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新闻 > 关于跨文化广告传播策略探析

关于跨文化广告传播策略探析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新闻


论文摘要:分析了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具体策略,并通过分析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广告传播的实例,证明了跨文化广告传播策略的发展方向——更彻底的本土化。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广告;传播;策略
  一般进行跨文化广告传播的企业都是跨国经营的企业。作为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经营的跨国公司,它的广告策略常常需要有统一的部署和全球的视角,但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又是在许多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东道国扩张其业务,这要求它的广告策略必须照顾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一般而言,有效的全球跨文化广告传播策略有3种,即“标准化”、“本土化”和“标准化创意,本土化执行”。
  1标准化策略
  标准化策略是指将同一品牌以相同的名称(标志)、相同的包装和相同的广告策划等向不同的国家与不同的区域进行延伸扩张的一种品牌经营策略。标准化策略基于人性的共通性因素和全球的趋同性,体现的是各国市场的共性。
  1,1标准化的优点
  第一,实现了生产与分销的规模经济。广告标准化的前提是产品的标准化,即在世界各国市场以同样的产品生产与销售,这就不再需要针对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产品,建立不同生产线,采取不同分销手段。针对标准化产品进行的广告宣传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共性,使得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成为可能。
  第二,大大降低了广告的制作与宣传成本。标准化广告实现了在不同市场实行相同或类似的广告策略,不用再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不同广告的美术设计、文字撰写、排版、印刷、制片等,这就大大节省了广告的成本。高露洁公司通过全球化广告将产品销售到40多个国家,在包装标准化以后,总公司只提供两种不同的广告,地区经理只能从中任选一个,不仅使公司节省了巨额的广告费用,而且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第三,可以形成一个清晰的品牌形象。标准化广告的实施,使得公司以一种声音、一种形象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再通过良好的广告宣传树立清晰的品牌形象,创造出了自己品牌的标准化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能够获得不同消费者的认同,提高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如富士、柯达、耐克等国际知名大公司赞助奥运会,将标准化的广告穿插在电视节目中,针对不同地区分别使用不同的语言播放,树立起一个非常统一和清晰的世界品牌形象。
  第四,有利于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广告标准化的实施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也带来了产品价格的下降。价格的降低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了产品的渗透力。如果公司实力比较强大,再加上产品、服务的上乘,也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感,产品更容易被目标市场所接受。
  第五,有利于对广告活动的统一管理与控制。跨国公司管理着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广告事务,如果每个国家广告都有很大的差异,必将使全球广告事务的管理陷入混乱状态。反之,如果只管理一到二个全球标准化广告,其难度肯定要小得多。
  1.2标准化带来的问题
  广告的传播必须放在特定的文化之下,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一个统一标准化的广告策略难以满足全部地区的需求,这就给公司的广告宣传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它的宣传环节薄弱的时候,它就更难以兼顾各地的市场情况。再加上如果当地政府对产品成分、包装、商标等因素进行控制,这些都将严重阻碍公司各项标准化策略的实施。所以,广告实行标准化是有条件的,并非任何产品都适合广告标准化。
  适合跨文化广告标准化的产品必须是各地消费者的需求与期望一致的产品。它包括如下几种情况:以视觉诉求为主的广告、避免将广告翻译成多种语言的产品、通过形象广告提升品牌的产品、新的高科技产品以及具有民族特色风格的产品。

  2本土化策略
  本土化策略是指跨文化广告针对各个国家市场不同的文化背景,使用适用于东道国文化的不同的广告主题和传播不同的广告信息。
  2.1本土化的优点
  第一,令本土受众耳目一新,增强了广告的冲击力。本土受众一般心理状态中都会对跨国公司的知名产品充满钦佩,充满观洋景的意识,当这种固定化思维受到冲击时,就会产生极强烈的震动,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第二,加强了与东道国受众的互动,树立了新的产品形象。互动,强调信息发出者与信息接收者的沟通,而本土化广告策略为互动双方创造了一个沟通的互动媒介,有助于树立新的产品形象。
  第三,消除了跨国公司高不可攀的形象,树立了公司的亲和形象。跨国公司在受众心目中的印象多半是高高在上、奢华高贵的,本土化战略促使本土受众感到跨国公司其实也很平和,离自己身边不远,进而产生_种亲切感。法国人头马白兰地的广告尤其注重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的文化、风俗和习惯采用不同的诉求。在欧美国家,它采用“干邑艺术,似火浓情”的广告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相结合的手法,给消费者以明确的信息:白兰地制造商对顾客浓情似火,奉献的名牌酒必定质量上乘;白兰地酒品味热烈浓郁,回味深长浓香,本身包含似火浓情;白兰地酒可使恋人燃起爱的火花,可使夫妇沉浸于爱的热烈,可使朋友进发出感人的激情……“似火浓情”会使顾客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也符合欧美的文化风俗。而对于东方,特别是华人市场,则采用“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的吉祥广告语,抓住了东方人爱吉利的心理,使得人头马白兰地在港、澳、台地区和新加坡等华人集中的地方销路迅速打开。

