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喜剧表演 > 元曲曲牌的民间的内涵分析

元曲曲牌的民间的内涵分析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喜剧表演


  元曲曲牌的来源是元曲曲牌研究中讨论最集中、最充分的话题。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元杂剧之渊源》首先以科学实证之法,从曲牌名称入手,进行了详细考察,得出了“出于古曲者一百有十,殆当全数之三分之一”①的结论。其后治曲者对此多有研讨,对来源于旧曲曲牌的统计分析日益精确,但对元曲本身牌调的研究却推进不大。而实际上,这些不见于古曲的元曲本身牌调才是元曲音乐成立的基础。这些元曲本生曲牌虽然有些与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相关,②还有少量的文人自度曲,但最为重要的还是来自于民间的俗曲。民间音乐③是元曲的音乐之根。本文即还原元曲曲牌民间一脉的宋代渊源、金元实况和明代流衍。
    一、溯源:来自宋代市井俗曲的元曲曲牌
    对于宋代市井俗曲的流行情况,前辈学者已多有论述。④本文则从曲牌的角度做一梳理,重点探讨产生于宋代市井俗曲而未进入词乐,直接流入元曲的曲牌。
    (一)来自叫声:、、、
    1.
    宋代市井俗曲中有“叫果子”,又名“吟叫”,始于宋仁宗末年。
    嘉祐末,仁宗上仙。……然四海方遏密,故市井初有叫果子之戏。其本盖自至和嘉祐之间,叫紫苏丸洎乐工杜人经十叫子始也。京师凡卖一物,必有声韵,其吟哦俱不同。故市人采其声调,间以词章,以为戏乐也。今盛行于世,又谓之吟叫也。⑤
    今街市与宅院,往往效京师叫声,以市井诸色歌叫卖物之声,采合宫商成其词也。⑥
    由上可知,“叫果子”为乐工对市井叫卖声进行艺术加工而得。北宋后期至南宋,叫果子日益盛行,并且逐渐专业化。一是有了专门的演唱艺人,如《东京梦华录》记载的文八娘,《武林旧事》记载的姜阿得、钟胜、吴百四、潘善寿、苏阿黑、余庆等六人。甚至还有了专门的行会组织。《武林旧事》(卷三)“社会”条“律花社”下注曰“吟叫”,应是叫果子的行会组织。二是有了乐器伴奏,还可与嘌唱等演唱伎艺结合演唱。
    叫声自京师起撰,因市井诸色歌吟卖物之声,采合宫调而成也。若加以嘌唱为引子,次以四句就入者,谓之下影带。无影带者,名散叫。若不上鼓面,只敲盏者,谓之打拍。⑦
    在元曲中有一牌,剧套专用,为元代前期流行曲调,首见于白朴《梧桐雨》第二折套,后期作家只见秦简夫《东堂老》一例。此调全篇只三句,句格为:5,7,7,仍带有民间伎艺声调简单、结构不追求完整的质朴特色,或为吟叫艺人们的创造,或模拟他们的腔调创制。
    2.
    宋代吟叫的内容五花八门,其中很有名的一类是卖花声。
    是月(三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晴帘静院,晓幕高楼,宿酒未醒,好梦初觉,闻之莫不新愁易感,幽恨意生,最一时之佳况。⑧
    《梦粱录》(卷二)“暮春”条也有类似的记载。因为卖花声“清奇可听”,颇能感发人心,故宋人多有歌咏。如:
    才听朝马动,一巷卖花声。(刘辰翁《临江仙·晓晴》)
    午梦醒来,小窗人静,春在卖花声里。(王嵎《祝英台近》)
    谁家子女群喧笑,竟学卖花吟叫声。(戴东老《春日田园杂兴》)
    词调中已有《卖花声》之名。有二体,分别为词调《浪淘沙令》、《谢池春》别名。但北曲与宋词二体格律均大异,可知并非由文人词一脉变化而来,而是民间卖花小调的流衍。
    3.
