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 > 试论中职学校高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试论中职学校高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摘要]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建立健全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传统的监控体系中,存在着监控主体单一、客体片面的缺陷,本文结合中职学校一些具体做法对科学构建监控的主客体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职教育 教学质量 监控 主体 客体
  
  一、教学质量监控主体与客体的内涵
  教学质量监控的含义是指中职学校为确保和提升教学质量,以市场和社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作为教学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和评价资源,以相关教学信息和反馈信息的搜集处理为核心,建构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健全一整套严谨、务实、有效的规章制度体系,从而有效地评价各种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及其它教学基本建设的实际效果,并依据效果和实际情况将上述内容加以丰富、改进和完善,最终形成能够推动中职教育发展和学校内涵提升的教学质量文化,从而实现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教学质量监控体制主要由监控主体和监控客体两部分组成,所谓监控主体是指对各种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及其它教学基本建设进行监控和评价的机构、专家和企事业单位。监控客体是指上述各种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及教学基本建设等诸多方面。这两个方面既是相互对立的矛盾体,又是教学质量监控体制的统一体,如何解决两方面的关系,是建立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关键。
  二、高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由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显现具有时间上的后延性,不像工业产品那样便于测量和评估,如何科学及时地进行反馈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并建立高效可行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监控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首要问题。在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监控主体往往是教学管理部门领导者,评价主体过于单一,难以避免个人评价的偏差,同时也不能综合全面深入的反映教学质量的效果;而在监控客体片面,过分强调教师的课堂理论教学,以一堂课的好坏来评价教学质量的效果是极其不科学的。为构建全新的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变单一化监控制度为多元化、全方位的高效教学质量监控体制。高效教学质量监控体制的建立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进行素质化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三、如何建立高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笔者以为,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顾名思义,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制必须是综合的,非片面的;是长效的非暂时的;是反复交流式的,非单方向的……
  (一)建立全方位的高效教学质量监控主体
  1.学校-系部-教研室构成教学质量监控的常规主体
  (1)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及人员
  校级教学质量监控主体在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中起主导作用,主要包括主管校长、教务处等相关机构及人员。教务处是在主管教学校长领导下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组织的重要职能部门,负责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对系部教学进行全面管理等。教务处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通过对专业设置、专业方向、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执行情况的检查、对教师授课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听课和进行评课,及对系部教学质量的评估等环节加以控制。并对上述环节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原因,并及时找出对策加以解决和修正,不能有任何耽搁和迁延,否则会对以后的教学质量监控形成很大的负面作用。
  (2)系部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及人员
  系部教学质量监控主体应在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中起主体作用。系部监控的方法和途径可以是:系部发展规划、专业课程教材建设规划合理性论证,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及分析,人才需求调研与预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审订,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决定奖惩处理,随机听课等。
  (3)教研室的教学质量监控
  教研室在教学质量监控中起基础作用。教研室的主要职责是依据校、系部教学质量管理的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任课教师和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教研活动,研究教学改革,交流教学经验,反馈教学信息,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辅导和管理。我校各教研室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途径有:学期授课计划的执行情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订修订、教材选用,教学观摩,作业批改情况,日常检查,内部自评,各项信息反馈,期中教学检查和分析总结,问题的解决及跟踪落实,期末教学检查和分析总结,命题的信度和效度评价等。
  2.教学督导构成教学质量监控的专家主体
  教学督导成员由教学专家或教学管理专家构成,对学校整体教学工作进行调研,督促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敬业乐教、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教学督导员应该经常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听课、参加实践教学环节,收集与反馈相关信息,随时向学校领导或有关部门和个人反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教学工作与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

  3.广大一线教师构成教学质量监控的教师主体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必须重视增强全员质量意识。教学质量监控不应只是少数人对多数人进行监控,必须有全员的参与。每一位教师都要有较强的质量意识,把教学质量视为学校长期发展的保证,在备课、听课、评课等教学活动中不追求表面形式,保持严谨的教科研态度,互相监督、相互促进。
  4.组建学生信息员构成教学质量监控的学生主体
  由于教师的教学工作直接对象就是学生,教师的教学是否已经使学生获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最具有发言权。要发挥学生主体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作用,除了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或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外,更主要的是要组建教学信息员队伍,以便广泛及时地收集、反馈教学信息,使相关部门正确把握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学校组建的学生信息员队伍应该从各班学习认真、工作负责的班干部中产生,一般一个班1-2名。其职责主要包括:按时填写《教学日志》;搜集并及时反馈本班同学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意见;搜集并及时反馈本班同学对课程设置、教材选购等方面的建议。
  5.企业与各用人单位构成教学质量监控的社会主体
  中职学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并与相关用人单位签有订单式输送人才的协议,那么教育质量的高低,不能学校自己说了算,最终要通过社会、企业等对人才使用后才能表现出来,所以社会用人单位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外在监控形式。学校应长期关注校企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深入企业,召开人才质量评价恳谈会,并定期进行信函问卷调查,及时取得用人单位对学生知识结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反馈信息,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将上述反馈信息及时地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教学质量监控中充分体现出来,纠正以往的偏差和过失。笔者以为上述过程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反复修正不断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二)构建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客体
  为了克服以往教学质量监控只侧重于课堂理论教学,监控客体单一,对教学环节覆盖不全的缺陷,笔者以为要构建全方位的监控客体,力求教学质量的监控能覆盖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1.构建理实并重的教学质量监控客体
  职业学校强调技能的培训,因此教学质量监控的客体,不仅是课堂理论知识层面,还有动手操作的实践层面。学校为了突出能力本位的特点,一般安排的实习教学课时比例大,实习训练时间长,所以要加强对实习教学的监控,建立起对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学校在教学管理中,除了对教师的备课、上课进行监控,还通过对实习报告的检查、技能证书的考核通过率、各项实习工件的完成情况等来监控实践教学。
  2.构建课内外各环节并重的教学质量监控客体
  在职业学校中,由于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与教师往往忽略课堂以外的教学环节,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的监控不能仅停留在课堂内,应对备课、课外辅导、作业布置批改、考试与成绩评定、实验实习报告等进行全面监控,以增强教师的责任心,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构建教与学并重的教学质量监控客体
  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成效才是教学质量的最好体现,在监控过程中,既要强调教师的教,又要关注学生的学,包括学生的学习习兴趣与学习态度,对教师讲解的接受程度以及学习的成果等。
  4.构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并重的监控客体
  在信息知识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教师仅仅上好课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不能只甘于做一个“教书匠”,而要做一个学者型、研究型教师,尤其在职业学校,更被要求成为一位“双师型”的教师。
  综上所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科学建立和良好运行是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但由于中职学校内部各专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教学过程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同时,中职学校不仅具有知识的传播功能,而且还具有知识的创造功能,所以教师的教学活动往往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另外,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市场性等等,这些因素都将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要进行动态的适当的可调整性。
  
  参考文献:
  [1]何光峰.国外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及其特点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5,(8).
  [2]冒荣.高等学校管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180.
  [3]陈建湘,谢再莲.试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主体体系、内容体系和运行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4,(15).
  [4]李鑫伟.建立和完善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甘肃农业,2005,(1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5551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