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 > 中国汽车产业海外并购形势分析

中国汽车产业海外并购形势分析

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国际贸易


  摘要:目前国际汽车产业正面临新一轮整合,国内汽车行业看到了商机,一轮国内汽车海外并购潮正在掀起。在这轮并购潮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对五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本文为国内汽车行业在海外更好地进行并购提出十点建议。
  关键词:汽车产业;海外并购
    
  一、五个案例
  (一)吉利与锰铜公司合作经营
  2006年12月20日,吉利与锰铜公司签订协议,成为吉利海外之路的偿试。合作4年之后,其合作品牌“伦敦出租车”在中国的的销售却不尽如人意,在上海每月仅生产400台,一半以上出口英国,上海每月销售40到50辆。根据锰铜控股2009年财报,该公司全年亏损730万英镑,而2008年财年亏损1420万英镑。
  (二)上汽并购韩国双龙
  2004年10月28日,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又龙汽车48.9%的股权,总收购金额为5亿美元。根据上汽原有计划,上汽可以借双龙技术和研发优势加强自主品牌的研发,双龙汽车可以借上汽在中国的资金、渠道优势进入中国,双方实现共盈。但以后的经营并没有按照初衷进行。并购双龙汽车后,一些深层次的因素,诸如人员整合、与双龙工会的关系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加上上汽在整合国际资源等方面人才、经验的短缺,一度陷入危机,后聘有国际运作经验人士化解了危机,在2006年、2007年一度实现赢利。2008年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上韩国国内市场受政府政策影响等原因萎缩,欧美市场也受到严重冲击,韩国双龙现金流陷入严重危机,至2010年双龙进入破产程序,上汽并购双龙案以失败而告终。
  (三)北汽收购萨博核心技术
  北汽以2亿美元价格购买了萨博3个整车平台、2款发动机技术和2款变速箱技术等核心技术,可用于中高级轿车和suv等车型。北汽的自主研发体系的建立时间将因此而大大缩短,整体研发技术管理体系也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四)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
  2010年3月28日,吉利与福特签订协议,以18亿美元价格收购沃尔沃,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海外汽车并购案。吉利完成收购,总资金需要在180亿元左右,如此庞大的资金,对吉利是个巨大的挑战。目前吉利的年营业收入是140亿元,赢利为12亿元,积累如此大的资金,需要15年的时间。如此之大的资金流出,一旦吉利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后果将无法估量。横亘在吉利面前的,还有4大挑战:人才关、技术关、经营关和品牌关。
  (五)腾中收购悍马案
  2009年10月9日,通用汽车与中国民企四川腾中重工宣布,双方就通用旗下悍马车业务的出售签署最终协议。腾中重工将收购通用悍马,腾中重工将为此次收购付出10亿美元,其中收购悍马品牌付出5.5亿美元,其余4.5亿美元用于在成都龙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悍马生产线。 2010年2月24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底特律宣布腾中重工无法完成对其旗下悍马品牌汽车的收购,此项交易失败。
  二、案例分析
  (一)出发点都是为了加强自主品牌开发,通过并购来提高自身技术、品牌优势。
  (二)对国外品牌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热衷,有的相当程度上达到了迷信的程度。
  悍马是个高能耗产品,不符合中国目前发展战略,而国内企业却还热衷于收购,说明国内企业对海外品牌盲目追求。
  (三)国内企业在进行海外汽车并购时,对社会环境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或者说是对当前困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一并就灵的思想。
  吉利参股经营“伦敦出租车”,由于对市场缺乏有效分析,在理想化的状态完成了参股经营,致使未取得预想成果。双龙并购后,一度经营良好,由于和工会的冲突和金融危机等因素而失败。
  (四)国际化人才大量短缺,国际化管理经验较少,整合国际资源能力较差,没有管理国际化公司的基础。
  吉利进军汽车产业才十年之久,无论在资金、人才、管理经验等与跨国公司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并购案中方过于理想化,还有些急于求成。


  三、国内汽车海外并购形势
  中国汽车企业由于国际大环境,面临着较好的海外并购机遇。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国家政策的支持,给并购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环境,而全球金融危机则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创造了机会。一是中国正面临经济总量突破式发展阶段,国内存在巨大市场空间,每年销售量正以100万辆的速度递增,给国内汽车企业实施海外并购提供了坚实的市场空间支持。二是国内汽车技术研发能力正在不断提升,给国内企业并购海外汽车企业后进行技术吸收改造开发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中国的国际影响正在扩大,中国文化正在走向世界,中国品牌的汽车开始进入世界市场,为国内汽车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开发国际市场提供了支持。四是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汽车行业成为重点发展产业,国家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待遇。
  四、对策与建议
  中国汽车企业应该勇敢面对国际并购潮,冷静地进行海外并购行为。中国汽车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一是并购时要对自身实力进行实是求是的分析,不能靠一时热情而进行并购。二是要注重核心技术的并购,不要过分迷信于海外品牌,可以按需并购,同时注重自身技术能力的提高,增强并购的侃价实力,三是对并购的困难要进行合理的预测和认识,四是要注重风险的回避,如人员整合、汇率风险等,五是要对全球市场做正确的评估,尤其是社会人文、政治环境分析,六是要注意本国汽车市场的整合与并购,七是并购时要选择好对收购对象,实现资源互补,不能过分迷信一并就灵,八是并购时同步注重自主品牌的国际化战略,九是注重跨国经营人才的培养和积累,十是海外并购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
  
  参考文献:
  [1]汪云清.吉利收购沃尔沃挑战多[n].广州日报,2010.3.30.
  [2]王娇.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关购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1.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guojimaoyi/10725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