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新闻 > 新闻媒体应用价值问题对策融合思考论文(共6篇)

新闻媒体应用价值问题对策融合思考论文(共6篇)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新闻


  

第1篇: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网络信息化时代,不可否认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增加了更多有趣味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大众的生活质量。但是与此同时,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它的双面效应,危机也随之相伴而来。在网络社会中滋生出更多引人深思的事件,人性丑恶嘴脸的暴露;道德底线的滑坡,等等,各类问题层出不穷。然而并不是说否认网络时代的卓越贡献,而是应该分析为何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问题不断增多。


  1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具体表现


  (1)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值得推敲。真实性是对于新闻的最基本要求。不论何种媒体,它的最主要职责应该是把信息以客观、真实的形式发布在群众面前[1]。网络媒体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消息通过整理以新闻信息的方式真实的呈现给网络消费群体。从职业素养和人文道德两方面来看,新闻的真实性都值得我们关注。从理论上来讲,网络新闻媒体只是一个载体,不参与新闻事实进程,只是将获得的信息以新闻的形式客观地展现出来。但随着网络的兴起,获取新闻的渠道也增多,导致网络媒体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部分媒体开始自行塑造一个事件事实的本身;用自己的想象添加自己的语言去替代一个信息的本来面貌。不顾事实本身,捏造出假的新闻。凭借舆论导向的偏差,把庸俗失真作为博人眼球的手段,也导致其偏离了新闻工作的根本。其次,新闻内容的不真实性也违背了新闻的要义和基本要求。例如,在2014年8月华声在线报道的一篇关于产妇的文章[2]。由于当事记着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故意夸大事实进行报道,而后又被各大媒体进行转载传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以及对医患之间的敏感关系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虚假新闻通过把未经核实的消息,加以自己描述和臆想,凭空捏造出与消息本身完全相悖的“新闻”,从而进行过度报道来达到新闻炒作的根本目的。新闻缺乏真实性是对新闻事业巨大的冲击,不仅要面对网络新闻媒体发展而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同时也面临着社会伦理道德的挑战。


  (2)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本身也出现了道德的偏差,采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到的信息然后向被采访对象索取物质报酬;或者故意隐瞒和扣押新闻的行为。实质上代表着新闻工作者对于个人利益的盲目追求,利用新闻媒体传播新闻的权利进行与利益相关违法交易。“有偿新闻”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不仅有各项不知名的费用采取红包的方式送到工作者的手中,还有盈利性质的赞助活动,更甚者还有以私权谋取住房、亲友工作的行为。通过收取的好处费用,来对信息进行加工捏造,篡改放大、歪曲事实的真相,造成了严重的行业影响以及恶劣性质的伦理危害。对于社会而言,这种不公正的违法新闻交易极易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的不正确的认识,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性。有偿新闻违背了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干扰了正常的社会舆论,冲击了整个新闻媒体行业以及败坏了社会道德风气。以实事求是、敬业奉献、廉洁公正的新闻工作队伍也被逐渐腐蚀。最终造成新闻媒体行业失去社会的公信力,成为道德伦理失范的典型,对于建设新闻事业频添不少的障碍。


  (3)新闻内容的不道德化也是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重要表现[3]。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一些个人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责任感较低的新闻工作者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在网络新闻中掺杂着很多暴力、引发联想的题目词汇,为了增加新闻点击量不顾及和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在新闻内容中添加低俗的不良信息,如着装暴露的图片、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低级趣味的内容。这些信息的广泛传播与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网络具有虚拟性和自由行,在网络新闻陷入商业性的同时,忽视了自身的社会责任。这些不良信息对每个网络新闻的读者都造成一定的身心健康影响,同时也破坏了整个网络行业的道德环境,损害了自身的道德形象,有碍于新闻事业的持续向前发展。在当前的网络新闻涵盖中,很大一部分媒体不再关注新闻具有的道德责任和价值引导,单纯为了追求新闻引起的群众效应,为了大众娱乐而去“娱乐”新闻。长期以往,将会淡化人民的道德意识,不正当的竞争也将愈来愈激烈,不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秩序。


  2解决伦理失范的有效对策


  (1)提高新闻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应该从行业本身的基础着手,在选用新闻工作者时要严格的按照规定,从整体的素质及职业道德进行考虑,形成对于工作人员的约束,建立相关的条例使之自身意识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大众应该加强道德监管的力度。对于将要发布的新闻进行一定的伦理审核,不合格的坚决不让其进入公众的生活当中,群众在发现一些价值引导有偏差的新闻时也要及时举报和反映,把失范行为的影响降到最低。政府部门应当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督,下达整改的具体细节。