    七月七日弄魔合罗,此俗唐代即有。薛能《吴姬》诗有“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银盘弄化生”句。化生,魔合罗之异名。魔合罗原本是带有某种宗教意味的供品,后逐渐世俗化,演变为一种儿童玩具,至宋代街市上已有货卖者。
    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⑨
    元孟汉卿杂剧《魔合罗》第一折,写老汉高山“每年家赶这七月七日入城来卖一担魔合罗”⑩,并称“这个鼓儿是我衣饭碗儿,着了雨皮松了也,我摇一摇,还响呢。”(11)说明魔合罗多是以沿街叫卖的方式兜售,摇鼓招徕顾客,或伴有吆喝声。元曲般涉调有,《中原音韵》原注:“即”(12),可能就与这种沿街叫卖魔合罗的腔调有关。
    4.
    《武林旧事》(卷六)“凉水”条中有梅花酒,是暑天的一种饮品。《都城纪胜》“茶坊”条:“大茶坊张挂名人书画,在京师只熟食店挂画,所以消遣久待也。今茶坊皆然。冬天兼卖擂茶,或卖盐豉汤,暑天兼卖梅花酒。绍兴间,用鼓乐吹《梅花酒》曲,用旋杓如酒肆间,正是论角,如京师量卖。”(13)卖梅花酒者用鼓乐吹《梅花酒》曲,是招揽生意的一种方法,元曲曲牌很可能就由宋代的这首《梅花酒》曲变化而来。元曲曲牌在元曲中广泛用于剧套、散套,首见于第一代曲家商道散套中。此调变化多端,几无按定格创作者,《中原音韵》开列的“句字不拘可以增损者一十四章”中就有,仍旧保留着民间曲变动不居的特色。
    5.、、
    宋元以来,来往于城乡贩卖日用杂物和儿童玩具的挑担小贩,称为货郎儿。他们沿途敲锣摇鼓,唱叫物品名称以招徕顾客,其所唱的腔调日渐丰富,并不断被加工定型,后演变成一种专门的说唱伎艺。元曲曲牌等应是由此而来。与货郎儿的密切关联可以从《水浒传》第七十四回的一个片段中见得:
    众人看燕青时,打扮得村村朴朴,将一身花绣,把衲袄包得不见。扮做山东货郎,腰里插着一把串鼓儿,挑一条高肩杂货担子,诸人看了都笑。宋江道:“你既然装做货郎担儿,你且唱个山东货郎转调歌与我众人听。”燕青一手捻串鼓,一手打板,唱出货郎太平歌,与山东人不差分毫来去。(14)
    由此可见,是货郎儿招揽买卖的标志性曲调,所以燕青扮货郎儿,就要会唱曲,才能让人信以为真。元曲曲牌首见于杨显之《潇湘夜雨》。后由单曲又发展出,还出现了联套的,并最晚于元武宗至大之前发展为一种独立的说唱 伎艺。(15)
    (二)来自傀儡戏:、、、、
    傀儡戏中的“郭郎”最早见于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傀儡子》载:“其引歌舞有郭郎者,发正秃,善优笑,闾里呼为‘郭郎’,凡戏场必在俳儿之首也。”(16)后代歌咏傀儡戏者多有提及。如刘克庄《念奴娇·三和》:“戏衫抛了,下棚去、谁笑郭郎长袖。”(17)吴潜《秋夜雨·依韵戏赋傀儡》:“腰棚傀儡曾悬索,粗瞒凭一层幕。施呈精妙处,解幻出、蛟龙头角。谁知鲍老从旁笑,更郭郎、摇手消薄。”(18)这里又将郭郎与鲍老相提并论。《后山诗话》载杨大年《傀儡诗》云:“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琅珰。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琅珰舞袖长。”(19)总之,郭郎、鲍老都是傀儡戏中的滑稽角色和常见人物。
