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工程论文 > 夏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优化配置的策略探讨

夏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优化配置的策略探讨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工程论文


 1 水资源概况
  夏县多年(1956-2000年系列)平均天然水资源总量为13046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8338万m3,地下水资源量为9833万m3。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为2906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945万m3,两者重复量为1661万m3。县域内大的河流有温峪河、泗交河,多年平均清水流量分别为0.54m3/s和0.25m3/s。
  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2012年,全县水利工程年平均供水量6277万m3。根据用途分类,农业用水量约占总供水量的77.6%,城镇生活用水占2.2%,工业用水占7.6%,农村居民用水占5.7%。在供水总量中,年平均利用地表水668万m3,仅占地表水可利用量的23.0%。2002年~2012年全县地下水年平均开采量为5609万m3,其利用率已达121%,多年来一直处于超采状态。其中山前洪积扇区面积91km2,可开采量为1426万m3,现状开采量为1721.1万m3,开采系数达1.21,已处于严重超采状态。青龙河谷平原区面积143.2km2,可开采量为1844万m3,现状开采量为2242.9万m3,开采系数达1.22,处于严重超采状态。鸣条岗地区面积147.8km2,可开采量为627万m3,现状开采量为770.6万m3,开采系数达1.23,亦处于严重超采状态。涑水河谷平原区面积69.4km2,可开采量为726万m3,现状开采量为874.4万m3,同样处于严重超采状态。中条山基岩山区可开采量为322万m3,因受开采条件影响及用水结构需求,目前尚未开采利用。
  3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配置不合理,严重制约经济发展
  我县水资源匮乏,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为362.4m3和250.1m3,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县目前仍有18万亩耕地因缺水无法浇灌。同时,由于我县地下水控制开采利用规划方案的实施,禁采限采措施与用水需求矛盾日渐突出,导致在农村仍有部分居民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定时限量供水是许多中、小型供水工程的基本管理办法。因此,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县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3.2 地表水利用程度低,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配置不合理
  从用水现状统计数字可以看出,我县工农业生产用水主要靠提取地下水,地表水利用程度因受地形地理条件、时空分布以及工程投入资金不足等影响,其利用程度多年来一直在20%左右,尚有很大开发利用潜力。
  3.3 盆地平原区地下水超采严重,不良水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
  第二次水资源评价结果显示,全县盆地平原区都处于严重超采状态,根据市水文局提供的地下水位动态监测数字,青龙河谷平原区2000~2005年地下水位年均下降速度为4.51m,其余三个平原区下降速度达2米左右,由于长时期处于超采状态,使得浅层地下水失去依托,导致大部分区域浅层地下水干涸,山前洪积扇区河水断流。
  3.4 新建提、引、蓄水工程少,原有工程设施带病作业
  原有工程设施陈旧,超期服役带病运行的多,事故率高,效率低。同时,农水工程配套步伐滞后,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低,不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4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夏县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思路是:以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加强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注重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挖掘区域内地表水的开发利用潜力,提高地表水利用程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全县工农业生产用水。总体布局为“山前洪积扇区及青龙河谷平原区以引调中条山区地表水、引黄水为主,确保该区域用水需求,鸣条岗地以引黄水为补充,以节水为措施,逐步实施限井压采,涑水河谷区以提涑引黄水为主、地下水为补充。”
  4.1 地表水调配
  4.1.1 山前洪积扇区、青龙河谷平原区
  山前洪积扇区,青龙河谷平原区,包括瑶峰镇、庙前镇、尉郭乡、埝掌镇、裴介镇、禹王乡六个乡镇,面积234.2km2,该区域在加固维修现有引、蓄水工程,增加蓄引水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是以温峪引水工程引水量为主要的补充水源(设计年引水量1840万m3),减少地下水开采利用率,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4.1.2 鸣条岗台地
  该区域包括胡张乡、禹王乡大部、水头镇部分地区,面积147.8km2。此区域无地表水可利用,地下水位呈逐年下降趋势,机井越打越深,井泵配套功率亦越大,单位水开采耗电量甚至超过1度,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该区域在加快建设高效节水农业步伐的基础上,要以引黄九级站引黄水为主要水源,争取国补资金投入,加快渠系及管网配套工程建设(该工程已被列入引黄工程规划),扩大引黄水覆盖范围,逐步实现“农业用水以引黄水为保证、生活用水由地下水提供”的二水专供专用模式。
  4.1.3 涑水河谷平原区
  该区域包括水头镇大部、胡张乡部分地区,面积69.4km2。该区域涑水河沿岸村庄要充分利用涑水河水,修建提引水工程,铺设管网向沿岸外围村庄敷设,最大限度的扩大灌溉范围。同时,沿岸两乡镇地处鸣条岗与涑水河交汇地段,利用九级站引黄水兴建渠系配套工程予以覆盖,确保该区域农业用水。
  4.2 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管理
  4.2.1 控制地下水开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以地下水可开采量数字为基准,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科学分配每个村庄、每一眼井的许可水量,把允许开采量和实际利用量落实在每一眼井上,对严重超采区,要通过机井压采等强制措施,逐步压缩地下水开采量,最终实现采取平衡。
  4.2.2 逐步建立工农业生产用水计量控制监测体系
  所有新建工程都必须安装计量控制设施,实行用水计量。原有工程计量设施安装采取“先工业后农业,先城镇后乡村”的办法逐步推进,最终实现用水计量,以表收费,总量控制。井灌区应建立地下水动态远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情况,控制地下水过量开采。
  4.3 节水型社会建设
  4.3.1 农业节水
  搞好井灌区节水园区建设,在深井区以现有管道输水工程为基础完善配套田间节水工程措施,大力推广喷灌、滴灌、涌泉灌等高效节水工程,在浅井区推行小畦节浇灌溉模式,采取措施限制大田漫灌。
  4.3.2 工业及城市生活节水
  通过节水改造和淘汰高能耗设备等措施,降低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提高工业用水复用率。积极推广节水器具使用率,促进城镇生活用水和第三产业用水达到定额标准。同时,要积极开发污水站,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做到中水全部利用。
  参考文献
  [1]李怀智,季宏民,王省俊.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7(06).
  [2]陈凯书.浅谈农业水资源的利用[J].吉林农业,2011(03).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lgc/25106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