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的临床观察

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的临床观察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李中建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 山西省临汾市 041000

【摘 要】目的:探讨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 年4 月至2014 年4 月我院收治的50 例主诉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温针灸施以治疗,观察组以隔姜温针灸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镇痛效果及治疗效果。结果:两者患者经治疗其VAPS 评分均得以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经治疗后VAPS 评分为(1.6±1.2)分,对照组为(3.4±2.0)分,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6.0%,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具一定治疗效果,但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镇痛效果更佳,疗效更好,具推广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隔姜温针灸;腰痛;效果

腰痛为临床常见病征,以腰部一侧或双侧疼痛为主要症状,于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中医对于腰痛早有描述,《素问? 病能论》曰:“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肾为之病,故肾为腰痛之病也。”认为腰为肾之府,腰痛缘于肾虚。既往有研究资料表明[1],体针疗法及耳针疗法应用于腰痛患者临床治疗,疗效肯定,预后效果较好。针对此研究背景,本文主要探讨了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的临床效果,以为腰痛病征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选取2012 年4 月至2014 年4 月我院收治的主诉腰痛患者50 例,回归性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4 月至2014 年4 月我院收治的50 例主诉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 例患者源于住院部。所有患者均行中医面诊、问诊及脉诊确诊。其中,男性21 例, 女性29 例; 年龄22 至78 岁, 平均年龄(48.9±5.2)岁;病程7 天至13 个月,平均病程(6.2±2.5)月。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 例,两组患者于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温针灸施以治疗。针灸取穴:肾俞(双侧)、腰阳关、腰夹脊、次髂、风市、阳陵泉、秩边、环跳、委中、昆仑、阿是穴。取侧卧位,露患肢。使用75% 酒精对施针区进行常规消毒,取25—75mm 毫针,押手按定肾俞穴后进针,刺入0.5 寸,徐徐按入2.5 寸深,以得气为度。而后捻转2 至3 分钟,继之施以温针灸,每次施灸30 分钟。腰阳关、环跳、委中操作方法同上;其余诸穴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 分钟,每日施针1 次。

观察组行隔姜温针灸施以治疗。针灸取穴:肾俞(双侧)、腰阳关、委中、大肠俞、关元俞、承山。取长约2.5 厘米长艾段及2毫米厚老姜片,于姜片中穿孔以顺利穿过针柄为准。取俯卧位,使用75% 酒精对施针区进行常规消毒,取Φ0.30×40mm 毫针,垂直进针2 至5 分(具体进针深度根据患者高矮胖瘦而定),随之采用阖补法,以得气为度。而后将姜片穿过针柄紧贴于皮肤,于针柄顶端插上艾条,点燃艾条底端,待艾条燃尽之后(一般需20 分钟左右),清除灰烬,出针。每日施针1 次。两组均接受为期四周的临床治疗。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以镇痛效果分及治疗效果为观察指标。其中,以VAPS 视觉类比疼痛评分法作为镇痛效果的判断依据。

1.4 疗效判定

(1)治愈:腰痛及其相关临床症状均消失。

(2)有效:腰痛及其相关症状改善明显。

(3)无效:腰痛及其相关症状无明显改善,抑或腰痛程度加深,病情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 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用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对比以P<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腰痛评分

经治疗后,两组VAPS 评分均下降明显,两两比较,差异显著,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治疗后对照组VAPS评分比较,观察组评分显然低于后者,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6.0%,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腰痛为中医临床常见病征,临床多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冷痛、伴双膝酸痛,临床多虚实夹杂为病,病情缠绵,迁延不愈,且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杂病源流犀烛? 腰脐病源流》曰:“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肾虚其本也,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疲闪挫其标也。”由此可见,腰痛由肾虚、精气亏损及筋脉失养所致,故而腰痛治疗当以祛风除湿、温补肾阳、通络止血为原则。

《医学入门》指出:“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传统中医治疗多采用隔物灸、温针、普通针刺等方法,虽然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复发率较高,预后效果不佳。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结合上述治疗原则,行隔姜温针灸施以治疗。取肾俞以补益肾气防肾虚,取腰阳关、委中以通经活络、温经散寒,取大肠俞、承山以清热止痛、舒筋通络,取关元俞以固本培元。且以生姜之温达性活血通脉之效,以艾火持久之温热直达病区深部,提高循经感传之功效。故而,隔姜温针灸可达三重治疗效果,以奏“温经补肾、祛风除湿、通络止血”之效。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镇痛效果佳,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姜鸣炜. 灸法治疗老年肾虚腰痛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0):742-743.

[2] 贺青涛. 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的临床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 中旬刊),2010,01(6):87.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18334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