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应用 > 发展绿色经济 促进山西实现绿色转型

发展绿色经济 促进山西实现绿色转型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计算机应用


摘要:文章在简述绿色经济的概念基础上,分析了山西的产业结构及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转型
  
  1 什么是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按一般的原理讲。主要是从环境和生态角度来讲的,这种经济形态有3个最突出的特征,即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绿色经济能够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等5项准则,并且得以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既是指具体的一个微观单位经济,又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甚至是全球范围的经济。
  绿色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产业经济是以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损害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损耗式经济;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
  
  2 山西的产业结构与能源环境
  2.1 山西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高耗能行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1)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200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0.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8.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2.6%,比例之高在全国排第6位;2007年,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突破3 000亿元大关,达到3098.2亿元,占gdp(生产总值)比重5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682.02亿元,占gdp比重47.1%,超过全国平均增幅2.5个百分点。对山西省增长的贡献率达60.1%,拉动gdp增长8.5个百分点。
  (2)超重型的产业结构导致三次产业发展不够协调,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低级化,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受山西自身资源条件、国家投资重点和经济基础的影响,经过长期发展,山西形成了畸重的矿产资源型和原材料初加工型为主导产业,低科技含量的产业结构。这种畸重的产业结构特征。导致三次产业发展不够协调,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低级化,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一般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水平提高,第三产业占的比重逐步提高;山西却是逆向而动,全省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二三一”发展特征。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山西经过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煤炭、电力、冶金和焦炭已实现了优化升级,山西还重点培育新的优势产业,装备制造、煤化工等新兴产业正朝着规模化方向迈进。但总的看来,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等传统产业仍占绝对主导地位,新兴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规模依然偏小。2007年,装备制造和煤化工在工业中的比重分别仅在7%和5%。
  (3)高耗能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经济结构最突出的特点。
  2005年全省3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处前5位的煤炭、炼焦、黑色、有色冶炼、电力其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81.14%,行业集中度在全国排第二位,远远高于全国36.61%的水平。2004年,全国工业部门耗能量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70.6%,山西则高达82.15%,2005年上升为83.8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前述7个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占到97.8%。高耗能的产业结构已成为山西经济结构最为突出的特点。
  
  2.2 山西资源环境承载力不断遭遇挑战
  如果说产业结构历史性的畸重所导致的高能耗和高污染日益恶化,是山西社会经济发展一个严重瓶颈的话。那么由此而衍生的山西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断遭遇挑战,则给山西社会经济的未来创造了更大的威胁。
  (1)在经历了20余年能源基地建设之后,山西的社会经济发展已遭遇到能源的约束与威胁。在山西的重工行业中,煤炭产量居全国第一、外输电量全国第一、焦炭产量全国第一、镁合金产量全国第一、不锈钢产量全国第一、氧化铝产量全国第二等,这些居全国产量第一的行业所诞生的是能源消耗的极度庞大。
  据山西省统计局统计。从1990年到2006年山西能耗总量增长较快,年平均增长率达到6.42%。在主要能源消耗中,焦炭和电力的年平均增长最多,其次是煤炭。但是。目前,山西煤炭经过长期、大规模、高强度开采,浅层资源、优质炼焦煤资源已经不多,随着矿井向纵深延伸,煤炭采掘成本逐年攀升。与此同时,山西铁矿和铝土矿探明储量以不足以支撑全省目前的钢铁和铝工业生产规模。
  煤炭的消费比重过高,使能源使用效率明显降低外。还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2005年全省废水排放置9.51亿m3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21亿m3。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38.69万m3,其中工业排放量16.82万m3,占排放总量的43.47%。2005年全省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为151.64万t,位居全国第三。其中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为120.03万t。
  (2)作为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水资源已面临了巨大困境。长期以来,水资源总量不足、水资源承载力弱是山西水资源的主要特点,而随着矿产资源开采的不断加剧,山西水资源快速衰减的现状正在日益严重。有人做过一个测算,改革开放至今,山西共产原煤近70亿t,而每开采1t煤炭平均破坏地下水资源2.48m3,按此测算,山西有近170亿m3地下水资源遭到破坏。随着未来人口总量的继续增加以及山西煤炭产量的无法突降,水资源的缺失将更加严重。
  (3)山西大气承载力的脆弱与降低环境污染所面临的巨大困难。由于山西特殊的产业结构,万元工业产值二氧化硫、尘灰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5.5和3.2,而电力、冶金、焦化三行业工业烟尘排放量分别占全省工业污染的83%以上,面对此种局面,从实质意义上能够推动环境保护的却是只有政府在孤军奋战,而山西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gdp在实现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的同时使全省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这对于山西未来经济的增长无疑是压力巨大的。