  (2)从网络新闻新媒体的消费者进行着手宣传。广大人民群众是网络新闻的消费人群,自身也要树立起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抵制不良新闻,让发布不良信息造成伦理失范的媒体没有被消费的对象。群众的监督要重视过程更要看监督下的实际效果,结合政府部门形成一张有效力的约束网。法律条例也应该进行相关的完善,加快完善的进程,突出法治和德治的两大核心思想。继而达到最大化控制整个行业道德走向的目标,将伦理失范的苗头加以遏制,针对一系列伦理失范的事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新闻网络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根据环境形势制定相应的对策。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方面的矛盾相继涌出,价值观的扭曲及文化底蕴的丧失,导致行业的走向偏差和工作人员的道德迷失,不再抱有一颗敬畏之心。激烈的竞争环境造成伦理失范的事件更多的发生,所以相关的法律建设更是显得尤为重要。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社会发展和建设中,道德和法律应当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将法律与道德有效地进行结合,共同地发挥其作用,才能建立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的良好秩序以及社会


  风气。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发生有一定的必然性,而对于伦理失范的治理也不仅仅靠某一方面的努力就能够完全解决的,整个社会都应参与到其中。依靠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积极的配合,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也才能营造出良好的行业环境氛围。


  3结束语


  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网络发展带来的好处和影响是巨大的。网络新闻媒体的伦理失范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之一,我们要在发现问题之后及时解决问题,以及制定相关的对策杜绝以后此类问题再次发生,不只是要从新闻媒体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和考虑,而要宏观整个社会的道德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考虑和探索出解决的办法,配合多方的努力共同完成这一项艰巨的道德工程。


  作者:徐波

  第2篇:公民隐私权与新闻媒体职业权利冲突的平衡


  一、公民隐私权与新闻媒体职业权利矛盾产生原因


  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构成、工作方式、采访报道要求都有了新变化,涉及侵犯采访对象隐私权事件的频率也随之增加。人们一方面需要借助媒体来了解新闻,获取有用的信息,知晓周围所发生的变动,一方面又要求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现实生活中公民隐私权与新闻媒体职业权利两种权利之间常常产生矛盾。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关法律缺位。不论是媒体职业权利的规范与保护,还是关于隐私权的保护,我国目前的立法还存在着一定缺陷,尚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一方面,2010年《侵权责任法》颁布后,专门的民事侵权法虽然诞生,但涉及隐私权的实施细则还不完善。另一方面,媒体的职业权利在我国立法上也暂时没有具体的条文加以规定,对媒体的约束主要依靠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与行业自律,对新闻从业者的各项基本权利也暂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保障。


  (二)媒体与新技术的结合助推了私密信息的泄露和传播。新媒体时代新技术与信息紧密结合,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使信息传播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无论传播范围还是传播速度,都像病毒传播一样迅猛。


  二、平衡隐私权与新闻媒体职业权利冲突策略


  基于以上原因,那么该怎么平衡隐私权与新闻媒体职业权利冲突呢?


  (一)完善民法中涉及隐私权保护的内容。隐私权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事权利,对它的保护主要还应通过民法来实现。笔者认为,民法应将隐私权作为一项人格权单独列出,由间接保护转变为直接保护。这样就便于当事人在隐私权受到侵害时,直接向法院提出被告侵犯其隐私权的诉讼,使公民在捍卫个人隐私时有法可依。2016年讨论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已体现出上述设想,将隐私权作为独立的章节进行阐释并做出规定。接下来还需要将其中的条文尽可能地细化,从侵权具体行为判定、责任划分、判决损失赔偿等方面都需要有具体、明确的规定。


  (二)切实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1.媒体不应报道属于个人私生活范畴的信息。无论社会地位如何,是否属于名人,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一些本人不愿透露给他人的、或是一些从道德或法律来看不适合公之于众的信息内容,比如个人的健康状况、家庭婚姻关系、宗教信仰、财产信息等等。


  2.可披露的个人信息应当属于公民合理关注的范畴。在判断新闻报道是否适合公众关注时,往往需要关注报道的选题。若选题内容不注意保护公民的切身利益,而是片面追求内容的猎奇、刺激甚至是耸人听闻,或者是通过隐性地窥探他人的私生活,披露所谓“猛料”、“不为人知的秘密”,这样的内容即使经过认真运作和策划,由于这些新闻报道涉嫌侵犯公民的隐私权,违背了新闻媒体职业权利和道德规范,超出了公众合理关注的范畴,应该被新闻工作者所摒弃。


