚睡。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准妈妈在孕期的饮食偏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出生后的口味选择。做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胎宝宝能通过子宫“品尝”到食物的味道,准妈妈在怀孕时偏爱某种事物,那么胎儿也可能通过子宫“品尝”到该食物的味道,这种首次的味觉体验会对孩子将来的饮食喜好产生直接影响。他们让一些孕妇在妊娠的最后3个月,定时服用胡萝卜汁,另外一些孕妇分娩后服用。结果发现,那些在出生前就接触过胡萝卜汁的宝宝,不仅能顺利接受这种食物,并且表现出喜欢的倾向;但对于那些出生前没有接触过胡萝卜汁的婴儿来说,他们对这种食物不太喜欢。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体系:婴儿在出生前首先在羊水中“认识”这种味道,然后在母乳中得到,最后在餐桌前首次食用,在洋水或母乳中对食物味道的体验,可能有助于孩子断奶后对这种食品的接受程度。
  由此可见,母亲的习惯将直接影响到胎儿的习惯。如果有些孕妈妈本身生活无规律、习惯不良,那么从怀孕之日起就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培养也具有良好习惯的胎宝宝。
  所以,孕妈妈的睡眠要有规律,尽量不偏食、挑食,做到营养均衡,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和饮食习惯。
  (七)潜在大脑素养胎教
  20世纪70年代以前,儿童心理学虽然对出生后的婴幼儿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却忽视了对胎儿发展的研究,后来胎儿心理学、医学和脑科学逐渐认识到胎儿大脑等有着令人吃惊的能力:
  人脑在胎儿3个月时,开始迅速发育。妊娠3~6个月是脑细胞迅速增值的第一阶段,这时脑细胞的体积和神经纤维的增长使脑的重量不断增加。第二阶~段是妊娠7~9个月期间,在这3个月中,主要是支持细胞和神经系统细胞的增值及树突分枝的增加,使已经建立起来的神经细胞,发展成神经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突触结合,以便传导神经细胞中的兴奋冲动。所以,应当切记妊娠第3~6个月和第7~9个月这两个胎儿大脑增长发育的特别快的时期,在这期间孕妇的营养摄入非常重要。从脑的重量来看,孩子出生时的脑重为300~350克。从大脑皮层结构成型的时间来看,在大脑皮质的垂直切面上所分成的六层结构:分子层、外颗粒层、外锥体细胞层、内颗粒层、内锥体细胞层、多形细胞层共六层结构,在妊娠23周时,就已经成型了。所以,营养对胎儿、婴幼儿大脑和智力发育的影响,已成为国内外科学家所重视和调查研究的课题。
  胚胎期如果营养不良,则大脑细胞的总数只有正常细胞的82%。如果在出生前和出生后均有营养不良,则大脑细胞总数仅为正常细胞数的40%。
  所以,胎教时应特别注意胎儿生长发育时期对孕妇的营养供给。
  1、科学补充蛋白质
  2、注意补充维生素
  3、合理补充无机盐和一些微量元素
  4、孕妇要警惕营养过剩问题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4923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