    宋词中有《郭郎儿近拍》,仅见柳永1首,大概是柳永这位市井作家采撷傀儡戏曲调而成。但词牌与元曲曲牌格律大异。元曲并非承柳词而来,而是来自金代王喆的《憨郭郎》,这当是傀儡戏曲调演进后的另一版本。的情况应该也是如此。元曲中除外,另有,正是傀儡戏曲调新旧更替的见证,新腔旧调杂陈于元曲故得两调。
    《武林旧事》(卷二)《舞队》“大小全棚傀儡”条另有“快活三郎”、“快活三娘”的名目。元曲曲牌可能与傀儡戏中的这些人物有关。《武林旧事》卷二《舞队》“大小全棚傀儡”条中还有“耍和尚”的名目,又见于《西湖老人繁盛录》“清乐社”条。后世又加入了妓女红莲或柳翠演变成为滑稽舞,亦称大头舞、跳罗汉、罗汉舞。明代《古今小说》、《西湖游览志》和《帝京景物略》等书中都有跳大头和尚的记载,一直延续到今天。元曲曲牌应该与这种民间戏艺有关。
    (三)(即)
    《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条专列“唱《拨不断》:张胡子、黄三。”(20)但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技艺,已不得而知。
    (四)来自迓鼓戏:
    刘克庄《灯夕二首》说迓鼓戏“似从傀儡家口出,又说熙河帅教成”(21),可见早在宋代,迓鼓戏的来源就已存在歧说:一是从傀儡戏分化而来,二是王子淳所创。对于后者,《续墨客挥犀》(卷七)“教军士为讶鼓”条有载:
    王子醇初平熙河,边陲宁静,讲武之暇,因教军为讶鼓戏,数年间遂盛行于世。其举动舞按之节与优人之词,皆子醇初制也。或云:“子醇初与西人对阵,兵未交,子醇命军士百余人,装为讶鼓队,绕出军前,虏见皆愕眙。进兵奋击,大破之。”(22)
    《东京梦华录》(卷八)“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条,百戏名目中就有“砑鼓”。宋官本杂剧段数有《迓鼓儿熙州》、《迓鼓孤》,金院本有《河转迓鼓》。元曲曲牌当与这种民间技艺相关。
    以上见于宋代市井俗曲或与之相关的元曲曲牌共计14章。北曲演化为自成体系的新声,是在金元之际,但在质变之前,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个别曲牌远在宋代词乐盛行的背景下已经在市井俗曲中开始孕育。
    二、金元叶儿的流行
    元代首先以“叶儿”论曲的是燕南芝庵《唱论》:
    成文章曰乐府,有尾声名套数,时行小令唤叶儿;套数当有乐府气味,乐府不可似套数;街市小令唱尖歌倩意。(23)
    在这里,芝庵把“叶儿”作为一个单独类别与乐府、套数并列。论体制,叶儿为单令只曲,不同于多曲连接、有尾声之套数;论风味,其特征是“唱尖歌倩意”,不可与“成文章”的乐府相提并论。它主要流行于街市,与文人文化圈划开界限。其后,周德清《中原音韵》在论“拘肆语”时说:“前辈云:‘街市小令唱尖新茜意’、‘成文章曰乐府’是也。乐府小令两途,乐府语可入小令,小令语不可入乐府。”(24)这里用“小令”,置换了芝庵“叶儿”。王骥德《曲律》解释说:“渠所谓小令,盖市井所唱小曲也。”(25)
    《唱论》对元曲的三分法,无疑存在划分标准不一的问题:乐府、小令之别在雅俗,套数的定义又着眼于体制。但我们从这种混沌和纠缠中正可透视出元代曲坛的立体交叉实况。它提示我们在文人创作外,尚有民间俗曲一脉应该引起注意。自杨氏二选将小令和套数相对,小令的指义也发生了改变,逐渐演变为单纯着眼于体制的单令只曲。今日所言散曲分为套数、小令,就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使用小令概念的。(26)这样的二分法,虽然明晰简洁,但却遮蔽了元曲在民间的传播以及它与上层文化圈的对立问题。在这种思路下,元代叶儿的情况少有论及,亟待还原。但要还原确证元代叶儿的存在并非易事。因为今天所流传下来的绝大多数元曲作品是文人创作,那些原汁原味的民间叶儿或已在自生自灭中不见了踪迹,或已在文人手中被雅化难见真面目。虽如此,我们还是能竭力觅得一二。