  (三)新闻媒体职业权利侵害隐私权的抗辩事由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存在违法行为的当事人为维护个人利益,以记者侵犯其隐私权为幌子,阻挠记者进行正常的采访报道工作,甚至将记者告上法庭。当新闻媒体面对这样的指控时,有必要确立一些可以供记者使用的抗辩事由,以保障媒体从业者的合法权益。


  1.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如果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已经牵涉到社会公共利益,那么便不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隐私,新闻媒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抗辩,不构成对他人隐私權的侵害。


  2.公众人物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公众人物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为人们所广泛知晓和关注,并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人物,其以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公共利益相关性为构成要件。公众人物大致包括:政府公职人员,公益组织领导人,文艺界、娱乐界、体育界的“明星”,文学家,科学家,知名学者等人士。公众人物需要对媒体及社会关注其隐私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宽容度,媒体对他们的某些个人信息和新闻进行报道,不能认为是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


  3.当事人的同意。当事人的事先同意可作为新闻媒体侵害隐私权的重要抗辩事由,具体可以表现为愿意接受采访、主动提供资料、协助新闻报道完成等。


  4.消息来源是公开内容。公开内容指由党和国家机关公开发布的文件、通知、判决书、布告等内容,或者是其他允许公开发布、引用的材料。由于这些记录的公开性,即使涉及某些隐私内容,一旦这些信息出现在可被公众查询的公开内容中,作为引用者的新闻媒体,只要在报道中做到了客观真实,就可以认为没有侵犯他人隐私权。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重要的信息传播机构,其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就是传播信息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将公众需要知悉的信息进行全面准确的报道,同时又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是新闻媒体工作者应当努力的方向。新闻报道既要合法,也需要合乎情理和道德标准,同时,新闻法规、隐私权相关法条不断完善和补充,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毕竟完备的法制才是保障公民隐私权与新闻媒体职业权利的根本途径。无论是新闻媒体职业权利还是保护公民隐私权,划出一个清晰的界限并非易事,但仍要在实践中不断试错,在媒体行使职业权利与隐私权发生冲突时,从法律、道德的角度努力寻求相对的平衡,为媒体生产高质量的新闻内容、为更好地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做出不懈努力。


  作者:杨懿凡

  第3篇:地震灾害报道中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价值探究


  在人类的各种灾害中,地震灾害是比较严重的灾害之一,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社会公众会迫切希望对抢险救援的进展情况、政府的应急行动、人员伤亡和灾害程度了解。而这些信息的获得,往往是通过一种公开的渠道。只有那些透明、真实和准确的信息以及积极的舆论引导,才能发挥广泛的动员作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一、地震灾害报道中新闻媒体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一)地震灾害报道的娱乐化


  作为一项具有极高价值的、重要的新闻信息资源,地震灾害的传播对象同样也是一些普通的社会民众。若能够选择合适的新报报道方法、处理方式和采写内容,则不单单能使新闻作品的风格特征更加鲜明,同时还能弱化地震灾害给社会和民众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规避大众媒体过度的渲染地震灾害事件。而目前社会上还没有广泛的关注那些将新闻事件和娱乐元素完美融合的地震灾害新闻作品。相反的,那些遭受诸多批评的过度化的娱乐、带有极强娱乐色彩的新闻作品却被广泛的传播。并由此使大众媒体形象被严重破坏,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也极其的恶劣。


  (二)新闻报道过度煽情


  在新闻报道中,常常会过多的报道那些在地震灾害中,失去儿子的父亲和失去丈夫的妻子所形成的弱势群体,并且几乎是千篇一律的被描述成化悲痛为力量,投入到紧张的抗震救灾中去,结束多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语言和豪言壮语。这样的新闻作品,带有文革时期的余风,有对灾民的光荣形象故意进行塑造的意识。在关于地震灾害专题新闻报道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这些新闻作品,往往更多的是为地震灾害报道中的英雄人物提供服务。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会采用诱导的方式,让他们回答在特定环境下,这些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伟大和无私的形象,同时为了符合自己的要求,他们会在剪辑的过程中断章取义。这样新闻的作品往往对受众关于地震灾害的认知和价值评价进行着误导,同时也将新闻作品中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原则进行了违背。


  二、地震灾害报道中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价值


  (一)帮助群众缓解灾后心理危机


  作为一种剧烈的自然灾害,地震几乎是在瞬间发生。不单单破坏了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还给灾区群众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创伤,需要忍受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甚至在短時期内无法消除因为地震灾害而带来的恐惧。因为我国在这方面人员设备和经验的匮乏,只能为灾区人民提供非常有限的心理恢复服务。所以,整个社会,包括大众媒体在内,对这一问题,只能呈现缄默的态度。而基于人文关怀的视角,媒体应高度关注这一问题,既要对国外地震灾害心理恢复机制广泛的报道和搜集,同时还要呼吁相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措施,并且在这个方面逐渐的积累经验,以提供必要的借鉴和指导,为地震灾害心理恢复机制的奠定夯实基础。


