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管理 > 浅析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析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摘要: 中职语文教学培养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要从好奇中激发,从动脑中促进,从动口中体现,从动手中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是关键。让学生在好奇、动脑、动口、动手中实践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创新思维 培养途径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到,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意味着,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呼之欲出。现在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变化更加迅速,创新层出不穷。这必然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创新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逐步为人们和社会所认同、接受。职业学校要把素质教育引向深入,必须重视创新教育,改变过去那种过度强调共性教育而忽视学生个性及创造性教育的状况。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相对普通中学有一定的灵活性。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乐学、好学,让他们在感受学习的乐趣的基础上发挥个性优势,创造性地学习。这对他们今后成为创新型人才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创新的冲动。语文教学担负着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任务,要以培养有创新思维的有独特个性的学生为己任,去塑造一个个富有创造力的学生个体,为学生走入社会,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新思维具有主动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性的特点,它往往能突破习惯思维的束缚,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即思考过程具有灵活性。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
  一、在好奇中激发创新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先得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人都有的共性,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有好奇心,就可能去探索,去追问到底是为什么,这样就可以明白事物的来龙去脉,不盲从,有自己的判断和标准。好奇心是“发现”的前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等于是鼓励学生去“发现”,这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去思考,去获得认识。这种好奇心正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内动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主动学习精神的最初源泉。事实上,浓厚的好奇心是开展创新思维的第一步。好奇心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牛顿对苹果落地产生好奇,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对蒸汽顶起水壶盖十分好奇,于是改良了蒸汽机;伽利略看吊灯摇晃而好奇,于是发现了单摆。
  我们可以在上新课前用精心设计的课堂导语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可以采用新颖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或采用“倒叙”给学生留下悬念,促使他们追根溯源地去钻研,主动进行学习;或是采用一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成语典故或一首诗词为开头,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产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联想和想象。我在语文上课时,精彩的导语数不胜数,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他们开展创新思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在动脑中促进创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动脑思考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职校学生一般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时懒于思考,只等着老师去讲,而自己却忙着抄现成的结论,看书时不愿通过独立思考来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又不愿通过独立思考寻求答案。依赖别人,求助于人。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一些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情境,启发学生用心动脑。如在课堂上改学生照抄黑板、做笔记为让学生提前预习写出提纲,并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做好答疑准备,随时回答老师的提问。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提问,多问“为什么”并勇于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对学生的发现、发问和解答方案要给予肯定和保护,并多鼓励、多引导、多总结。比如在教《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有学生发现这篇课文内容结构上暗含了一个数字“三”。结果,在师生的共同合作下,归纳出了“三问三答、三思三悟、三喻三讽、三赏三变”之说,使文章三部分内容: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一目了然。随后,我又让学生进行思维扩散,引发他们进行深入的文化思考。在表示较少而非很少、较多而非最多这个意义时,古人选用了“三”这个数字,通常又赋予其“较多”或“很多”之义。于是,请同学们说说含“三”的成语典故及“三”的作用,如“三顾茅庐、三人成虎、三人行必有我师、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等。这也是创新思维中“善于发现、求同求异、扩散联想”的

思维训练的好例子。
  三、在动口中体现创新
  职校学生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许多学生从小到大从无机会登台亮相,也少有机会当众发言,由于自卑和缺少锻炼,形成了怕在公众场合发言的心理。不敢发言,何来创新?朗读、提问、回答、朗诵、演讲、辩论等都需要动口。老师要先让学生动口,再让他们在动口时有创新思维、精彩言论。在语文课中,学生只要听讲,不要回答问题,是很轻松的;只要三言两语就能回答问题,也是比较轻松的;要成段成篇地回答所有问题,是很不轻松的;演讲、辩论时就更不轻松了。这就要求学生苦苦探索,苦苦追求,动口前先动脑,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如我在教培根的《论读书》后,出了一个题目:《谈读书》,让学生口头作文。第一个同学上台,他从书籍的种类,谈到读书的作用、态度和方法,语言流畅,层次清楚。第二个同学就没有重复第一个同学讲过的内容,着重谈读书要有选择,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消耗在坏书上。第三个同学又谈不要只读书本,要读社会这本大书的话题,说从社会这本大书中能看到真真切切的大世界,既可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又可学会辨别人世间的是非曲直、真假美丑。还有同学说,看电视也是读书的一种,从中可以学到方方面面、许许多多的知识。这不就是学生在动口的同时,体现了自身的创新水平吗?
  四、在动手中实践创新
  “想象是创造之母”。想象能力越强,人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就越强。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该是语文创新教育的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对学生在动手写作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想象思维训练。想象训练的方式很多,下面介绍几种。
 1.类比想象。由此一类事物想象与之相似、相关的另一类事物,“此一类事物”较实,“另一类事物”较虚,具有由浅入深的特点。比如有学生在写“圆的联想”时,由“圆”联想到圆滑的人,由圆圆的储蓄联想到人的心灵也是圆圆的储蓄罐。这就是一种类比想象。
  2.对比想象。由此一类事物想象与之相对相反的另一类事物,并且形成鲜明对比,造成深刻的印象。作文中的美与丑、污黑与洁白、高尚与渺小之类的人物心灵的对比描写,就是对比想象。这种对比想象,不是从它的相关、相似点去思考,而是从事物的相反方向去联想,去寻求比较对象,从而拓宽想象的领域和思维的空间,使学生的视野变得开阔起来。
  3.因果想象。由事物的原因,想象事物的结果;或由事物的结果,想象事物的原因。比如我教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后,学生学会了因果论证法,而且造了许多“因为……所以”的句子,很有创新,闪烁着智慧的火光。
  4.辐射想象。由一事物作为触发点,向四面八方想象熟悉的生活与知识领域。例如:“圆”可以想象为地球、金牌、太阳、硬币、奥林匹克五环旗、手表等,可以写成各富深刻内涵的好文章。又比如:“人”可以像什么?
  人——鼠标(要像鼠标那样点击自己的良心)
  人——黑板擦(要像黑板擦那样擦去人生的污点)
  人——小草(平凡之中焕发着生命的坚毅)
  人——梅花(在严寒上中尽展飒爽英姿)
  人——青松(在大雪之下挺立不屈的品格)
  人——火炬(要像火炬那样照亮曾经黑暗的世界)
  ……
  这些可以广拓展、深挖掘,写出一篇篇有创意、有深度的好文章。
  总之,要引导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是关键。教师首先要敢于突破权威思想,建立民主的、平等的、互动的、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创新。其次,要热爱创新活动,重视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课内课外实践活动。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温和及宽容的创新氛围,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并且把各种创新思维训练的方法融汇到课堂教学之中。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实践活动。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对知识、原理的讲授应当尽量少一些,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应当尽量多一些,让学生不断地去自己讨论、自己推理、自己创造,学生所得才是真正的自己的所得。实践证明,让学生在好奇、动脑、动口、动手中实践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韦志成主编.彭华生著.语文教学思维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第1版.

论文网在线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5011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