    首先,典籍中一些不见于元代文人创作的曲牌,提示了民间叶儿的存在。这些民间曲调的记载可追溯到金元之际。
    1.《江水曲》
    右丞世鲁命作《江水曲》,使城上之人静夜唱之,盖河朔先有此曲以寄讴吟之思,其谬计如此。(27)
    此事发生在金哀宗开兴元年(1232年)蒙古兵攻打汴京时。由此可知此调流行于金元之际,这则记载明确说来自河朔,与元曲中来自蜀地的(28)当不是同一调,是金元之际民间流传而未入文人创作的曲调之一。
    2.《源土令》
    故尝与亡友王飞伯言:“唐以前诗,在诗;至宋则多在长短句,今之诗在俗间俚曲也,如所谓《源土令》之类。”(29)
    《源土令》,不见于他书记载,不知其来源。既然出自金人记载,当是北地小调;既命之曰“令”,应是形制短小的篇什。
    3.《阿刺来》
    国初,宋丞相文文山被执,至燕京,闻军中歌《阿剌来》者,惊而问曰:“此何声也?”众曰:“起于朔方,乃我朝之歌也。”……至正以后,此音凄然,出于唇舌之末,宛如悲泣之音。(30)
    《阿刺来》又称《阿刺刺》。张昱《塞上谣》中也提到了这支曲子:“胡姬二八貌如花,留宿不问东西家。醉来拍手 趁人舞,口中合唱《阿剌剌》”(31)。这首曲子起于朔方,至正以后仍在传唱,但并未流入文人之手。
    4.《吴大姑》
    元甘立《西湖竹枝词》云:“河西女儿带罟罛,当时生长在西湖。手弹琵琶作胡语,记得其中《吴大姑》。”(32)《吴大姑》今日已不知确切含义,很可能是河西的地方小曲,随着河西艺人传入中原,并未进入文人曲创作中。
    5.《小姑儿》
    无名氏般涉调《拘刷行院》散套曲:
    唱得生,听记得熟。入席来把不到三巡酒,索怯薛侧脚安排趄,要赏钱连声不住口。没一盏茶时候,道有教坊散乐,拘刷烟月班头。(33)
    即,双调的俗称。《小姑儿》却不见于今存元曲,关于它的记载也仅此一处。既然与等相提并论(同套还提到了、),应该同是当时的流行曲调,只不过只在行院中流行,并未进入文人创作罢了。笔者猜测,《吴大姑》、《小姑儿》恐有一定联系,或同为少数民族曲调的音译。元曲中有一牌,不知与此是否有关。
    6.《花桑树》
    关汉卿《刘夫人庆赏五侯宴》第三折:
    (净赵脖揪上,云)……我父亲是赵大公,祖传七辈,都是庄家出身……秋收已罢,赛社迎神……唱会,吃的醉醺醺。……(34)
    王大学士“丰稔年华”散套载:
    一个村,一个又沙,一个丑嘴脸特胡沙。一个将《花桑树》纽捏搬调话,一个打和的差,一个不剌着簸箕拨琵琶。(35)
    不见元代文人曲使用。上引关汉卿剧中的道白,出自庄家之口,乃是农村赛社迎神之曲,所以与“村田乐”相提并论。王大学士“丰稔年华”散套写的是一群农村儿童耍乐的场景。从“一个打和的差”句,可知这支曲子是有和声的,这也正是民间曲的特色之一。明永乐十五年颁行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之《作正观之曲》使用了这一牌调,并且仍然保留着和声的形式。除此之外,出现在永乐佛曲中的、、等,从牌名看,很有可能也是采入佛曲的民间曲调。
    还有一些民间曲作,使用的虽然是文人习用的牌调,但格律、用法有所不同,显示了民间叶儿求新求变的个性。
    1.