  (二)丰富新闻采编人员的人文精神内涵


  新闻工作者为了规避人文关怀的缺失,首先应对自我的人文精神内涵进行丰富,而这种人文精神内涵,更多的是来源于一种感情的积淀,是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例如,我国一些优秀的新闻主持人员,如水均益和敬一丹等,都是经历了从现场到直播室,从幕后到台前,积累了丰富的一线新闻记者的工作经验,对新闻事件不单单具备敏锐的分析力和深刻的洞察力,同时还能透过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在很多情况下,能对事件采访过程中,现场记者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和事件主体的情感、心理感同身受。正是因为主持人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在播报新闻的过程中,更好的传递情感和新闻信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新闻工作者应对自身的情感进行丰富,并在新闻采编过程中,融入这份情感,使其蕴含的情感思想更加的深厚。


  (三)树立舆论积极的引导典范


  媒体在5.12抗震救灾中的舆论引导,是新闻宣传事件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为公共危机中的舆论的有效引导,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同时也是新传媒时代舆论引导的一次成功的典范。在汶川地震中,突出其来的灾难,使民众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一些公共危机由此产生。而正是媒体通过透明、公开和及时的新闻报道,将公共危机有效解除。在汶川地震过去两天后,各地掀起了捐款热潮。各大集团和企业如何捐助灾区,开始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由此引发的各种未经证实的各大企业的捐款数额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在这场捐款热潮中,百盛集团成为众否之的。一些受人利用的好事群众,开始聚众对肯德基店铺进行打杂,甚至将店内工作人员打伤,捐款门事件被频频爆出。面对这一事件,政府及时出面,通过权威渠道将各大企业的捐款数额及时公布,各大网站联合起来,共同发布了“千家网络媒体共同抵制汶川地震中各类谣言”的倡议书,从自身做起,共同抵制谣言,积极引导网上舆论。


  三、结语


  以地震灾害为代表的灾难性事件,因其具有“突发性”、和广泛的“影响性”等特点,一经发生就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灾害事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对社会和谐产生了破坏。而在危机的进展中,媒体舆论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成功的舆论引导具有较低的成本,是解决危机的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作者:郑壹

  第4篇:浅谈观察艺术在新闻媒体采访中的应用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也是新闻记者的重要工作内容。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运用新闻观点、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通过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可以获取有效新闻信息,更好地抓住事件中心,从而为受众报道出具有价值的新闻。新闻采访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记者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性、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较强的应变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中,巧妙地挖掘出新闻线索,并对所采访的事件进行深度思考和解读,从而达到引导舆论舆情和教育教化的目的。观察艺术是新闻记者必备的基本新闻素养之一。


  在新闻采访实践中,新闻记者应用好观察艺术,将能捕捉到最富价值的新闻信息,使新闻作品变得饱满、生动、深刻和富有影响力,并促进新闻采访质量提升。


  一、观察艺术概述


  (一)观察艺术的概念


  观察,是指有计划、有目的地去查看某一事物或现象,从中发现和掌握目标事物或现象的特点和变化等。新闻媒体中的观察艺术,是指新闻工作者在采访过程中,通过用眼睛等感官,对采访现场环境和采访对象、事物等进行观察,来捕捉新闻采访过程中被采访对象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被采访者的眼神、表情、动作、姿势等及周围环境气氛、景象等,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及时地调整采访策略,才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挖掘出事件背后的种种新闻点,使新闻作品更具“情感”和说服力,从而更好地进行新闻信息传播、引导舆论、提供娱乐、教化大众。


  (二)新闻媒体采访中观察的内容


  1.受访者的神情与神态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内心的喜怒哀乐一般都会从其神情、神态上反映出来。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观察受访者的神情与神态,就能判断其内心活动,看其所表达和陈述的是否真实等,较为准确地判断出其“言外之意”。


  2.语气


  在语言学中,语气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一句话或同一件事,不同的语气所暗含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新闻记者要学会观察受访者的语气,从中判断受访者的心态、立场及所说话语的真实程度。另外,在采访过程中,如果遇到不便于直言的话语或事情,也可以采用委婉、隐晦的语气,这样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尴尬,保证新闻采访顺利进行。


