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 >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实践与思考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实践与思考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前提。是否合理地设置专业、是否优化专业的结构是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高职院校要将专业设置放在各项建设的中心地位。2015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需要坚持服务的宗旨以促进就业,并遵循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人才、技能、技术的成长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适应技术革新与进步的需要,适应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和各地区、各行业、各专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适应高职学生全面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本文通过铁岭卫生职业学院专业设置的分析,为其他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供借鉴,使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培养出符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铁岭卫生职业学院在确定专业设置之前,首先明确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为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指明方向。其次分析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专业设置原则,进行市场调研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科学合理设置专业。

  一、明确专业建设宗旨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依据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2]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3]等文件的精神要求,确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认真研究职业岗位(群)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还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同时还大力推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目标

  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按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围绕学校定位与发展规划,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构建以重点专业为基础,面向现代服务业和健康养老服务等领域的专业结构体系,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大力发展护理、药学、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把护理专业建设成省级示范专业,积极全力申报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

  二、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市场调研

  2015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4]要求“应做好高职专业建设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专业结构,根据学校办学实际和区域产业发展情况设置专业,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

  (一)分析以往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产业升级对接不够。二是同类专业中竞争优势不明显。三是新专业的开设缺乏科学论证,只看社会需要,不顾自身条件,结果造成专业建设“特色”不突出。

  (二)专业设置调研

  一是要在明晰国家、区域政策,产业规划、发展前景及人才需求的情况下摸清产业发展情况。二要在探究企业规模、发展趋势、技术特点、人才需求的前提下摸清专业主要服务方向,促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三要掌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专业情况,以明确人才培养标准,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四要了解全国全省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建设情况及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以明确自身优势,实现错位发展。

  三、科学合理设置专业

  以铁岭卫生职业学院的自身优势为起点,科学精准定位,紧贴市场、产业、职业设置专业,参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5],重点设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鼓励类产业相关专业,减少或取消设置被限制、淘汰类产业的相关专业[6]。专业设置的原则是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立足辽北,服务辽宁,辐射全国的医药卫生类高等职业教育基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学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在优化、改造固有专业机构的同时,拓展宽口径的专业办学模式,每年申报1~2个新专业,重点是建设好现有专业。积极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凝练专业特色,提升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到2018年,高职专业数由现在的13个增加到16个左右,全日制高职在校生人数控制在5000人左右。

  (二)紧跟产业结构调整,拓展新增专业

  在设置新专业时,紧跟产业结构调整,充分考虑学生的独立择业能力、广泛就业能力、岗位转换能力、创新竞争能力,使更多的毕业生适应产业调整、岗位转换、技能提升的实际需要,这样才能保证专业建设方向的正确性,才能适应我省产业经济发展需要。

  在三年内增设临床医学、中医康复技术、老年保健与管理等专业,以满足服务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

  (三)以能力为本位,巩固提升传统专业

  学院特别注重加强传统专业的内涵建设,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整合,从传统专业中培育优势专业,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适应岗位能力培养的需求,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工作中的发展潜力。如护理、药学、口腔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等都是学校的传统专业,学院重点加大了对这些专业的硬件投入力度,改善了实训条件,也带动提升了其他传统专业。

  (四)及时把握就业动向,淘汰缺乏生命力的专业

  积极把握学生就业动向,及时淘汰一些划分过细,就业面过窄,没有特色,与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脱节,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教学条件投入不足的,缺乏生命力的专业。对就业率低的长线专业要予以调整、改造、撤销,甚至是停止招生。   四、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

  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应该不断调整,整合重组现有专业,设置专业群,下设若干子专业,依据市场及人才需求确定发展方向,并结合开发新专业活化办学模式,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一)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常态化

  《行动计划》[7]提出高职院校应建立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设置与改革的长效机制,使专业与产业紧密结合,产业的动态发展决定了专业的调整与改革,而专业的调整与改革正是顺应了产业的动态刚需。

  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一年一微调,三年一大调”的方式,既符合教学建设的规律,也满足了高职人才培养要求,使得专业建设能够主动、及时适应市场和产业变化。

  (二)专业群建设效益化

  专业群建设关系到专业布局和办学特色的形成,对学院的长远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结合产业链的发展需求,以基础专业建设为龙头,实行重点突破、梯次带动、优化调整,带动相关专业协调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护理类专业群:以护理专业为引领,带动助产专业的协调发展。

  二是药学类专业群:以药学专业为引领,带动药品生产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中药学专业的协调发展。

  三是医学技术类专业群:以医学检验专业为引领,带动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协调发展。

  四是康复治疗类专业群: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引领,带动中医康复技术、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协调发展。

  五是健康管理与促进专业群:以医学营养专业为引领,带动公共卫生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中医养生保健等专业协调发展。

  六是临床医学类专业群:以临床医学专业为引领,带动口腔医学、中医学专业的协调与发展。

  总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只有在分析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势和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打造自身特色,才能使高职教育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0923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