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 > 高职院校《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浅析

高职院校《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浅析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109-2

  0 引言

  物流信息技术涵盖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手段,应用于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等领域。因此,《物流信息管理》是一门知识体系覆盖面广、综合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信息化管理在物流中的重要意义,掌握物流信息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物流信息技术,独立进行物流信息系统的操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善于思考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定岗实习夯实基础。

  1 高职院校《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传统的高职院校《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教学存在着许多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学目标模糊

  各高职院校对《物流信息管理》这门课程地定位并不统一,有的定位为专业核心课程,有的定位为一般专业课程。课程名称上也存在差异,有物流信息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物流信息工程等等。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主要还是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以企业实际需求为标准。然而,在高职院校《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模糊,没有重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的教学目标。

  1.2 教学方式不合理

  高职院校《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教学方式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即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仅是起到演示的作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上本门课程趣味性低,知识点复杂、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理解大多停留在基础理论上,进而导致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足,缺乏学习的热情。

  1.3 教材与教学内容难以匹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促使高职院校《物流信息管理》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变化。然而,本门课程的教材内容更新较慢,现有的教材体系存在着跟不上时代、理论落后于实践、可操作性差等诸多问题,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教材与教学内容不匹配的现象。高职院校《物流信息管理》的教材一般主要分为三个模块:一是物流信息管理技术模块,二是物流信息系统模块,三是物流系统实训模块。在物流系统实训模块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通过物流系统进行相应的操作和实践。而我们的教材大部分仅有书面的物流信息系统的操作介绍,并没有提供相匹配的物流信息系统的试用版本的安装资源。

  1.4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物流信息管理》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物流信息处理、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信息系统操作的重要环节,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实际应用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然而高职院校《物流信息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所占的课时较少,实践内容与企业的实际应用存在着脱离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没有充分引导学生积极实践学习;二是由于部分高职院校条件有限,缺乏相应的实训硬件和软件;三是没有深入校企合作,实践环节的教学没有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导致所学内容与企业实际情况出现偏差。

  2 高职院校《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分析

  2.1 明确教学目标

  物流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需要既懂物流专业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确定:①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物流信息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包括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②能力目标。使学生具备物流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能力,熟练应用和操作物流信息系统。③素质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沟通互助的职业素养,形成对职业和本专业的正确见解和信念。

  2.2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随着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的改革,高职院校的《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积极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教学方式、方法。

  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灵活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提高知识点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例如:在讲解地理信息系统特征的时候,可以结合《海尔集团利用GIS大力降低服务成本》这一案例,使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此外,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布置实训项目,将学生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搜集、讨论、整理和分析,最终形成一篇实训报告,在课堂上跟大家分享。

  2.3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鼓励自编教材

  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了解物流领域新的信息技术及其相关的应用情况,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授课时可以以教材为依托,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拓展,可以不局限于教材的内容。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鼓励教师自编《物流信息管理》校本教材,自编校本教材印刷周期短、内容更新快,可以根据学校具体的物流实训系统编写符合本校实际情况和教学实际需求的教材。

  2.4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2.4.1 重视实践环节

  教师要提高对实践环节的重视,适当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课时比重,把理论学习与实训相结合,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参与实践。例如在学习了条形码技术这一章节后,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软件制作并打印条形码,甚至可以动手画出条形码,加强学生对条形码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

  2.4.2 加强校企合作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可以把某些实训环节放到企业中去。在完成一定阶段的教学任务后,组织学生去相关的企业参观、调研,实地了解企业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和问题,并完成参观或调研报告。此外,还可以邀请企业的人员到学校开展讲座,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保证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能够学以致用。

  2.4.3 加强实训建设

  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建设物流实训室,并配套相关的物流系统、POS机、条码打印机、手持终端等。比如LOGIS第三方物流实训平台。在实训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班级的学生分组,每组中的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一个实训项目。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商的能力。另外,也可以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实训项目,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业务的整体操作流程。

  2.5 改革考核方式

  《物流信息管理》这门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仅采用单一的闭卷考试的方式难以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因此,在本门课程的考核上,可以采用理论考试和实训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考试可以在期末采用开卷的形式进行。实训考核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结合平时上课时教师布置的实训项目报告;二是期末时采用上机考试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在物流系统中完成相应的操作。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践。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0853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