  3.肢体语言


  从心理学视阈看,肢体语言透露的信息更加真实。因为肢体语言是一种长期形成的下意识的动作,如果受访者集中在访谈问题上时,其对于肢体语言的控制力就降低了,此时,其肢体语言表达的信息一般是其内心想法的真实反映,也是对其所说话语的一种重要补充。新闻记者通过观察受访者的肢体语言,可以对其访谈所说的话进行佐证。


  4.环境特征


  环境特征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只要跟受访者相关的一切,都属于环境内容与特征。例如,受访者的服饰、妆容、首饰等,都体现了其自身的兴趣爱好、品位与品质等,甚至可以判断出其将要做什么。新闻记者可以从环境特征中引出话题,引到受访者放松情绪,恰到好处地配合新闻采访。


  二、观察艺术在新闻媒体采访中的重要作用


  (一)增强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帮助发现新闻线索


  新闻记者在新闻媒体采访中,只有拨云见日,才能快速地抓住新闻线索,以小见大地写出鲜活、独特的新闻。新闻采访是一种“拾荒”,新闻记者凭借其敏锐的新闻触角,可以从平常人习以为常甚至视而不见的事物中,发现闪光的新闻线索。例如,《湖北日报》记者冯正安在东湖一次钓鱼中发现,不仅鱼小,而且数量也极少。与前几年钓鱼情况迥然不同。在询问渔翁之后,得知最近几个月还出现了“翻塘”现象。他以新闻记者特有的敏感性,立即采访了水生物专家,并撰写出了《东湖告急》的新闻,对东湖污染进行了深刻的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关注。


  (二)快速切入采访主题,获得真实可靠的新闻素材


  对采访对象观察细致入微,新闻记者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跳出表面现象,牢牢抓住新闻热点,准确地切入采访主题,占据新闻采访的主动性,使新闻报道更真实、客观、可靠,从而获得读者的认同与支持。例如,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记录了斯诺1936年6月至10月间,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通过口问手写的实地采访,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其在根据地的所见所闻。1937年10月该部作品在英国出版后,引起了世界的轰动,连续再版七次,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百姓和中国共产党人真实生活的重要依据,成千上万中国青年也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而纷纷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三)通过生动的细节,增强新闻报道的表现力


  新闻报道既要真实而客观,也要生动而富感染力,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和可读性,引导受众争相阅读,并引发其思考,影响其行为。新闻记者通过观察,可以准确把握细节,生动逼真地描述出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再加上亲身的感受,可以带给受众身临其境的感觉,让读者读起来更加酣畅淋漓,从而达到引导舆情、教化大众的目的。


  三、观察艺术在新闻媒体采访中的应用策略


  观察艺术实质是“看的艺术”,其主旨就是看明白、看透彻。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不仅要知道看什么,还要学会怎么看。为此,新闻记者必须要掌握观察艺术的运用技巧,打破新闻源的局限性,深刻而独特的视角去报道新闻事件。


  (一)抢占视角,抓住新闻采访的重点


  新闻记者在采访前,需要明确采访目的并写好采访提纲。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要善于根据采访目的,抢占最佳新闻观察视角,分清主次,运用观察艺术来迅速观察和分析关键人物和关键细节,从而有主有次地进行采访,确保新闻报道的价值性。新闻报道的五个要素是固定的,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因(why)、何人(who)中都是既定的,但新闻记者在观察某一个目标时,可以通过主观选择来精心设置观察位置,以详细地观察新闻现场以及采访对象,获得良好的采访感受效应。


  (二)巧入话题,深度挖掘新闻价值


  在新闻采访中,采访的内容是最关键的,观察艺术只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新闻记者一定要立足采訪内容和采访目的,巧妙地引导受访者不知不觉地切入话题,打开其“话匣子”,并防止其偏离采访主题。应用观察艺术只是一种方法,目的是通过观察,使思考与采访达到同步,通过思考来深度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内容,以拓宽新闻事件的深度和广度,提升新闻报道的价值和质量。


  (三)审时度势,微观与宏观观察相结合


  观察艺术的应用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新闻事件发生的场所、性质等,进行灵活的选用,并选择合适的采访方式和观察视角。整体来看,观察分为宏观观察和微观观察两种,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可以审时度势地灵活应用。宏观观察是新闻记者对所发生的事件、现场的一种宽泛的观察,其重点是获得总体印象和认识。微观观察是指对具有特点与个性的新闻人物、事件以及场景的观察,目的是获取新鲜的、价值高的新闻素材。在观察过程中,新闻记者要将微观与宏观观察相结合,在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拓宽新闻报道的深度与广度,使其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作者:曲丽

