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计算机论文 > 信息安全 > 娱乐不可怕,怕只剩下娱乐——从台湾新闻娱乐

娱乐不可怕,怕只剩下娱乐——从台湾新闻娱乐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信息安全


摘 要:翻开报纸、打开电视、连接网络,我们都能发现新闻的传播型式、传播内容、以及传播环境都有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新闻国际化、新闻地方化、新闻大量化、新闻多元化、新闻及时化、新闻深度化等。社会在进步、受众群在提升、媒介科技在创新,但是载体承载的内容质量却在下降。这个有趣的现象到底是压力社会的娱乐需求还是新闻人和受众对新闻的认知误差?新闻娱乐化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驱使力和影响力?我们从台湾新闻文娱乐化的现象来了解这样的扭曲现象会带来什么社会效应,再反观中国大陆的新闻媒体现状,反思未来的走向。

关键词:新闻传播趋势; 台湾新闻; 娱乐化
 1 新闻娱乐化的概念
   “娱乐”这个词本身并不带有贬义,娱乐的本意是让人后的在精神的愉悦享受,它亦是社会中的一种活动,但是将新闻与娱乐结合,似乎就是对新闻的一种污蔑,因为我们一开始就将新闻定位在一个严肃性很强、专业性和高、接受者为中高端的基础之上。简单的说,新闻娱乐化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面来看:内容上较偏向软新闻或使硬新闻尽量软化,以减少新闻的严肃性,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以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灾害事件、暴力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作为新闻的着重点。竭力从严肃新闻、经济变动中挖掘娱乐价值。[1]而表现形式上来看,将新闻带到新闻故事化和文学化的路线上。就此,新闻与娱乐的界限便得模糊不清。
2 台湾新闻娱乐化现象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台湾这样的新闻乱象只增不减,如在2005年4月26日,连战出行来中国大陆,进行六天的和平之旅。各家媒体都争相报道,然而我们可以发现,台湾媒体的角度和中央电视台、凤凰台的编辑着重点极为不同,台湾,媒体的编排方式以迎合受众的收视口味为基础,以有趣的、轰动的为主题,娱乐化现象极为明显。一直到最近台湾五都选战(台北市、高雄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即将开打,民众每天打开电视,有花俏的新闻画面,各种的图表分析,人物战斗值对比,一场民主政治变成了政治戏码。
    台湾电视主要是民营或是党营的商业电视,建立在经济制度的发展下,这样的媒体环境造成了台湾电视的世俗化、娱乐化、新闻责任淡化现象。[2]新闻的主题从来不是针砭时弊、监督社会、揭发事实、深入本质,而是揭开个人八卦、丑闻以及耸听的隐私。也因此体现了一个台湾政治的新闻乱象。
   新闻传播方式与收视率找到了平衡点,那就是娱乐化,在可以达到商业目的的前提之下可看性成为了主要方针。台湾政治大学牛龙光使用“小报化”这一个概念来形容台湾的新闻现状,包含了社会犯罪、生活消费、娱乐等无关公共福祉和公共内容的新闻。[3]可以说,台湾新闻的娱乐化效应慢慢渗透,民众如同煮蛙效应般不知不觉中接受这样的传播方式,严重破坏了新闻的严肃性、传达性以及多元性的作用。
3 新闻娱乐化的产生原因
   传播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社会的结构会对传播的内容策划还有传播策略带来巨大的影响。此外,最大的原因在于传播是市场的开放和商业化运作,信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符号,它是一项商品,媒体以贩卖商品作为主业,那么商品必须要有独特性、吸引力。
    新闻戏剧化或许比新闻娱乐化来的更贴切,记者们似乎扭曲了“深度新闻”用法,深度新闻是要对新闻本身进行挖掘,找出新闻发生的原因、新闻带来的影响、新闻中的警惕,这些才是真正新闻的深度,然而,现在的新闻媒体更关心的是新闻事件人物的私人空间,这些只是我们对于了解新闻的补充信息,娱乐化中它成为了中心焦点。传播学中的几个元素都是相互影响的,同理,新闻娱乐化的形成也不单单是传播者的取巧,我们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分析新闻娱乐化产生的原因。
   3.1 传播者的竞争压力   传播者已经不是单单是发送器,它更是一个经发商,其实现今的传播学理论都说不清楚是传播者影响着受众还是受众牵制了传播者,因为这两个元素是互动的,开放了自由的空间后,各家媒体之间形成了利益冲突,多样化固然丰富了中国的新闻领域,但是当收视率还有广告投入量的压力下,媒介不得不想出更多的首发吸引受众的眼球。
