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 > 构建学习型高职院校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构建学习型高职院校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本文选自《职业时空》2014年第3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杂志所有。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但仍无法满足我国工业化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探究高职院校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趋势,调整办学思路和办学方式;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彻底清除学生厌学,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等顽疾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研究背景
  1.高职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职业技术教育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现代化和生产社会化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国际组织已经充分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改变民生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已经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类型,其教学规模已经占到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高职院校的学习效率未能充分释放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年的蓬勃发展,陷入了一个怪圈。虽然高职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我国仍然缺乏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整个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由数量转向质量,随着生源逐年下降,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渠道多元化,高职院校遇到了不可逾越的发展瓶颈,高职院校如果教学质量不提高,管理模式不改变,将会面临淘汰出局的可能。
  3.高职院校的不良学风影响着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学风由教师的学风和学生的学风两个部分构成。当下教师学风不良主要表现在:学术领域急功近利、浮躁之风盛行。少部分教师学术腐败、学术造假,出现抄袭、剽窃占有他人研究成果等学术侵权不端行为。更有甚者为了自身和小团体的经济利益出现了关系学术、经济学术和学术垄断等现象。工作方面表现为消极怠工,懈怠教学,严重误导了学生的身心成长;学生学风不良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整天沉迷于网吧,忙于社会兼职,忽略了专业学习,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严重,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学风浮躁,做事急于求成。学校是学习的地方,学风是学校的生命线,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学风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大学生综合素质层次不齐,加之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师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大。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心情浮躁,眼高手低,不可一世的心态,难以静下心来攻读学业。教师由于家庭影响和经济利益的驱动,难以安心从教,无心做学问搞研究。因此,端正高职院校师生的学风尤为重要。
  4.学习型组织理论为高职院校振兴提供了理论支撑
  20世纪9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引发了近代管理学史上的重大革命;引领了企业组织管理的革命性变革;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关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界认为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五个部分。其核心是系统思考。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引起了许多领域的广泛关注。2009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学术界针对学习型组织理论开展各种深入研究,学习型组织理论被引入各种组织当中。学者们对不同的学习型组织研究比较深刻,提出了各种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案和措施,为构建学习型组织提出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措施。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构建学习型高职院校研究可以为有效地解决“办什么样的高职院校,怎样办高职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等现实难题打开思路。运用学习型组织中的“系统思考”方法发掘高职院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愿景”,通过开展教职工“团队学习”活动,通过与个别教职工进行深度汇谈,不断改善教职工的“心智模式”,最终达到教职工的“自我超越”境界,使全体教职工为“共同愿景”不断学习,不断地努力奋进。学习型高职院校可以群策群力,找到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问题,从而对症下药,有效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构建学习型高职院校,为建设学习型高职院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2.实践意义
  (1)可以改善高职院校的学风。构建学习型高职院校通过改变师生心智模式,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培养师生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师生养成良好的进取心、钻研心和事业心。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影响做事风格,树立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自主的学习精神和持久的学习热情,养成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勤奋学习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地解决高校学风不良问题,扭转高职院校的办学困境,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解决学校的发展与超越等现实难题。
  (2)能够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学习型高职院校可以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发展瓶颈,可以增加办学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扩大硬软件基础设施及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增强高职院校区域影响力,生源质量可以得到进一步优化,促使学院管理科学化,发展可持续化。能够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实力,提高毕业生综合竞争力,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1)关于学习型组织研究。1990年,彼得·圣吉教授在佛睿思特教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和未来组织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革新,能力上不断突破的组织。组织成员不断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全力以赴实现组织共同的愿景。涯瑞尔年提出:学习型组织改变思维定式,优先考虑个体发展,使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共同发展。马恰德认为:学习型组织能够群策群力,确定共同目标,建立高效的集体学习 平台。