  第5篇:新闻媒体在公共危机中能力提升问题探析


  我国的新闻媒体是沟通人民群众和政府的重要媒介,并在公共危机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解决公共危机以及提高自身的能力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公共危机中新闻媒体的能力提升研究分析,就能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


  1.公共危机中新闻媒体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分析


  1.1公共危机中新闻媒体的功能分析


  公共危机中新闻媒体的功能发挥就体现在多个层面,政治角度来说其有着对事件报道的功能,让公民能对公共危机有更深入的了解,满足了人们的知情权。而从经济角度来说,新闻媒体对公共危机的事件报道就对经济秩序的维持起到了促进作用①。政府层面,新闻媒体对政府的制度建设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政府的决策需要及时全面的信息,而新闻媒体就在信息的传播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另外,新闻媒体的功能还体现在危机潜伏期预警层面,在公共危机潜伏期新闻媒体的预警能力是其他力量不能取代的。对危机爆发期的稳定功能也能积极发挥,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就能对公共危机的处理起到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公共危机当中新闻媒体的功能还体现在协调以及反思等层面。这些都对公共危机的治理起到积极作用。


  1.2公共危机中新闻媒体作用发挥


  公共危机当中的新闻媒体的作用在多方面都能體现,通过新闻媒体能对公共利益进行维护。公共危机当中危机信息自身也是公共信息资源,通过新闻媒体的能力加强对政府及时对危机信息的发布,以及对公众需求的满足就能起到积极作用②。通过新闻媒体就能有助于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危机化解。


  公共危机当中新闻媒体对公众知情权有着保障作用。在民主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下,公众知情权愈来愈重要,公共危机当中新闻媒体就能及时对公共事件进行报道,从而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并且新闻媒体对政府形象的良好塑造也能发挥积极作用。


  2.公共危机中新闻媒体的问题和能力提高措施


  2.1公共危机中新闻媒体的问题分析


  新闻媒体在公共危机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主要就是新闻观念以及政策层面有着限制。我国的新闻法至今还没有出台,在对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是根据法律条例来实施的,最为主要的是根据习惯。由于在公共危机中新闻媒体的报道受到各种限制,信息就相对比较封闭,从而就对公共危机的处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在传统新闻媒体性质定位方面比较缺少公众性,在对传统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方面存在很大误区③。


  公共危机当中新闻媒体和政府间没有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这就必然会影响公共危机的治理。政府部门需要主动寻求和新闻媒体合作的机会,要能构建流畅性的沟通平台。但是在实际公共危机当中,新闻媒体和政府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缺少沟通机制。政府在对公共危机事件信息方面没有及时公布,这就必然会引起人民的不满。还有就是在受到官本位思想观念的应用下,对民众的知情权没有充分重视,对公共危机的信息常常是采取不公开的态度。领导在和新闻媒体的沟通能力上相对比较薄弱。


  另外,公共危机当中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缺乏效力。新闻媒体有着舆论监督的功能,在公共危机当中就要对这一功能充分发挥。而实际公共危机发生之后,新闻媒体在这一层面的监督方面就存在着诸多问题,监督高层比较少,事后监督比较多,新闻媒体从业者自身的专业素质也不够。这些问题的集中反映,就造成了新闻媒体的监督能力比较薄弱,不利于公共危机的有效治理④。一些地方新闻媒体在对公共事件的处理中存在角色冲突问题。主要就体现在政府代言人角色和市场主体间的冲突比较突出。


  2.2公共危机中新闻媒体能力提高措施


  公共危机当中新闻媒体能力的提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着手。首先要从法律法规层面对新闻媒体进行完善,构建完善的法规制度,这样就能有效为新闻媒体在公共危机当中的作用发挥起到保障作用。对法律制度的落实,促进新闻媒体的功能发挥,将政府和新闻媒体之间构建相互沟通联系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新闻媒体的作用发挥。还要从思想观念上及时转变,新闻媒体工作者要在专业素质上不断提高,积极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等,正视新闻媒体的作用功能。


  政府和新闻媒体之间的互动要不断加强。政府层面要注重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性建立,以及完善官员的问责制度,对官员自身的职责要得以落实。加强提高政府官员的沟通能力,并积极树立和新闻媒体协作的理念,全面提高和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以及水平。同时,要能对新闻媒体的责任意识进行加强,积极充分地发挥新闻媒体的积极效应,及时客观地对公共危机事件进行报道和正确的舆论引导,从而积极地增加社会向心力以及凝聚力等。


  新闻媒体在公共危机当中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发现公共危机的征兆要及时提供预警信息。危机管理要结合新闻媒体所提供的多方面信息,进行多角度分析,从而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防范,避免危机产生的负面影响扩大化⑤。新闻媒体要做好政府和民众的沟通桥梁,帮助政府传递信息,组织危机讨论,以及为危机的治理提供建议和意见。要及时转变思维定势,保障民众的知情权。


