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应用 > WEB 2.0 的理论研究

WEB 2.0 的理论研究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计算机应用


摘 要:“WEB 2.0给互联网带来了一场充满活力和巨大冲击的革命,随着WEB 2.0 的出现,我们迎来了互联网又一个崭新的时代。”虽然针对WEB 2.0的讨论掀起了阵阵热潮,但WEB 2.0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对于WEB 2.0这种涵盖意义十分广泛的概念,不同知识背景的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诠释和理解。

关键词:WEB 2.0
一、WEB 2.0之源
  “WEB 2.0”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在O'Reilly出版社和Media Live举办的一次国际会议的头脑风暴中。O'Reilly出版社总裁Tim O’ reilly认为WEB 2.0是一种新的理念,在《什么是WEB 2.0:下一代软件的设计模式和商业模型》Google不重视用户?恰恰相反,在各大网站拼命转型为门户的同时,Google却在搜索技术和用户体验上精益求精。在众多网站炫耀自身的WEB 2.0技术时,Flickr则专注于将技术、视觉平滑的整合在一起,创造出极佳的用户体验。结果是,Google和Flickr依靠用户的口口相传,在众多网站中脱颖而出,远远超越了其他网站。
  Google、Flickr等优秀WEB 2.0网站的成功,都是归功于“以用户体验为念”,甚至有人称WEB 2.0是“代指所有用户体验型的网络服务”。由此可见, 不管技术、应用、服务如何发展,“用户体验”都是备受关注的永恒主题。在具体的项目应用中,我们要顺应着这个方向,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选取WEB 2.0中的重要理论与技术,来指导系统开发人员认识和理解WEB 2.0,并将这些理论与技术完美地融合到系统之中。
四、WEB 2.0的软件架构
  REST软件架构是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互联网的超媒体分布式系统。REST让人们真正理解我们的网络协议HTTP本来面貌,它正在成为网络服务的主流技术,同时也正在改变互联网的网络软件开发的全新思维方式。今天的微软已经应用REST并且提出把现有的网络变成为一个语义网,这种网络将会使得搜索更加智能化。目前WEB 2.0的大多数应用都采用了以REST体系构架为主的WEB服务方式。REST软件架构是一个抽象的理念,是一种实现WEB标准的行动指南。可以这么说,利用任何的技术都可以实现这种理念,我们所要遵循的是REST所精炼的关键原则。
  原则一:全局标识原则。在Web中,代表标识的统一概念是:URI。URI构成了一个全局命名空间,使用URI标识你的关键资源意味着它们获得了一个唯一、全局的标识。
  原则二:超媒体原则。这一原则在业界称为“超媒体被当作应用状态引擎”,其核心包含“超媒体”和应用“状态”两个概念。超媒体,即链接,可以指向由不同应用、不同服务器甚至任何人提供的资源——因为URI命名规范是全球标准,构成Web的所有资源都可以互联互通;应用状态,服务器端为客户端提供一组链接,使客户端能通过链接将应用从一个状态改变为另一个状态,链接是构成动态应用的非常有效的方式。
  原则三:标准方法原则。在WEB应用系统中,使用标准的GET、PUT、POST和DELETE等标准方法,使客户端程序能与你的资源相互协作,资源应该正确地实现默认的应用协议。
  原则四:多重表述原则。由于HTTP采取的方式是允许数据处理和操作调用之间关系分离,所以针对不同的需求要提供资源多重表述,以实现客户程序用一种有意义的方式与HTTP应用交互。
  原则五:无状态服务器原则。REST要求服务器端不能保持除了单次请求之外的,任何与其通信的客户端的通信状态,以实现服务器的可伸缩性,避免大量的客户端交互而严重影响服务器的内存可用空间的情况。
  如果在设计应用程序时能坚持这些REST关键原则,那就预示着一个使用了优质WEB架构的系统的形成。
五、下一代互联网模式
  Google已经提出了WEB 3.0概念,可以看出这个从2005年就吹响的号角,在WEB 2.0日趋成熟的时代,逐步拉开了序幕。代表下一代互联网模式的WEB 3.0是什么?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摸索,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理解WEB 2.0的内涵外延和发展方向。
  Google认为WEB 3.0有两个特征:一是数据和应用可以全部存储在网络服务端,不再需要在计算机上运行;二是在任何一台电脑或终端上打开浏览器,就能进入属于自己的世界。Google正越来越热衷于把微软的桌面软件移植到网上,比如Google已推出的在线办公软件,目前还传闻称Google可能研发在线操作系统。
  不得不承认,Google已经从应用技术及用户使用方式上,对WEB 3.0提出了具体的实现目标。然而,这里面还缺少了一个最重要的内涵概念——语义网,未来的互联网络一定是“智能化的人与人和人与机器的交流”。就像某位美国计算机科学家所提出的,“WEB 3.0,机器要思考”,而不仅仅是简单地执行指令了。所以,下一代的互联网模式,一定是向着广域的、跨平台的、更加细分、更加专业、更加兼容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任意用户使用任意终端通过任意方式接入并共同经营的社会化语义网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sjlw/jisuanjiyingyong/24152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