    洛阳博物馆藏当地出土三彩束腰枕一方,上书小令四支,其中一首为:“一曲廷(庭)前奏玉箫,五色祥云朱顶鹤,长生不老永逍遥。词寄”(36)。
    最早见于诸宫调,由诸宫调直接传入元曲。此调使用频率极高,在散曲中主要作仙吕宫散套首曲,在杂剧中主要用于楔子,但从来不用于小令。元曲与诸宫调中的皆为五句,句格为:7,7,5,4,5。而上引瓷枕小令仅三句,均为七字句,与元曲曲牌定格大不同。据此推断,枕曲早于元曲,或为金代前期之物,还保留着市井民间小令的原始形态。
    2.
    张国宾《薛仁贵荣归故里》第三折:
    (丑扮禾旦上,唱)双调那里,那里。酸枣儿林子儿西里。俺娘着你早来也早来家,恐怕狼虫咬你。摘枣儿,摘枣儿,摘您娘那脑儿。你道不曾摘枣儿,口里胡儿那里来。张罗,张罗,见一个狼窝,跳过墙啰,唬您娘呵。(37)
    无名氏《刘玄德醉走黄鹤楼》第二折:
    (净扮姑儿上)(唱)那里,那里。酸枣的林儿西里。您娘教你早来家,早来家,恐怕那狼虫咬你。来摘枣儿,摘枣儿,你道不曾摘枣儿,口里核儿那里来?张罗,张罗,见个狼呵,跳过墙呵,唬杀你娘呵。(38)
    两剧中插唱的词句大同小异,而与元曲曲牌句格差别较大,应是民间一脉的变种,或者即是元曲曲牌在民间的母体。以理推测,很多元曲曲牌存在民间叶儿的俚俗阶段,只是并非每一个曲牌都留下了民间叶儿阶段的痕迹。更多的曲牌经过市井艺人、文人的不断加工,而与母体渐行渐远。
    3.
    虽为元曲常用曲调,但今存作品只用于套数和带过曲,一般与、连用,并不见小令用法。而叶子奇《草木子》(卷三)却载:
    元将亡,都下有曲,极其淫泆之状,盖桑间濮上之风,居变风之极也。(39)
    从中可以知道,至少在元末,在民间已作为单曲流传。但遗憾的是,今天并无当时作品遗留下来。而《全明散曲》收有施绍莘弦索词三首,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录第一首如下:
    手抱琵琶弹怨词,把俺哀肠事诉与谁?天生我你配雄雌,有何疑。俺与你明白夫妻,怕旁人怎的,怕旁人怎的。怎不日夜相随,倒抛人路岐,倒抛人路岐。我你岂莺莺君瑞,可只是哥哥妹妹。虽不曾合卺牵丝,虽不曾合卺牵丝,却也曾焚香设誓,天地皆知。俺闻之,那王魁负了心期,终有日捉将去海神相对。(40)
    该曲虽然晚出,但正可与《草木子》的记载遥相呼应。《草木子》所言多为“桑间濮上之风”,“极其淫泆之状”,于此可见一斑。从牌名推测,此种风貌当是在民间的原初格调。“玉郎”在词曲中多为对情人的爱称,当为情人间的怨愤之词。从上引这首弦索词中,我们可以推知在民间叶儿阶段的样貌。
    在钩稽元代叶儿时,还有一部分曲作不容忽视,那就是仅见于无名氏作品的曲牌。据笔者统计,在现存元曲中,共有、、、、、、等三十多个曲牌仅存无名氏作品。虽然不排除其中杂有作者姓名佚失的文人之作,但如果与作品的质朴风格综合考量,还是能够判定一些曲牌为未流入文人创作的民间叶儿。如无名氏:昨朝满树花正开,胡蝶来,胡蝶来。今朝花落委苍苔,不见胡蝶来,胡蝶来。(41)
    元曲中仅存此首。该曲还明显保留着谣歌的风味,确是地道的民间之曲,“为北曲中吉光片羽的历代相传的古老民歌的遗留,其根源或在辽金之前。”(42)其他如,今存四首,开篇均为“初生月儿”,还保留着辞咏本调的特征。
    以上我们努力勾勒了元代民间叶儿的面影。由于材料的缺乏,涉及的曲调极为有限。但已经足以证明,在文人创作之外,还有更为庞大的民间曲唱存在。它是元曲新牌调的渊薮,是文人曲创作的源头活水。
    三、流衍:元曲与明代小曲曲牌
    说到明代小曲,沈德符的这段记载经常被引录:
    元人小令行于燕赵后,浸淫日盛。自宣、正至化、治后,中原又行、、之属……自兹以后,又有、、诸曲,然不如三曲之盛。嘉、隆间乃兴、、、、、、、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渐与词曲相远,不过写淫媒情态,略具抑扬而已。比年以来,又有、二曲,其腔调约赂相似,则不问南、北……人人习之……其谱不知从何而来,真可骇叹!又者,李、何二公所喜,今南、北词俱有此名。但北方惟盛爱。……(43)
    这段记载中提到的、、、、、等,同时也是元曲曲牌。见于他书记载的明代小曲、元曲同名牌调还有(即)、、、、等。由明人在记载中流露的惊叹口吻可知,这些曲牌并非承文人一脉渐变而来,而是由民间暗河潜流而致。曲牌在民间传唱,无时不在变化中,一旦在明代流出地表,进入文人视野,已与文人一脉的格律、格调有天壤之别,难怪沈德符感叹“其谱不知从何而来,真可骇叹!”
