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喜剧表演 > 东莞木鱼歌《三娘汲水》片段音乐学分析

东莞木鱼歌《三娘汲水》片段音乐学分析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喜剧表演


 东莞木鱼歌《三娘汲水》(参见文中谱例)是笔者于2013年6月在东莞市寮步镇做田野1时采集到的东莞民间音乐。这首木鱼歌的旋律自然流畅、唱词通俗易懂、伴奏丰富灵活,形象地描绘了女主人公的悲惨境遇,所以一直受笔者喜爱。目前,与对西方艺术歌曲进行分析研究的情况相比较,学界对我国民间说唱音乐进行分析研究的案例则相对较少,这种状况对于我们挖掘、整理、研究、保护民族音乐文化遗产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都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文章想借对这部音乐作品的研究来表明笔者对民间音乐的研究态度,以期抛砖引玉之效。
  一、曲种类别
  东莞木鱼歌《三娘汲水》如果从民间音乐的曲种分类上讲,属于“说唱音乐”;说唱又叫曲艺,是由我国古代民间的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用来讲唱历史、传说、故事的艺术体裁,是音乐、文学和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说唱音乐以叙述功能为主,兼有抒情功能,并有与语言音调密切结合的特征。2
  如果再作进一步的划分,木鱼歌《三娘汲水》属于说唱音乐中的“弹词”类,弹词的演唱者自弹自唱。主奏乐器为书弦(一种有堂音的小三弦)或琵琶(有时加用二胡、阮、筝等),流行于中国南方。如苏州弹词、扬州弹词、长沙弹词等。一般认为,弹词是由唐代变文演化而来。元末杨维祯所作的《四游记弹词》(即侠游、仙游、梦游、冥游),是现知最早以“弹词”命名的唱本。明代中叶,弹词在江浙一带已相当盛行3。
  《三娘汲水》为“弹词”类中的木鱼歌,木鱼歌是明末清初起流行于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用粤方言演唱的民间说唱音乐形式。元末明初,唐代的变文、宝卷在江南地区嬗变成“弹词”,流入广东则形成了木鱼歌。木鱼歌的歌唱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业余爱好者,另一类是职业艺人。第一类业余爱好者为普通老百姓,在这些人士中妇女是其主要构成;第二类是职业艺人,他们大都是盲人。木鱼女盲艺人,粤人呼为“盲妹”,男性盲艺人称“盲公”。4他们的行为不为自娱或消遣,而是生计所迫。唱木鱼歌时多用二胡、古筝、琵琶、三弦等弦乐器进行伴奏,也可用竹板或木鱼做击节之用。
  二、唱本与歌词内容
  东莞木鱼歌《三娘汲水》的唱本是艺人们将“四大南戏”之一、元代南戏作品《白兔记》(又称《刘知远白兔记》)改编而成的。故事叙述了女主人公三娘随兄长和嫂嫂一起生活。兄嫂为人恶毒,设下奸计,迫使三娘的丈夫离家远去。三娘惨遭兄嫂虐待,过着牛马不如的日子,甚至临盆,亦要在磨房中产子。兄嫂惟恐外甥将来争夺家产,把心一横,把婴孩抛下河中,免除后患。故事描述了封建社会女性所经历的悲惨生活。
  《三娘汲水》片段的歌词内容大意:哎,世人不要像我一样嫁给了刘知远这样的人,去了荆州后就不知道回家看看。哎,我的大哥对我也不好,对嫂子言听计从,让我整天在磨坊里面劳累。两声叹息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女主人公三娘在家中所受的虐待真切地表达了出来,使听者对主人公悲惨的境遇产生了深刻的同情。
  三、调式、曲式、唱腔结构和腔调
  1、调式:东莞木鱼歌《三娘汲水》片段属于D宫系统的b羽五声调式,全曲以“3、2、1、6”这四个骨干音所构成的旋律音调作为原始素材来发展音乐。
  2、曲式:《三娘汲水》片段有34小节,曲式为单二部曲式,结构划分参见下表: 
  3、唱腔结构:《三娘汲水》的唱腔结构属于单曲体,单曲体的唱段由一个基本音调无限变化反复构成。这种说唱音乐结构类型的最早记载是唐五代的变文。以后又有宋代的鼓子词、唱货郎儿、陶真、涯词,元明时期的宝卷、词话,明清时期的弹词、鼓词等等。5
  4、腔调:木鱼歌的腔调有两种:一种是苦喉腔又称梅花腔,曲调沉郁,适于表现缠绵悲恻之情,如《金叶菊》、《花笺记》和《三娘汲水》等;另一种是本腔又称正腔,曲调爽朗,适于表现欢快喜悦的情绪;如《铺床歌》、《家乡民谣自弹唱》以及《逢春花开》等。6据笔者对木鱼歌唱腔的研究分析来看,木鱼歌之中的“苦喉腔”居多,从而形成了木鱼歌独特的“悲情风格”。7  
  四、句法及旋律发展手法
  东莞木鱼歌《三娘汲水》片段的句法结构比较自由,主要使用了变奏的旋律发展手法。整个乐曲源于旋律音调“3、2、1、6”,四个乐句a、b、c、d和中间插入的三弦的音调都是在保持几个骨干音的情况下对这个音调进行变奏式的发展。在第一段,乐句a的前后两部分是各自通过对这个基本音调进行变奏而产生的,乐句a起句时拖长的下滑音#f1使这个乐句特色鲜明,中间插入的三弦的音调通过引入提炼出来的b-#f1的五度跳进使这个间奏更加灵动和充满活力;乐句a和b之间的三弦的音调是通过对原始音调逆行变化而发展出来的“6、1、2、3、5”的旋律进行,这样会使间奏更具新意和发展的动力;乐句b的前后两部分与乐句a的旋律手法相同,中间的乐器间奏通过把五度上跳变为五度下跳形成了音乐的发展和动力。
  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连接部分形成了较大的发展,在综合前几个间奏片断动机因素的基础之上,引入小六度上跳然后迂回下行至主音,使激动的情绪得以自然缓解。在第二段,乐句c和d的旋律发展手法与第一段基本相同,需要指出的是在进入乐曲高潮阶段的乐句c的前半部分不仅综合了人声和器乐的动机因素,如简化的音调和五度上跳,还通过引入连续的上跳、形成较长的拖腔以及切分节奏的使用使第二段发展和对比的特征更加鲜明,这也是形成两段结构的一个主要原因;间奏后人声的切分结构源于上半句,使这一新的因素得到了强调;乐句d是以对比句的形式出现的,但是还是通过对原始音调素材进行变化来发展音乐的。变奏的旋律发展手法使这个音乐片段的音乐素材更加集中而音乐内容又新颖有趣,从而提升了这段音乐的艺术价值和魅力。
 五、源起考证及审美特征