  加强新闻媒体的行业自律。新闻媒体行业也要注重行业自律的强化,在面对公共危机事件的时候,要及时对公共危机进行真实客观的报道。新闻媒体不能受到不利因素影响,在具体的工作中可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对新闻伦理规范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要完善制定和落实,营造自由以及负责的媒介生态。通过加强新闻媒体的行业自律,就能有助于为公共危机的治理工作打下基础。


  地方新闻媒体的作用在公共危机当中要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强化公共危机事件报道的操作性。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来看,就要在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新闻媒体自身要遵循相应原则,从大局出发,对舆论主动性的掌握要加强,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工作。以及要充分遵循新闻纪律以及职业道德⑥。新闻管理部门在面对公共危机事件的时候就要加强管理以及协调工作,构建完善的制度,对舆情要能充分详细地掌握,认真做好应急预案。在这些基础工作上得到了加强,就能有助于新闻媒体的作用充分发挥。


  结语


  新闻媒体在公共危机当中的能力提高,要从实际的操作以及行动中来加强。新闻媒体行业工作人员要发挥特有的敏感性,对公共危机的发生以及发展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重视对危机事件的真实性报道。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公共危机中新闻媒体的能力研究分析,就能为公共危机的处理效率提高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杨芷蘅

  第6篇:浅析电视新闻媒体融合转型的路径特征


  伴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的受众注意力正在不断被稀释。在此背景下,积极拥抱互联网成为许多传统媒体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而选择的转型路径,许多传统广电媒体开始走“媒体融合”转型之路,以提升其影响力。作为国内最大的电视新闻机构之一,SMG电视新闻媒体在融合转型的过程中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本文嘗试对这一系列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媒介融合的相关理论归纳出具有规律性的路径特征。


  一、研究的背景


  1.问题的提出


  笔者自2010年毕业进入SMG,第一家供职的单位便是“看看新闻网”的前身——SMG网络新闻台筹备组。可以说,笔者是亲历见证了“看看新闻网”的初创以及之后的发展,对于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有过困惑和思考。回顾发展历史,SMG电视新闻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分步骤、逐步深化的一个过程。


  基于上述认识,则自然引发了本文的研究问题:SMG电视新闻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是否具有可识别的阶段性特征?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描述?


  2.文献综述及研究假设


  笔者阅读了国内外与“媒体融合”主题相关的文献后发现,关于“媒体融合”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方面的研究十分丰富。早在2003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里奇·高登便归纳了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故事叙述呈现的融合等五种美国当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涌现出的新闻生产新模式①。同一年,罗利·戴默等几位美国鲍尔州立大学的学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媒介当时的实际情况,从媒介之间由简单到复杂的合作程度界定了交互推广、克隆、竞争合作、内容共享、融合等五种新闻生产模式及其发展阶段②。蔡雯还在2009年的一篇文章中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概括了“媒介融合”的整体框架③。


  另一方面,关于“看看新闻网”的研究则十分有限,且大多是与同类广电系新闻网站所进行的横向比较研究。时任看看新闻网直播总监的毛艳尝试运用自组织理论来剖析其新闻生产模式④,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创新性。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里奇·高登的五种融合方式与蔡雯三个层次的归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信息采集融合、故事叙述呈现融合均为微观层面的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则是中观层面的融合,最终所有权融合则可算作宏观层面的融合。


  据此,笔者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1)SMG电视新闻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在上述不同层面上逐步深化的过程。2)融合的路径呈现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阶段性特征。


  3.研究方法


  本文以SMG电视新闻中心和看看新闻网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实地观察、文献研究结合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


  实地观察主要是观察SMG电视新闻历次改革带来的对采编理念、生产流程、组织架构及产权结构的改变。文献研究主要是涉猎关于SMG电视新闻融合发展改革历史等的研究文献。深度访谈则是访谈亲历和主导每一次改革的管理人员,了解改革背后的思路和策略。


  二、SMG电视新闻融合转型路径分析


  1.看看新闻网发展初期的阶段性特征


  2009年初,在已经拥有SiTV、IPTV、东方龙手机电视、东方宽频网等新媒体平台的基础上,SMG决策层对进军新媒体市场做出重要部署,计划推出SMG电视新闻网络台。


