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新闻 > 新闻职称的相关问题与探讨论文(共2篇)

新闻职称的相关问题与探讨论文(共2篇)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新闻


 

     在讨论新闻界是不是可以评职称时,有一位领导认为,新闻界其实就没有什么学问,觉得不应该在新闻界评什么学术职称。新闻界当然不同意这种看法,新闻是有学问的,而且新闻界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岗位,怎么能不评职称?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新闻职称论文范例,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第1篇:北京市新闻出版系列申报职称评审需注意的有关问题


  《新闻与写作》编辑:您好!


  我是北京市媒体一名新闻工作者,感到去年申报评审高级职称比较复杂,需要在网上申报、写业务自传、准备大批的材料。有许多人在申报评审高级职称期间有点手忙脚乱,顾头顾不了尾,申报最后期限都到了,材料还没整理完,只好仓促申报。特别是有些同志认为自己做出了很多成绩,但是还没有评上高级职称。因此,麻烦《新闻与写作》编辑部的老师,帮助我和其他同志向有关部门了解一下,申报工作应做好哪些准备,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谢谢!易先文


  编者的话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为全力营造有利人才发展的环境,构建首都新闻出版行业人才之都,根据中央提出的“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把人才工作列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吸引、培养、评价和用好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人才工作机制。人才评价的导向,决定着人才发展大局。因此,该局加强了新闻出版版权人才评价体系的建设,用制度规范工作、创新工作,初步形成了一套规范有序的人才评价机制。去年,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和北京市人事局共同推出了新闻和出版专业技术资格社会化评审,他们工作非常认真、细致、公正。为了使今年职称评审工作做得更好,他们通过本刊向大家指出几点需注意的问题。


  自1999年至2005年,新闻初、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出版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全部统一由北京市新闻出版局进行评审,通过历年来评审的情况看,主要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一)相关材料的准备要完备


  外语考试必须于前一年11月份由北京市人事考试中心组织报名,在第二年的4月份参加考试;计算机考试目前以季度进行划分,必须保证在参加评审之前拿到合格证书。新闻专业考试要特别关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和北京市人事考试网公布的报名时间及考试时间。同时要注意平日的本专业成果、业绩的积累,如论文的发表问题和工作成果的留存等。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也是新闻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普遍欠缺的方面,特别是在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方面,要密切关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网站和北京新闻出版人才网的相关培训内容,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对于需要参加高级专业资格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对本人的工作业绩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冲击国家级或省部级的新闻出版专业奖励,这些大奖能较大幅度地提高评价的分值。特别是参加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人员,对其发表的学术成果、论文、工作成果、获奖情况等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具体要求可参看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网站()进行查询。通过专业业绩的要求,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起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撰写学术成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新闻出版领域的专业水平。


  (二)申报材料的填写要认真细致


  申报专业技术资格,必须要填报申报表,而申报表的内容又是最直观地反映出本人的基本情况,往往又是专家评委评议评价的直接参考物。这就要求参加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填写申报时,必须做到每个表格不漏填,不乱填。做到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反映自己的真实水平。


  (三)答辩准备要充分


  根据北京市人事局的统一要求,新闻专业技术资格中、高级及出版专业技术资格高级评审都必须增加答辩这一环节。应该说这对新闻出版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是有利的,但在实际答辩评价过程中,我们一些名编辑、名记者不能很从容地面对答辩,甚至有在答辩过程中答非所问的情况发生。主要原因是过于紧张,没有答辩的经验。其实,我们采取的答辩形式是比较放松的,主要是对于新闻出版领域的基础性的知识、热点问题以及针对申报的论文的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这就要求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在答辩前进行一些必要的专业理论、专业实践问题和自己的论文的主要论点的熟悉。答辩过程要尽量放松。


   2005年,为适应首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需要,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和北京市人事局共同推进了新闻和出版专业技术资格社会化评审,实行个人申报、社会评价、评聘分开,评审范围由原来的北京市扩展到北京地区的新闻出版从业人员,只要符合申报条件,不论户籍档案、身份,均可自主申报参加评审。同时打破职称评审中论资排辈的现象,出台了不拘一格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新举措:对于申报新闻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不再要求必须取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只要符合学历及从事专业工作年限的要求,即可直接申报。同时也对破格申报提出了新的措施,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不受工作年限、学历资格、下一级别专业技术资格任职时间的限制:A、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及以上奖;B、独立撰写20万字以上专业著作并公开出版;C、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D、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及以上奖;E、获得中国新闻二等及以上奖、范长江新闻奖(含提名奖)、邹韬奋新闻奖(含提名奖);F、获得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韬奋出版奖、音像制品奖、国家电子出版物奖。通过这一措施,进一步推动了我市在专业技术领域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战略方针。