(2)关于学习型学校的研究。1994年,英国学者索思沃思在《学习型学校》一文中讲到,学习型学校必须重视学风,学校领导要带头学习,教师要终身学习,学生要自主学习。美国学者克拉克在《学习型学校与学习型系统》一书中提出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原则:一是建设性思维,小步前进的原则;二是从共同愿景的高度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原则;三是营造合作的组织氛围,建立知识生产与分享系统的原则;四是学校领导从事务型向战略型转变的原则。美国学者罗伯茨和普鲁伊特著的《学习型学校的专业发展——合作活动和策略》一书,将建构主义领导模式引用到学习型团体的建设中,阐明了学校的发展需要校长、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结合,提出了教师“团队学习”的七种模式:一是分权学习模式;二是专业发展学习模式;三是团队合作学习模式;四是团体学习模式;五是课堂观摩学习模式;六是合作方式学习模式;七是职业档案学习模式。团队学习模式为学习型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国学者西蒙在《学校运营——从行政型与学习型组织视角分析》一书中提出: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学校一定要保持开放性,不断地学习、创新和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的核心技术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的教师团队。
  (3)关于学习型组织模式研究。彼得·圣吉教授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五项修炼模式,通过五项修炼法创建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法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其中系统思考处于核心地位。其特征:一是建立共同愿景,凝聚组织上下的意志力;二是进行团队学习,通过集思广益强化团队向心力;三是改变心智模式,克服组织障碍;四是进行自我超越,激发个人创造力;五是进行系统思考,培养综观全局的思考能力。迈克尔·马奎特教授的系统模式认为学习型组织由学习、组织、人员、知识和技术五个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形成,学术界简称系统模式。学习子系统处于核心地位,涵盖个人、团队和组织三个层面,其他4个子系统是辅助提升效率和强化组织学习质量,共同构建保证组织学习与成功的架构。鲍尔·沃尔纳教授认为构建学习型组织一般经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无意识学习阶段;第二阶段是消费性学习阶段;第三阶段是有意识的学习阶段;第四阶段是制度性学习阶段;第五阶段是学习与工作融合性阶段。约翰·瑞定的“第四种模式”理论认为,构建学习型组织必须经过准备、计划、推行三个阶段。指出学习与工作是同时进行而且不可分割,强调组织学习应贯穿于准备、计划和实施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组织应养成在行动中学习,边学习边准备;边学习边计划,边学习边推行。即四个基本要点:持续准备——不断计划——即兴推行——行动学习。
  2.国内研究综述
  (1)关于学习型组织研究。1998年,周德孚认为学习型组织应重视组织文化建设,通过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员工的学习力和创造力,从而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组织。2002年,陈国权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集开放性与包容性于一体,通过系统思考不断创新组织活力的组织。2003年,张声雄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具有多元反馈、实行资源共享的开放型终身学习系统,组织成员为了实现共同愿景,自发的不断学习,处处学习。
  (2)关于学习型学校的研究。2002年,朱正伦认为:学习型高校要有明确的共同目标,管理重心下移,激励约束并重。2005年,吴岩认为:学习型学校核心功能是组织与人共同发展,组织结构应是扁平化结构。2010年,李晓晶指出:构建学习型高校的基础是建立共同愿景。2012年,刘湘玉认为:推进学习型高校建设的着力点在搭建信息资源、学术交流、文化环境等平台,为师生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3)关于学习型组织模式研究。陈国权教授的6P-1B模式指出组织学习是由“发现”、“发明”、“选择”、“执行”、“推广”、“反馈”六个阶段组成的闭环过程,知识库位于闭环模式中央。知识库与闭环的六个阶段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该模式体现了组织学习永无止境、持续发展的特性。
  (4)关于学习型高职院校研究。2006年,徐建中认为,学习型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学校要通过确立目标,重视教师“终身学习”。强调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引导教师确立“团队学习”的观念,建立和完善进修、实践机制等措施。2010年,黄贤文阐述了学习型高职院校内涵和作用,论述了学习型高职院校的创建原则、一般步骤和保障措施。2011年,朱伟峰设计了学习型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模式,继而提出培育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策略。2012年,王立志对学习型高职院校领导班子绩效与评价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学习型高职院校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应从学习力、创新力、领导力“三力”方面进行评价。
  四、研究内容
  1.研究学习型高职院校愿景管理的导向作用
  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能够凸显高职院校办学精神的愿景体系,加强“学院愿景——系部愿景——个人愿景”的融合,注重“个人愿景——系部愿景——学院愿景”的协调。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职能,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认真分析学院的潜力优势和制约因素,找准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切入口,制订切实可行的高职院校五年发展规划。把“国内有影响,省内有地位,区域当龙头”作为学院发展宏观愿景,确立师生共同奋斗目标。建立健全“有为”和“有位”相关联的激励机制。学习型高职院校得到了师生的广泛参与,目标制度真实反映师生、院系的共同利益,学习型高职院校、学习型处室和学习型班级自发呈现,学生、教师、学校三方受益。高职院校的共同愿景、系部愿景和师生个人愿景得到了高度的融合和协调。
  2.研究学习型高职院校文化管理的熏陶作用
  认真组 织师生培训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国际职业教育新理念,学习公民道德纲要,重塑校园文化,再造学习型高职院校雏形。组织上强调以学院共同愿景为导向,以系部团队学习为切入口,建立一个扁平化的、有弹性的“学习型”组织。思想上强调学院内涵建设,形成学院专业文化软实力,以学习加激励的方式,使师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工作的秉性,从而达到不断创新,自我超越的目的。内容上强调增强师生学习力,要使师生注意到工作学习的生命意义,提高群体的智商和创造力。策略上强调转变传统的科层式、控制型、规范化管理,形成扁平式、激励型、柔性化管理。职能上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强调建立开放式沟通合作平台;关系上强调上下左右互动,全院营造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氛围。
  3.研究学习型高职院校项目管理的驱动作用
  对愿景目标进行细化,形成实现愿景的多个项目和任务。成立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项目实现为导向的工作团队。工作团队对项目任务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实现该项目任务的知识结构和技能需求,对学习工作的任务进行开发,对工作学习的过程进行设计。组织成员对实现项目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学习分工,形成各有专攻的学习型工作团队。对于知识结构复杂、完成难度高的项目和任务进行再分解,形成子项目和子任务。工作团队建立符合项目任务实现的生产实践体系,以项目任务能否实现对团队的效能进行考评,并形成完善的考评机制。激励师生参与到项目任务的完成当中,养成在过程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习惯。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5396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