  2.2本土化带来的问题
  一是品牌形象不统一、不清晰。本土化要求对不同市场用不同的广告,一个广告在法国可能是浪漫型,在美国可能是热情奔放型,在中国也许就变成了亲和型,造成了不同市场不同品牌形象的尴尬;二是广告制作成本高。一则广告在美术设计、文字撰写、印刷和制作方面需要大量投入。此外,广告的差异有时也会引起产品的差异,于是又导致必须扩建生产,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3标准化创意,本土化执行
  本土化和标准化有各自的优势和弱点,如何在品牌经营中使这两种策略取长补短是跨文化广告在全球取得成功的关键。目前跨文化广告所采用的较为广泛的标准化和本土化有机结合的策略模式是“标准化创意,本土化执行”,即在全球采用同样的广告创意,但具体运用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时,则使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语言和人物形象去实际表现这创意。
  “标准化创意,本土化执行”的经典案例是麦当劳的“婴儿摇篮篇”广告。该广告的创意是全球统一的。片中一个婴儿躺在一摇一摆的摇篮里,当摇篮往上摆的时候,婴儿就笑,往下摆的时候,婴儿就哭。这样来回摆了好几下引起了观众的悬念后,镜头转向摇篮正对着的窗外,那儿挂着一个麦当劳的标记。原来,摇篮往上摆的时候,婴儿看见了标记,他就笑,往下摆时,标记消失了,婴儿就哭。麦当劳向全球推广这则创意巧妙的广告,只不过针对不同的市场采用了不同的婴儿形象。欧美市场是欧美婴儿,非洲市场是非洲婴儿,亚洲市场当然就是亚洲婴儿。这样的广告案例很多。如addidas于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十强赛期间在中国推出的广告片表现的是两支由世界知名球星组成的球队绿茵场激烈对抗的场景,片子最后的射门动作是由中国足球运动员来完成的。其实,addidas在全球使用的是创意完全相同的广告片,只不过在最后射门的时候换上不同国家的运动员。

  4跨文化广告传播的趋势——更彻底的本土化
  牛津大学教授阿兰·鲁格曼2000年出版的《全球化的终结》一书引言的结论是:“思维区域化,行动本土化,忘掉全球化。”这反映了跨文化广告传播的一种趋势,即“更彻底地本土化”。
  可口可乐前总裁伍德拉夫有一句名言:“可口可乐99.61%是碳酸、糖浆和水。如果不进行广告宣传,那还有谁会喝它呢?”一语道出了真谛——可口可乐卖的是文化,秘方是“糖水+广告”。起初,可口可乐是以国际化形象出现在中国消费者面前的,凭着最典型化的美国风格和美国精神来打动消费者,所用广告也是美国亚特兰大版本。20世纪末,可口可乐意识到,要当中国饮料市场的领导者,本土文化引航才是长久之路。于是在1997年,他们开始大踏步实施广告本土化策略,精彩之笔就是1997—2003系列春节贺岁片。
  1999年春节,“风车篇”电视广告被视为可口可乐中国本土化策略史上的里程碑。整个外景全部在哈尔滨市附近的牛角沟拍摄,角色也全部来自这个村子。广告以中国东北地区村民庆祝春节为表现主题,将中国传统乐器的旋律作为音乐背景,无论是驾着牲口赶集的人们,无忧无虑的中国儿童,还是迎着风飞转的风车,都蕴含着浓郁的中国风情。
  2000年春节,“舞龙篇”采用春节这一中国传统的节日庆典的形式和中国百姓一起喜迎春节。龙是中国人心目中典型的吉祥物,舞龙更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个庆典节目。广告中那由上百人舞动的长龙,配合震天的锣鼓声,恰到好处地调动了中国消费者的情绪,并且让他们觉得:可口可乐的“中国味道”真是越来越浓了。
  2001年,可口可乐推出了中国娃——“泥娃娃阿福”形象。新年瑞雪中的北方小村庄,一对可爱的小兄妹正在使劲跳着贴对联,雪团掉下来砸在他们的小脸蛋上……爸爸妈妈听到了门外的声音,走出来鼓励小兄妹加油。那对贴对联的小兄妹正是泥娃娃“阿福”,他们不是抱着大鲤鱼,而是抱着可口可乐给中国消费者拜年。广告把春节、中国人的乡情、亲情与可口可乐文化巧妙地揉合在一起。
  2002年,采用了“泥娃娃阿福”形象的剪纸贺岁广告。人见人爱的小阿福和他的全家,邀请了邻居的小朋友们一起剪纸,小阿福喝着可口可乐,顿时来了灵感,即兴剪出一条腾飞的巨龙,伴着“龙腾吉祥到,马跃欢乐多”的欢声笑语,共迎新春。
  2003年,可口可乐依然是把“泥娃娃阿福”、“中国北方小村庄”作为重要创意元素,把它们放到一个典型的过年氛围中,让小阿福和小朋友一起尽情演绎:新年的瑞雪,火红的对联,小阿福和小朋友在一起滑雪,伴随着“可口又可乐,羊年喜洋洋”的嬉笑,尽情享受新年的欢乐。
  可口可乐贺岁广告之所以打动中国消费者的心,主要在于抓住了中国人过年时一些最为本质的东西,如阿福、对联、灯笼、鞭炮……通过对贴春联、放鞭炮等中国民俗传统行为的描述,形成可口可乐和大家一起过春节的感觉,传播着可口可乐能带给人神奇的欢乐、意外的惊喜、乐观的精神和自信的力量等理念,让每一个中国人的新年充满魔幻般的美丽。这一系列的贺岁广告真是做到中国人心底去了,勾起了很多人对童年欢乐时光的无限遐想。同时,也把可口可乐的品牌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可口可乐俨然成了中国本地产品,而这种乡土形象,确实达到了与中国消费者沟通的效果。
  近几年,跨文化广告传播在世界市场的实践,都证明了“更彻底地本土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证明了这一发展方向的明显性。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wen/2321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