    关于明代小曲的民间渊源,一调非常具有启示意义。杨慎《词品》“干荷叶”条曾提出为刘秉忠自度曲,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干荷叶,水上浮”与“根摧折,柄欹斜”两首“‘始辞’性质极明,有可能就是当时流传的民谣俚歌,至多为刘秉忠所录而已。”(44)对此,笔者深表赞同。那么,曲牌应是起自民间的小调,后流入文人创作。该调在在元杂剧中有三处用例,小令中则仅见刘秉忠八首,并非元曲中的热门曲牌,而且有名姓作家均为元代前期作家,元代后期作品中并无任何用例。而至明代在小曲浪潮中再一次引人瞩目,并且与文人所作格调、格律都已大不相同,也证明了民间一脉的存在,并非靠文人创作引渡入小曲。
    事实上,在明代既有承接刘秉忠文人一脉的作品,如常伦:“谢安高卧东山上,逐朝家歌舞醉癫狂。起来不负苍生望,拒强秦,留得芳名世世讲。”(45)其格律的整饬以及对历史人生的反思都带有文人气息。但同时也有《风月锦囊》中记载的一类的作品:
    琼花占锦鲜,香逐东风院。黄鹂弄巧音,提起来心头上怨。奴为你般般懒做,受尽了爹娘骂傍人讲。生也只为他,死也只为他。(后为,略)(46)
    很显然这是沈德符所记载的民间一脉的格调。后来还出现了文人的“拟小曲“作品,如丁采四首,试引其三:
    你如今见在高枝上,又会飞又会走又好声响。引得人不免抬头望。退了这层皮,忘了旧腌臜。你那里生来那里长?(47)
    这些变化多端的小曲曲调与文人谨遵格律的北曲创作并行不悖,显示了元曲曲牌在民间、文人两脉的不同发展路径。
    由元曲曲牌到明代小曲曲牌的变化细节,因为记载的阙如,不得而知。笔者猜测当是通过民间俗唱实现的。在《青楼集》所记载的角妓唱曲之外,还有民间曲唱的存在。王大学士“丰稔年华”散套对此有所展现,试引其中的几支:
    刚儿一百个儿童刀刀厥厥的耍,更那堪景物佳。一个将乱唱的令儿差,……一个水盆里击着料瓜……一个学舞。
    一个叫丫丫,一个笑呷呷。一个棘斜混倒上树千般耍,一个山声野调学唱。……
    一个舞《乔捉蛇》、《呆木答》,一个舞屎裹蛆的法刀把,一个跳百索背儿仰剌叉。
    一个村,一个又沙,一个丑嘴脸特胡沙。一个将纽捏搬调话,一个打和的差,一个不剌着簸箕拨琵琶。(48)
    其中提到的、、都是元曲曲牌。这些曲调在村童口中“乱唱的令儿差”、“唱得哑”、“纽捏搬调话”、“打和的差”,是“山声野调”,这些民间唱曲活动以自娱自乐为目的,对于唱词、音律的差池并不以为意。与《青楼集》记载的角妓名优所唱的字正腔圆,合乎格范的元曲不可同日而语。角妓名伶无疑代表了元代曲唱的最高水平,而这些民间唱曲虽然粗鄙,但却在集体创造中常变常新,有无穷的活力。正是在这些民间俗唱中,同一曲牌可衍生出诸多变种,仅以为例,在后代就有、、、等(49)。民间曲的自由与开放使它具有无与伦比的创造力。
    注释: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5页。
    ②参见拙文《元曲曲曲牌与宗教音乐》,《黄钟》2012年第1期。
    ③这里的民间音乐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含了除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之外的一切生存于民间的音乐形态。
    ④参见李啸仓《宋元伎艺杂考》、叶德均《宋元明讲唱文学》、于天池《宋金说唱伎艺》等。
    ⑤高承、李果撰,金圆、许沛藻点校:《事物纪原》(卷九)“吟叫”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496页。
    ⑥吴自牧:《梦梁录》(卷二十)“技乐”条,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310页。
    ⑦耐得翁:《都城纪胜》,第96—97页。
    ⑧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00页。
    ⑨同注⑧,第208—209页。
    ⑩臧晋叔:《元曲选》,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371页。
    (11)同注⑩,第1371页。
    (12)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230页。
    (13)同注⑥,第94页。
    (14)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560页。
    (15)《元典章》“杂禁”条:“至大十二年□月□日中书兵刑部承奉中书省判送刑房呈,今体知得……在都唱琵琶词货郎儿人等,聚集人众,充塞街市,男女相混,不唯引惹斗讼,又恐别生事端。蒙 都堂议得,拟合禁断,送部行下合属,依上禁行,奉此施行。间又端奉都堂钧旨,唱琵琶词货郎儿人等止禁,大都在城外,山客货药,遍下随路禁约者。”此时的货郎儿已经引起官方的注意和禁绝,应该已经发展成熟,并在民间有相当影响,其出现应远在此之前。