  东莞木鱼歌《三娘汲水》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了,笔者只能从现在仅有的文献资料做出如下的认识:1.民国时期醉经书局出版了由明传奇《白兔记》改编的木鱼书《三娘汲水》,目前还未发现醉经书局出版的这本木鱼书唱本;2.木鱼歌兴盛的时期大约 是在解放前,受“文革”与电子科技等因素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木鱼歌迅速衰落;3《.三娘汲水》讲述的是唐朝的故事,反映的完全是封建社会的思想道德观念,迎合了解放前市井民众的审美趣味。所以,只能进行大致地推测认为,这部木鱼歌有可能产生于民国时期。
  东莞木鱼歌《三娘汲水》片段是典型的说唱音乐,叹腔的使用、下行的音调以及悲伤的唱词内容使木鱼歌形成了独特“悲伤之美”。正如日本著名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川端康成(1899-1972)所说“艺术的极致是悲”,只有“悲”才可以激发人性中最柔弱而又最美好的“怜悯之心”和“仁爱之心”,并可以使人们对艺术的感知与体会和对审美的认识与领悟达到一种巅峰状态,显示出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质力量。“以悲为美”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有着较为深远的历史渊源,而木鱼歌中对悲剧情景、情感和内容的刻意强调,则既是古时文人和艺人的审美趣好,其实也是中国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叙事方式的重要的审美特征。10
  结语
  总之,东莞木鱼歌《三娘汲水》片段体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风格与特征:1.《三娘汲水》片段属于“说唱音乐”中的“弹词”类曲种,表现了封建社会的女性所经历的悲惨生活;2.音乐片段属于D宫系统的b羽五声调式,曲式结构为单二部曲式;3.音乐片段的句法比较自由,主要使用了变奏的旋律发展手法;4.木鱼歌《三娘汲水》有可能产生于民国时期,带有“悲情风格”并呈现出“悲伤之美”。笔者想借对这部音乐作品的分析研究来为挖掘、整理、研究、保护民族音乐文化遗产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责任编辑:杨建)
  注释:
  1 2012年11月笔者参与了2011年广东省育苗工程(人文社科)项目“东莞木鱼歌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并于随后的两三年内奔赴于东莞市的各个乡镇农村采集东莞木鱼歌及相关资料;《三娘汲水》片段的提供者是东莞市寮步镇村民石路光.
  2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第75页.
  3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音乐·舞蹈》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2年4月(第1版),第540页.
  4任百强著.《广东木鱼说唱史研究》.北京: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2010年8月(第1版),第49页.
  5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第84页.
  6任百强著.《广东木鱼说唱史研究》.北京: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2010年8月(第1版),第124页.
  7“悲情风格”指木鱼歌蕴含着“令人感泣沾襟”的凄美、悲楚等独特的艺术气质。(参见黄琼梁宝忠:《东莞木鱼歌的悲情风格》,载于《艺海》, 2014(8),第83页.)
  8任百强著.《广东木鱼说唱史研究》.北京: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2010年8月(第1版),第272页.
  9“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简称,是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文革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破坏。
  10黄琼梁宝忠:《东莞木鱼歌的悲情风格》,载于《艺海》,2014(8),第85页.
  参考文献:
  周青青著.《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音乐·舞蹈》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2年4月(第1版).
  任百强著.《广东木鱼说唱史研究》.北京: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2010年8月(第1版).
  黄琼梁宝忠.《东莞木鱼歌的悲情风格》,载于《艺海》,2014 (8).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东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 2005年7月(第1版).
  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民族音乐论文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8年3月(第1版).
  刘正维编著.《民族民间音乐概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第1版).
  乔建中编著.《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上、下).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年5月(第1版).
  东莞群众艺术馆编.《东莞木鱼书》.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东莞群众艺术馆编.《东莞木鱼书》.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jubiaoyan/2757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