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学 > 论政治经济学原理教学中实践意义的体现

论政治经济学原理教学中实践意义的体现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政治经济学


  在政治经济学原理教学中常会遇到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问题,若不解释清楚,学生就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阶级性和科学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把马克思《资本论》的写作目的贯穿始终;要将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实际相结合;要理论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特征,体现政治经济学原理教学的实践意义。

 

  在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本主义部分)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现实中有些经济现象单纯用原理中的理论无法解释或解释不清楚。所以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避开这些问题,只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这就使学生思想中存在的疑问不能得到解答,从而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和实践中的困惑。下面结合原理教学谈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一、应将《资本论》的研究目的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马克思作为已经成熟、壮大了的无产阶级的代表,是为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进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的。他写作《资本论》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二是揭示雇佣工人受剥削受压迫的事实以唤起广大无产者起来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1]。因此,其研究目的始终贯穿他全部经济理论的阐述中。

 

  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教科书大都是以《资本论》的理论作为主要内容,在阐述上也基本上保持了原著的逻辑思路和顺序。自然,《资本论》的研究目的就应该成为原理教学中理论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原著的研究目的贯穿其中,使学生了解所学理论的研究目的与理论分析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其理论的精髓。具体地说,可讲解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讲授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后,教师应指出马克思写作的目的是为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为以后的理论奠定基础。第二,在学习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时,应使学生明白,马克思的研究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存在,并且为了揭示问题的实质,假定资本家是不参加生产过程的。第三,学习了资本积累理论后,要明确指出,马克思的写作目的在于从再生产的角度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质,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的矛盾不但是不可调和的,而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日益尖锐,最终会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的灭亡。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是合乎规律的历史过程。第四,在讲授了资本流通理论之后,要让学生了解,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顺利连续运动所需的条件和客观存在的规律,只是一般的规定性,而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事实上,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所需要的客观比例关系,经常遭到破坏,致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经常受到阻碍,从而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和暂时性。第五,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揭示出,工人不仅受他所在的那一个企业、部门的资本家的剥削,而且受着全体资本家的剥削。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整个无产阶级同整个资产阶级相对立。无产阶级要求得自身的解放,必须团结起来推翻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第六,学习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时,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马克思的目的在于揭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和伴侣,要消除经济危机,就必然要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因此,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具有历史必然性。

 

  在政治经济学原理教学中,我们只有将原著的研究目的贯穿到各部分的理论分析之中,才能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阶级性相统一的特征,掌握其理论的精髓。

 

论政治经济学原理教学中实践意义的体现


  二、应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实际,完整地分析理论

 

  马克思为了揭示出问题的实质,排除非本质的干扰因素,往往假定一些理论分析的前提,并且又根据他所经历的资本主义的现实,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在原理的教学中,在学生疑问较大的时候,进一步将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再分析,充分论证,从而使学生坚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

 

  譬如,在分析了剩余价值理论之后,仅告知学生马克思在此假定资本家是不参加生产过程的还不够。因为不论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之初,还是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许多资本家都是参与生产管理的。这样,学生就会有疑问:既然资本家也参加了生产过程,剥削是否存在?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是否成立?为此,教师应进一步分析资本家参与生产过程的价值形成过程。现在的情况是,工人和资本家都参加生产过程,且劳动都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那么,在生产过程结束后,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c+v1+v2+m1+m2

 

  其中,c是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v1是工人的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2是资本家的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m1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m2是资本家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在产品实现以后,如果资本家只占有他应得到的cv2m2v1m1全部归工人,剥削当然不存在。但事实上,资本家不仅占有他应得的,而且还无偿地全部或部分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m1。这样的话,无论资本家把m1投入扩大再生产还是用于个人消费,结论都一样,即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存在的。因为,m1如若投入再生产则其所有权自然归资本家;如若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则是显而易见的剥夺。由此可见,不管资本家参加生产过程与否,只要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m1,剥削就存在。

 

  再譬如,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所写的资本积累理论中就指出,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必然会导致这样一种情况,即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2]。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至今日,资本主义还没有灭亡。在此,学习了理论之后,教师应联系实际进一步分析其中的原因。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在不影响资产阶级整体利益的基础上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如国有经济成分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生产资料私人所有的状况,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到现在还没有灭亡。当然,还要强调指出,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要求是客观的,它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生产关系迟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生产关系的能力和程度是有限的,其生产关系早晚又会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只有推翻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从根本上适应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最终替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3]

 

  第三,学习了经济危机理论后,应当进一步向学生指出,马克思所阐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历史意义,是依据他所经历的那一时期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然而,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调整生产关系,建立国有经济,等等。这些变化使得当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所带来的影响,如对生产力的破坏程度、对广大劳动者的生活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等都远没有那一时期严重,所以这样的破坏力和影响力并不会、至少现在还不会导致马克思所揭示的必然结果的出现。

 

  三、应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全面地分析理论

 

  由于我国现阶段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商品经济与正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多元结构,非公有经济成分占了一定比重,发展速度也比较快,所以马克思所分析的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有些经济现象在社会主义现阶段仍然会存在。另外,在目前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社会主义部分,一般都不论述原理中所论述过的内容。这样,教师在原理教学中就应当联系社会主义的现实。不联系现实,就不能打消学生中存在的许多疑问;不联系现实,就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科学性。为此,教师应该在原理教学过程中结合现实作进一步分析。具体地说:

 

  第一,当讲授剩余价值产生的理论之后,应当指出,在社会主义现阶段,公有制企业工人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剩余劳动也创造价值增殖。但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不同,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中工人创造的价值增殖不归哪一个人所有而归劳动者共同所有。并且,现实中的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目的也是为了追求更多的价值增殖额即盈利最大化。

 

  第二,在学习了资本积累、资本循环和周转以及剩余价值分割等理论后,应当让学生明白,这些理论的一般原理(一般规定性)对于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基本理论,揭示了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中客观存在着的基本比例和基本原理。这些原理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它对于我国深化经济改革,正确处理好比例、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搞好宏观调控,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方面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第三,学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后,应让学生了解经济危机理论的一般原理即国民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只要是商品经济社会,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我国现阶段正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是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因为,现阶段除了国控部门和企业的生产资料,其余生产资料大都由各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即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占有和支配。这样,有着各自物质利益的企业,由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目的所决定,在生产上必然趋利避害,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容易产生一定的盲目性,这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国民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客观比例关系的失调,经济发展就会出现周期性波动。事实上,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社会化大生产,存在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独立的企业,其本身就蕴涵着经济发展失衡导致波动的可能性。当然,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通过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避免经济波动的产生。

 

  综上所述,在政治经济学原理教学中,我们只有结合现实全面、完整、客观地分析理论,才能体现原理教学的实践意义,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精髓。在此基础上,正确运用理论分析现实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作者:张好收 来源:教育探索 20085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zzjjx/10142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