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 >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一、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规划理论依据

  (一)高职教育普及理论。自2002年起,我国高等院校的毛入学率已超过15%,表明已经入高职教育大众化普及阶段,因此高职学生应该结合本身的教育特点,转变大众化精英择业思想,理性判断自身专业特点和就业形势,选择一份合适的职业,形成职业化的职业观。

  (二)职业生涯选择理论。目前职业教育行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通常以西方帕森斯的“职业-人匹配理论”、霍兰德的“人业互择理论”、施恩的“职业锚理论”、MBTI的“人格理论”等为主,这些理论都强调了人与职业的长期规划与匹配,为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基于资金、政府部门、企业相互支持的互惠互利模式,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采取工学结合的方式,培养企业和社会需求型的人才。

  (四)职业生涯发展学说。职业发展理论是职业规划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强调年龄、阅历对职业规划的影响。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金斯伯格、舒伯、格林豪斯、萨柏、施恩等。

  二、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主要问题。从目前的职业院校职业规划教育发展情况看,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个方面:其一,基于目前的社会环境和就业情况,多数高职生职业追求过于功利化,价值取向偏颇,主观能动性不强,职业规划缺失;其二,受限于知识储备、阅历经验、职业教育的确实等因素,高职生的职业目标模糊,多数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其三,对职业认识的匮乏导致高职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其四,职业教育理论教学的过重、实践教育过轻导致高职生实践能力不足。

  (二)原因分析。针对高职教育模式下的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诸多问题,其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教育体制落后、地方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重视程度不够、高职教育的课程教育不足、高职教育的专业化不足、高职生职业能力不强、职业教育财力支持不足等。

  三、高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构建

  (一)基本理念与目标。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从实际出发,选择自身合适的职业发展方向,从理论的真实有效性和职业规划的现实性出发,将职业规划超出校园范畴,贯彻终生规划;主要目标是塑造高职生的“会择业、可就业、能创业”的综合职业能力,帮助他们打造具有立足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的“能服务、能管理、能生产”的核心竞争本领。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内容。体系内容分为基础内容、培训职能、企业环境三个方面,其中基础内容包括学生职业需求、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可分年级进行,每个年级阶段制定详细的职业规划测评、职业能力训练、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岗位实践、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培养、择业观、创业能力培养、就业市场适应能力等,基础内容的重点是培养高职生的职业思想观念,提升职业挑战能力。培训职能是基于校企合作的模式,创新多种合作方式,运用有效的职业测评,提高学生探索职业目标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企业环境,实现高职教育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建立与生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体系,注重对高职生职业环境分析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职业规划意识。

  (三)实施主体与路径选择。为使该体系的构建顺利实施,需要建立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专门研究机构,设立专门办公室,统筹相关事宜,与社会、政府、企业合作建立功能完备的组织机构,负责教学、咨询、辅导和社会实践等工作的落实。另外建立全方位的毕业生信息服务系统,提供实时在线的信息传递和网络功能,直接互动式交流,打造交互式服务平台。

  (四)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与学生的四方保障措施。政府层面主要通过法律法律与政策支持等进行相关保障,实现职业制度的推行。高职生层面主要从自身制定目标与自我评估,强化自身的职业测评和实践能力进行保障。

  校企合作和高职院校层面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该体系的重点,校企合作的体系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利益共享的前提下的,最终达到学校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企业联合学校获得自身需求的定制人才,实现双赢。制定适合校企双方的课程体系,使高职生一入学就开始职业相关交易,树立职业规划意识。新生班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应从最基础开始,以职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知识为基础,培养高职生职业规划的主动性;二年级主要以职业规划的相关理论知识为主,比如职业目标、置业计划等;毕业课程设置以创业和就业指导为主,让高职生学会创业的基础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学会如何在求职过程中快速展现优点,实现求职成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1142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