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计算机论文 > 信息安全 > 试论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编辑技术

试论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编辑技术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信息安全


摘 要:电视新闻是用镜头语言表现事件的过程、现场、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态的发生和发展,从而表达意念、思想、情感和心中的种种感受。

关键词:电视新闻; 同期声; 编辑技术
电视新闻是用镜头语言表现事件的过程、现场、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态的发生和发展,从而表达意念、思想、情感和心中的种种感受。新闻同期声来自于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用摄像机记录现场画面时同时录下的各种声音,这些声音包括记者出镜解说,新闻人物的语言,环境背景声和现场声响效果等,比解说词和旁白更加客观,更加真实,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视听觉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电视节目传达信息、表述事实、提炼观点的主要元素,它与电视新闻的画面、解说等元素一起承担着传播功能。恰当运用和编辑好周期声,可以弥补电视画面的不足,给人一种强烈的现场参与感,使电视作品的整体结构更加自然和谐流畅,提高新闻可信度,达到最好的舆论宣传效果。那么,哪些情况下电视新闻可以运用同期声,电视新闻编辑又应该怎样制作好同期声呢。
1 电视新闻可以运用同期声的几种情况
1.1 正在发生的现场新闻事件
如一些灾难性事故,或重大会议、重要庆典、大型运动会、演唱会等,这些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现场性非常强,不但适合做电视新闻采访同期声,而且通常还可采取记者在现场出“头子”,中间插一些现场同期声的形式来报道。例如本台组织记者拍摄的《合川涪江一桥今日成功爆破》就运用了记者出“头子”和现场倒计时起爆的同期声,既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也让新闻“出彩”,从而获得了重庆好新闻奖。
1.2 为当地党委政府创新工作举措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比如合川区委区政府以各级领导与村(居)民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创新开展“村(居)民开放日”活动,对这类新闻报道,它就需要运用真实生动的同期声,观众需要知道他在现场所反映的问题是否受到媒体的关注或领导的重视,对党和政府产生更深的信任感,进一步支持政府的各项工作,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1.3 对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电视新闻在曝光过程中也可以让大众来参与
比如本台在制作合川区“五城联创”新闻时,就在记者拍摄的大量素材中挑选出群众面对镜头直接批评街道“脏乱差”的话,提高大家爱护环境的自觉性,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1.4 在人物新闻中,运用同期声反映新闻人物的思想和感情
比如合川区广播电视台在制作人物新闻《钱塘村民王可仁:二十载春秋写大孝》时,就采用了王可仁大量同期声,其中的一段:“每个人要老,老了子女不孝敬他,那个滋味是很难受的。如果我老了,我的子女象我孝敬我妈这样,我心里就感到很高兴了,我要给他们做个表率”,就体现了王可仁大孝的道德基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新闻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人物新闻的结构更加丰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没有人物同期声的采访,单靠画面和解说词是很难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2 电视新闻编辑应该怎样制作好同期声
同期声段落的编辑有别于纯粹的画面编辑,它不仅要考虑画面之间衔接的流畅,而且要顾及声音的和谐。也就是说,在组接时既要考虑画面,又要兼顾声音,所以,剪接点的确定往往是二者兼顾的结果。同期声段落编辑的特点是把画面与声音拆开来分别进行剪辑制作。
2.1 在保持语气连贯的基础上,剪去所有的停顿、重复和与主题无关的内
在剪辑时,我们还必须考虑语气的连贯,剪去几句话或几个字后,仍然显得连贯顺畅才行,不能在片中留有太多的剪裁痕迹,对于剪辑点可辅以相关画面进行迭加,这样才能确保采访段落主题突出,详略得当,简洁凝炼。比如我在编辑制作本台新闻《鞠躬尽瘁、勤政为民——追忆合川区优秀镇党委书记蒋琼同志》时,就从一位村级干部的大段同期声中,剪出了一段比较感人的叙述(黑体字是剪辑出的文字):“她曾经两三次冒着酷暑送了很能够吃苦耐劳,冒着酷暑来我们村上检查规划我们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我记得最深刻的一次就是很大的太阳,我们一个夹一瓶矿泉水一直走到一个荒凉的深沟沟里面去,因为那边我们是两个村,从我们这儿到合南必须要从那个深沟沟里头过去,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一个很热的一个点,她和镇上的几个干部一起下来,和我们村上的,我们周围还有群众去看,去规划那条路,到合南,那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次说实话,说个老实话是大汗淋漓的,要说我们现在的基础设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通过前面那点,要说她当时的规划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我们路修好了,这么好一个干部,一个好同志,却离开了我们,真的我们深感惋惜。”
2.2 用画外音整理、压缩被采访者的谈话,保留原声,并辅以适当的画面
比如合川区广播电视台播出的《重庆市首批农村民居抗震安全示范工程在合川竣工》,它报道的新闻是,2009年5月12日,即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周年同日,重庆市首批农村民居抗震安全示范工程在合川区竣工,合川区南津街街道花园村村民张世贵第一个领到了新居的钥匙。记者在采访中采录了大量同期声,我在制作时,经过认真剪辑,采用了以下部分:(记者现场采访:老人家,你好,请你带我们参观一下你的新家吧。)张世贵:好,这个房子很适合我们农民住,它客厅也很大。(有多大?)20几个平方,有厨房、卫生间。(我看这儿还有个楼梯,这楼上是怎么回事?)楼上是卧室。(几间卧室?)3间卧室。(你觉得这房子怎么样?)修得好,确实修得好,这个房屋很适合我们农民住。在运用同期声的同时,笔者在中间适当插入农民新居画面,同期声与现实画面的有机结合,为受众显示了一幅农村巴渝新居的美好前景。
2.3 同期声的制作还要注意其所依附于的新闻事件是否存在必要性,能用则用
电视新闻一般是一分钟到两分钟一条,长度有限,而同期声的语速较慢,一般是每分钟120—150个字,现代新闻播音的语速是每分钟250—270字,同期声如果用得太长、太滥,就会使新闻节奏就慢,影响传播效果。比如,本台制作的《我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取得显著成效》的新闻:截止12月8日,我区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端窝打点200多次,查获的假冒伪劣产品标值达到10多万元,狠狠地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技监人员同期声:几乎每天都有行动,共出动200多人次,收缴货值10多万元)。像这样的同期声完全可以用新闻稿表 述,用了只是浪费观众的宝贵时间。
2.4 剪辑画面时要注意景别变化,避免相同景别的镜头相衔接
相同景别的镜头相衔接容易让观众有镜头跳的感觉。只有循序渐进地组合剪辑,才能增加层次感,比如我在制作《合川涪江一桥今日成功爆破》新闻时,爆破瞬间,我第一个镜头用全景,第二个镜头就用中景,第三个镜头就用近景或特写,使画面显得流畅可看,产生明显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让观众感受到较强的画面节奏感。电视新闻贵在声画同步,真实的同期声是它优于报纸新闻的特长所在。追求真实的同期声效果,是电视新闻记者捕捉新闻的要求之一;掌握运用好同期声的编辑技巧,则是电视新闻编辑必须要做好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高晓虹,任金州. 电视摄影与编辑.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4).
[2] 吴缦,曹路. 广播新闻业务.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4).
[3] 王学民. 电视字幕在节目制作中的合理运用. 琼州大学学报,2004(1).
[4] 何日丹,黄若青.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规划专业教材《电视文字语言写作》.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5).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sjlw/xinxianquan/22566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