  评审结果更加公开透明。根据北京市人事局的统一要求,评审结果必须上网公示后才能生效。北京市新闻及出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后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网站、北京市人才网和北京新闻出版人才网三家网站进行公示,充分保证评审结果的公开透明。同时对于未能通过评审人员的来电来函的质疑,我们给予高度重视,及时与对方取得联系,将政策原则及评价方法告知对方,取得对方的理解。


  作者:马新明等

  第2篇:艾丰与新闻界评职称风波


  艾丰在新闻界赫赫有名,但鲜有人知他对改革开放后我国新闻界推行评职称作出过特殊贡献。


  1985年年中,有关方面在准备召开全国工资改革会议。会上一个重要议题就是确定在全国推行业务职称制度。在谈到新闻界是否也要评职称的时候,当时劳动部的一位领导认为,新闻界本身就没有什么学问,不应该在新闻界评什么学术职称。新闻界当然不同意这种看法,新闻是有学问的,而且新闻界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岗位,如果只靠行政级别,靠“当官”才能提工资,那矛盾就会非常尖锐。


  于是,《人民日报》工资改革小组想通过记者部希望找个记者向中央写个内参,把新闻界的这些看法向中央反映。记者部领导又把这个任务落实到当时担任机动记者的艾丰头上,艾丰二话没说就领了这个“为民请命”的紧急任务。


  艾丰抓紧工作。他先向工资改革小组全面了解了情况,写成内参初稿之后,又请他们审阅。一位在中央办公厅工作过的同事提醒,以个人名义写的内参,恐怕中央领导不能及时看到,会误事的,最好以报社的名义上送。艾丰请示了报社工资改革小组之后,到报社办公厅加盖了报社公章把内参及时送上去了。


  果然有效,很快有了回音。5月16号内参送到,5月17号胡耀邦同志就批了,“此事请胡乔木同志提出意见。”胡启立和田纪云都划了圈。内参转到了胡乔木那里。胡老很认真地写了两页意见,总体是说新闻界很艰苦、很重要,应该评职称,但其中有一句含义不是很清楚的话:“记者不要和教授副教授攀比”。胡乔木的批示传下来,劳动部不给新闻界评职称的意见被否定了,但是他们抓住了其中那句含义不是很清楚的话,提出了一个方案:记者编辑最高的职称只能相当于副教授,并把这个意见告诉了中宣部。


  中央领导的批示和劳动部的方案到了中宣部,中宣部的有关领导一看就火了,最高才是副教授,怎么能行?谁让《人民日报》写的信?打电话给报社总编辑李庄。李庄当时不知道这件事,到办公厅一查,是艾丰来盖的公章。这位一向温和可亲的老领导一下子就火了,询问报社工资改革小组的领导,那位领导一时没弄清原由,汇报说不记得同意盖章这件事。于是,这个内参不仅把事情搞糟了,而且成了艾丰擅自盗用报社名义的无组织无纪律行为了。


  报社内掀起轩然大波,这一消息也很快在全国新闻界传开了。传言说,艾丰急于向上爬,为取得胡乔木赏识,主动提出方案把新闻界压半级。


  那时候艾丰是机关党委委员,机关党委书记在编委会后找他谈话,指出这是典型的无组织无纪律行为,不给处分是不行的。艾丰把事情的整个经过原原本本地做了汇报,经过机关党委向有关同志反复核实,证明艾丰的话都符合实际情况,处分一事才算作罢。


  处理虽然免了,但艾丰却痛苦到了极点,因为事情毕竟没有办好。于是他又赶写了一份材料,通过一位熟人送给了胡乔木,反映他批示以后发生的情况。


  过了不久,胡乔木召集中宣部、国务院职称办、劳动人事部的同志,就职称问题开了一个座谈会。会上,他“顺便”提了一句:“我上次批的不能和教授副教授攀比,说的不是待遇问题,我指的是他们劳动的性质是不同的……”


  此话一出,那个最高职称是副教授的方案立不住了,重新又回到了原来的方案——这就是现在新闻界执行了若干年的方案。


  作者:陈新华   王智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wen/2098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