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 > 浅析音乐艺术教育在创新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音乐艺术教育在创新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论文关键词: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 音乐形象
  论文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具有了创新性思维,才能获
  得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实践。教育者必须站在人的发展的高度,去实施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富于创意的教育模式,发现、挖掘和形成适合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甚至建立起新的教育理论。
  
  2002年11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
  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其特点是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
  重大的改革,规模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结构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调整,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得到逐步提高,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正是由于高等教育体制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改革与创新,才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全新局面,并为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新的高教管理体制的框架已经形成,为了完善这一新的体制,不仅需要进一步理顺其体系结
  构和布局调整,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等,为了更好的促进高教蓬勃发展,一个全新的“创新教育”理念摆在了每一位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面前,而我们在音乐教育中又如何渗透“创新教育”:
  
  一、我们应从培育创新性思维做起
  一般地说,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突破已有认识和做法的强烈意识,包括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开拓
  精神、勇担风险精神、科学求实精神等。有了创新精神,才有创新行为,进而获得创新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创新者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获得,既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也离不开个人的创新性思维。培育创新性思维,往往是创新的起点。
  思维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创新性思维则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它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
  前瞻性等特点。所谓首创性,就是想前人所未想、想别人所未想;所谓独立性,就是勇于和善于独立思考,而不人云亦云、唯上唯书,随大流、跟风走;所谓前瞻性,就是既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又能看到未来的发展,就像高手下棋,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四步甚至更多。创新性思维活动的产物,往往是过去没有或超越了前人的东西。
  培育创新性思维,还应当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比如:注意培养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重视
  直觉和灵感的作用,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善于运用归纳、演绎、推理等多种逻辑思维方式,等等。实践表明,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创新具有不同的作用。把接收到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运用逻辑思维得出正确答案或寻找解决方案,这是聚合思维的作用;就同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寻求多种解决方案或在多种解决方案中寻求最佳选择,这是发散思维的用处。而现代思维科学研究认为,直觉和灵感都是十分重要的思维方式,在人类创造性活动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至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更是人们普遍运用、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真正把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运用好,实质上也就形成了创新性思维。具有了创新性思维,才能获得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实践。
  
  二、培养创新精神的必要性
  就社会发展的本质而言,它是人的主体的发展,是人的客观外在世界和主观内心世界的创造性的发
  展,这种创造性是人类生生不息、永往直前的本质所在。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进步的条件,也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国家是否富有生机和活力与持续发展的标志。在新世纪里,人类社会将是一个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融合一体高速发展的崭新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物质文明和人类认识自身、发展自身带来的精神文明,要求社会的每一个受教育者除了要熟练地掌握一切推动社会发展的高新科技与先进手段,必须还要能够创造性运用这一切,更好地推动自身并融入整个社会的发展。这种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的水平与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教育的角度而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主体性创造发展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目的。只有人的主体意识得到唤醒和培养,人才能以积极的态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力量,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整体发展。教育者必须站在人的发展的高度,去实施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富于创意的教育模式,有目的和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育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认识与创造的社会主体。


  
  三、培养创新精神的可能性
  艺术都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提炼和创造出来的产物,而音乐则是一切艺术是最自由的艺术。它采用
  的物质材料是在时间过程中展开的转瞬即逝的声音,它的表现既不受造型艺术那种具有形象的限制,亦不受语言文字概念的约束,所以,这种自由的艺术为人们提供的创造空间最为广阔。
  特别表现为它的情态空筐结构——可以容纳不同时代与不同民族的人们心中最微妙、最细致的各种
  情感变化,以及理解的模糊性——某些听觉印象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就使得人在音乐的审美中,所产生的想象与思索是最大限度和多向辐射的。具体论之,音乐教学中利用音乐的这种艺术特征,对学生主体分行能力的培养的可能性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音的声波做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物理能量,它能对人体的生理结构直接产生
  物理和化学的作用。而人的听觉器官,从进化论角度看,在奉行与特征上相适应于外界声音的存在并受其影响的。当它受到外界声音的物质刺激时,必然要产生各种鲜活的、经过不断汇合和交织的主观感受。把二者统一起来看,音乐的有选择、有组织声音的存在和人的耳朵对这种声音的反映是一种必然的互动关系。
  2.在现代音乐美学的理论中,人们都接受这么一种看法,即认为音乐的运动与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
  种异质同构的关系。在这方面,美国的心理学家和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就认为有物理世界、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三种力气结构中,人在进行音乐的各种活动的时候,除了物理能量与生理反应对应关系之外,更本质的是对一种充满活力的生命运动形式的自主把握和独特理解,就是音乐形象。
  身处在这样一个新时代的高校音乐教师在音乐工作中,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还应具有不
  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全新的创新教育理念。当前全国基础教育领域兴起一股教育科学研究热潮,涌现出大批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先进典型,在这样的一个新形式下,面对全新的创新教育理念,科研已不应再是科研院所和专业技术专业的专利。我们广大的高校音乐教师不仅需要与时进俱进,全面的开拓进取。面向教育教学实践,开展应用性研究、实证性研究,研究解决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发现、挖掘和形成适合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甚至建立起新的教育理论。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大讨论”——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究竟是什么》,《人民日报》,2005.11。
  [2]《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规划发展纲要》,人民网,2006.9。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5456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