    (16)段安节:《乐府杂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第62页。
    (17)唐圭璋编:《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604页。
    (18)同注(17),第2768页。
    (19)何文焕:《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04—305页。
    (20)同注⑥,第460页。
    (21)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二六),《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
    (22)彭乘:《续墨客挥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宛委别藏》本,第110—111页。
    (23)燕南芝庵:《唱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第160页。
    (24)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第232—233页。
    (25)王骥德:《曲律·论小令第二十五》,《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33页。
    (26)如齐森华等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小令”条:“散曲的体式之一,又称‘叶儿’……一般说来,小令是单支曲子,相当于一首单调的令词,因此它是散曲中最小的独立单位。”显然是用后起的体式概念,掩盖了芝庵“叶儿”的原意。
    (27)《金史·赤盏兮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496页。
    (28)据《辍耕录》记载,又名、,应是岷江流经的川地曲调。
    (29)刘祁:《归潜志》(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5页。
    (30)孔齐:《至正直记》(卷一)“文山审音”条,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3—4页。
    (31)顾嗣立:《元诗选》(初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071页。
    (32)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670页。
    (33)隋树森:《全元散曲》,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1822页。
    (34)隋树森:《元曲选外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7页。
    (35)同注(36),第1961页。
    (36)参见黄明兰《一对金代北曲三彩枕》,《中原文物》1987年第1期。
    (37)同注⑩,第325页。
    (38)同注(34),第840页。
    (39)《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2页。
    (40)谢伯阳编:《全明散曲》,济南:齐鲁书社,1994年,第3816页。
    (41)同注(33),第1768页。
    (42)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3页。
    (43)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13页。
    (44)同注(42),第481页。
    (45)同注(40),第1534页。
    (46)孙崇涛、黄仕忠:《风月锦囊笺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90页。
    (47)同注(40),第3461页。
    (48)同注(33),第1959—1962页。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jubiaoyan/2750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