  经过缜密的调研分析,筹备组提出了按照“一网一流”的构架来打造网络新闻台的蓝图。“一网”指的是新闻台所在的网页,“一流”指的是一个24小时播出的视频流。


  2010年,SMG正式推出“看看新闻网”并在内部进行“热运转”。2010年下半年,东方宽频公司与看看新闻网所属的“看看牛视”两公司实现合并。合并后,东方宽频网定位于做强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看看新闻网则专注于打造以视频新闻为特色的新闻网站。筹备一年后,2011年5月25日,看看新闻网()正式上线。


  发展初期,SMG便通过内部系统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整合SMG电视新闻中心的优质新闻及视频资源,实现与看看新闻网素材库的共享。例如看看新闻网将电视记者采制的新闻报道切分制作成适合网络传播的短视频;又如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与电视新闻中心紧密联动,并且依托百视通的新媒体技术,在IPTV、手机电视等多平台进行同步直播。


  这一时期,SMG电视新闻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主要集中在微观层面,即体现在信息采集的融合以及技术手段的融合等。


  2.全媒体融合指挥平台的建立及其发展特征


  为响应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号召,电视新闻中心从2014年12月开始动工建设全媒体融合指挥平台,至2015年4月初步建成。指挥平台位于上视大厦三楼,与东方卫视演播区、记者工作区、审片区连通,由40余个工位组成,分成指挥岛、资源岛、分发岛等多个区域。指挥平台的建立旨在将传统电视新闻生产分散的各个环节整合起来形成链条。


  为此,电视新闻中心、技术运营中心联合新奥特公司共同研发了一套全媒体融合技术系统“Xnews”,使所有内容资源以数据化、菜单化、图文视频化的方式存储到一个“大池子”里供所有采编人员使用,并且信息是以网络化、移动化的方式进行共享的,一线编辑与责编、主编都能第一时间看到原始的新闻素材,对新闻的分析、判断大大前置。


  全媒体融合指挥平台的建立与“Xnews”技术系统的投入使用,使得电视新闻与网络新闻的生产流程都发生了飞速的变化,“中央厨房”的格局初步显现。这一阶段,电视新闻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大多集中在生产流程及组织架构这一中观层面。


  3.融媒体中心的成立及其发展特征


  在酝酿了一年多后,2016年6月7日,SMG正式对外宣布,将原电视新闻中心、外语中心、看看新闻网合并,成立“融媒体中心”,将上海看看牛视网络传播有限公司更名为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作为融媒体中心对外经营活动的主体。与此同时,“看看新闻Knews”APP正式上线,标志着SMG深度融合、整体转型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另一方面,SMG对合并单位的业务板块进行了调整,拆分整合为上视新闻中心、Knews新闻中心、综合节目中心、外语节目中心。上视新闻中心主要负责新闻综合频道在播新闻类节目的生产;Knews新闻中心打造融媒体新闻产品“看看新闻Knews”;综合节目中心负责新闻综合频道教育、医疗、生活等非新闻类综合节目及经营性节目制作和研发;外语节目中心负责维持外语频道基本运转及外宣节目的生产制作。


  不难看出,融媒体中心的成立标志着SMG电视新闻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已经进入宏观层面,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产权融合。


  三、结论与讨论


  通过上述回顾SMG电视新闻媒体在与新媒体积极融合过程中,发生在企业间、组织间和具体业务等多个层次的融合实践,结合前述关于融合層次的研究理论,笔者尝试归纳这一过程中不同阶段呈现出的融合特征,如上表所示:


  通过上述表格中的分析,对照本文的研究假设,笔者尝试总结下列结论:


  电视新闻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确实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发展进化过程。


  2.融合发展的路径呈现由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阶段性特征。在看看新闻网的发展初期,通过与电视新闻中心在内容资源上的共享以及在技术平台系统上的逐步打通,逐渐实现了在微观和中观层次的融合;随着台网联动、融合的不断深入,SMG意识到,单纯依靠两家单位之间的合作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媒体融合转型的发展需要,从而成立“融媒体中心”,真正实现两家单位的产权融合及一体化运作。


  3.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发展路径并不能认为等同于所谓的“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因为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自上而下”的把控和管理。因此,由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发展路径实际上反映了融合转型本身“由浅入深”、“由松散到紧密”的发展规律。


  在本文研究过程中,笔者深感常规新闻传播理论在研究媒体融合背景下媒介组织的进化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局限性。笔者同时注意到,学者胡正荣曾在其著作中提及广播电视管理的系统理论取向⑤,但由于篇幅所限,未能深入,且并未得到学界的关注和响应,此后也无持续性的研究。笔者认为,系统科学理论体系中的各分支理论对于媒介融合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有着很强的理论解释力,未来笔者将试图运用这一交叉学科理论进行更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作者:武仲元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wen/2095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