   资本主义下的媒体商业化使得娱乐成为畅销商品,在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书中说到:由印刷机的“阐释时代”已经跨越至电视的“娱乐业时代”,甚至连宗教、政治、新闻、体育都成为了附庸。[4]商业成为了娱乐化的原动力,而整个社会的流行文化也成为了“娱乐至死”的温床。
3.2 媒体环境   首先,媒体具有依赖性、顺从性、缺乏创新性和独立性。李幸认为中国的媒体对于党的依赖性强,[5]另外,胡小同提出媒体因此会主动放弃独立的言谈权利的“明智”行为来讨好权利,反而更体现了对政府的依赖和顺从性。中国的媒体空间是既开阔又狭隘的,看似开放媒体的自由言论,倒不如说从不可以说什么到只规定可以自由说什么,因此媒体无法完全掌控内容的深度和宽度,同时间受众对于官腔官调、精英文化以及会议报到已经疲乏,面对经济社会,媒体便复制国外以及港台的传播技巧和娱乐方式,来达到最佳的媒介效应。
3.3 受众的心理需求   在二战以后,虽然世界上还是有冲突发生,但是基本上还是处于平和时期,人们在观察社会的同时还需要一些放松和享受。也因此美国学者赖特在拉斯维尔的三功能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功能说,其中增加的一项就是”提供娱乐“。在信息过于求后,受众从能够满足需求到选择需求,在庞大的信息库中按照自己的生活、工作、群体等等来个性化自己的需求元素。美国学者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上又扩展了求知和理解需要和审美需要。这对于新闻传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理论支撑,传播目的就是遵循需求的发展。新闻传播属于意识形态的领域,当知识供给达到饱和时,受众开始追求知识供给的方式,另一方面,社会的细化分工所带来的接受个性化便产生了受众分类越来越零散,新闻报道越抓不住整体方向,以至于新闻的量化却达不到专业化。
3.4 媒介的状况   科技和技术都在快速的进步,我们能接受的媒介越来越多。看似我们能利用的载体越来越多样化,然而,我们仍只能通过”新闻机构“接受信息。因此我们不知不觉表达出的主观意识都是”拟态环境“的象征,我们受到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也许娱乐化的起源是市场化的竞争产物或是受众的享受需求,但是尼尔波兹曼所提出的”娱乐至死“效应更多原因是媒介的单一状况 引发了娱乐化的趋势。一家媒介使用新闻娱乐方式,同行也纷纷跟进,新闻环境就此形成了娱乐化的势头,当有学者或是媒体批评论人开始关注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陆续有相关文章研究出现,然而受众不管是从接收到新闻到新闻娱乐化到反新闻娱乐化的过程通过的依旧是媒体,而这都是一个拟态环境,媒介设置娱乐式新闻,又再次设置反思娱乐化效应,受众并无法逃脱媒介的影响来正面思考问题,简单地说,媒介形成了新闻娱乐化的主流趋势,受众开始接受这就是他们所要的,接着又告诉受众新闻娱乐化是遭受批判的,人们又开始收到牵制,并没有受众群(除了传媒研究学者)真正不受媒介的影响。
4 四反思中国新闻娱乐化现象——娱乐不可怕,怕只剩下娱乐
  娱乐并不可怕,因为娱乐也是一种方式、一种需求,然而当传播社会只剩下娱乐,只需要娱乐,那才值得担忧。媒体中要有深入浅出的大众文化,也要有深入深出的精品文化,这样的文化多元性(有人认为这是文化混杂性)必须要靠足够的鉴别能力以及选择包装高端文化的魄力。
    新闻若是一味的娱乐化会使新闻的重要性弱化、新闻的品质俗化、新闻的公信力下降、并且造成信息的污染。面对商业化的时代,传播产业也成为了竞争激烈的战场,然而媒体必须在传播道德的范围内发挥最高的传播效果,而不是破坏新闻本身来讨好世俗。
5 结束语 
    传播学学者邵培仁提出电视的“绿色娱乐”概念,引用这个理论,中国的新闻不能一味“克隆”不健康的新闻报道,而应该在满足媒体经济的基础上又不摒弃新闻的内含价值,透过新闻磨平社会中的矛盾、解开社会事件中的结。“绿色新闻”在追逐快感和没敢中找到平衡,让娱乐化不庸俗化,让深度报道大众化,才能使得新闻传播环境达到健康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车云鹤,朱未,梁虹,等. 浅谈新闻娱乐化的利与弊. 学术园地,2002.
[2] 张应辉,邓敏容. 比较视野下的两岸电视新闻报道. 现代传播,2007(6).
[3] 牛龙光,林靖芬. 透视电视新闻:实务与研究工作谈. 学府文化有限公司,2006(6).
[4] 丛建安. 狂欢背后的焦虑—媒介娱乐化综述. 东南传播,2007(6).
[5] 李幸. 中国媒体八大病. 新周刊1998(8).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sjlw/xinxianquan/22495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