  3 山西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
  3.1 能源危机与可持续发展要求山西绿色转型
  作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我国由于受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影响,从20世纪末到现在,间歇性地出现了“煤荒”“电荒”“油荒”等能源短缺现象。随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以及以煤炭为原料、燃料生产的焦炭、火电等二次能源,其价格一路走高,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
  面对世界性的能源危机、面对国内缺油、缺电和新能源发展缓慢的现状,山西作为以煤炭、焦炭、电力生产、外销以及出口为主的能源大省,其能源工业的发展走向,对山西经济的发展乃至全国的能源安全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要从事关山西自身和

国家长远利益出发,把山西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的发展融入国际能源大格局中、纳入到国家能源总体战略中来制定山西能源发展战略。
  
  3.2 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成为金融危机后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动荡给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每一次危机都酝酿一次新的技术突破,催生新的产业和新的技术革命。危机之后的新经济增长点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绿色经济是以经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形势,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绿色经济将推动未来全球经济的复苏,我国在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上作出了积极而务实的努力。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
  
  3.3 突破绿色壁垒要求山西发展绿色经济
  关税壁垒作为自由贸易发展的障碍被各国所抵制与反对。在一些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由传统的关税壁垒转向各种非关税壁垒。其中,绿色壁垒(green barriers,gbs),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通常,绿色壁垒应由进出口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设置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等,是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
  按照山西省发展的现状,发展绿色经济是山西突破绿色壁垒,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山西省的“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从宏观上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在中国拉动经济的4万亿投资计划中,有2100亿元人民币用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中国政府将改善环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单位gdp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的约束性指标,这些指标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向向绿色转型的重要内涵。
  
  4 山西省实现绿色转型的策略和建议
  4.1 山西的煤炭发展要实现“绿色开采”
  山西煤炭产量和外运量居全国第一位,分别占全国的1/4和4/5。煤、焦、铁这“三角产业链”,占山西gdp的一大半。过去的6年,在乌金经济的带动下,山西省gdp年均增长13%,财政收入保持了30%的增长,但也形成了产业结构畸形,支柱产业单一、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趋紧的不良结果。让人庆幸的是,以煤为纲、统驭全局的时代正在远去。山西正为产业跃升拓出一条新路。
  山西的发展,都离不开煤,但首先要实现“绿色开采”。山西一方面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组建了山西焦煤、同煤、阳煤等10多个大型“航母”企业,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与废弃物资源化改造。另一方面,对遍及全省的矿井,加大了兼并重组力度。到2010年底,山西矿井数量将从现在的近3000个缩减至1000个,所有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安全生产将达到更高水平。
  山西省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在加快。截至2008年底,山西省钢铁行业关停淘汰落后产能3388万t,电力行业关停淘汰小火电机组142万kw,水泥行业关停淘汰落后产能1370万t……企业产业集中度提升了,技术水平增强了,综合能耗与排放水平也相应降下去了。
  4.2 发展非煤经济,改变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向绿色转型大力发展消费和服务业,改变山西经济盘子中的这条“结构性短腿”。面对金融危机对重化工业的冲击,山西视为一种“倒逼机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改善经济运行形态。2008年,山西省服务业增速近7年来首次超过工业增速,近4年来首次超过gdp增速。2009年1月-2月份,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服务业领域投资同比增幅高达223%。
  大力发展旅游业,使一批新产业成为山西的经济支柱。2008年,山西国内旅游接待量突破了9000万人次,全省旅游产业同比增长了27%,旅游总收入739亿元,占到山西省gdp总量的将近11%。
  4.3 倡导广大企业主动积极参与绿色变革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绿色变革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对企业的普遍期望的要求,也成为中国广大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一批先进企业从转变观念人手,制定从产品设计到回收全过程的绿色战略,不断推出绿色产品,主动引导消费者践行绿色消费理念;鼓励科技型公司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型产品,努力创新致力于环保技术开发的应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sjlw/jisuanjiyingyong/24522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