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神经调控治疗特发性癫痫临床疗效观察

神经调控治疗特发性癫痫临床疗效观察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宋慧峰

沈阳市第二中医院神经内科,辽宁沈阳110015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调控治疗特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患有特发性癫痫的60例患者,将以上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神经调控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每组各30例患者。根据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患者临床治疗满意率达到80%,相比较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满意率为60%。治疗组3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22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20例,无效6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神经调控治疗特发性癫痫其治疗效果相比较常规临床口服抗癫类药物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神经调控;特发性癫痫;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11(c)-0135-02

特发性癫痫,又名原发性癫痫[1],属临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群体多与年龄有关,其治疗预后良好。神经调控治疗方法属近年来较为热门的治疗方法,发展速度较快。此种治疗方法是利用传递电信号及化学方法对人体神经系统功能进行改善的一种治疗模式。于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在癫痫的临床治疗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该次研究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特发性癫痫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就神经调控治疗特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患有特发性癫痫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均在16~60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26岁左右,所有患者病程均在3个月~20年之间,平均病程约为4.5年左右。该次研究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诊断参考1989年Epilepsla杂志发表的关于癫痫诊断标准[2],诊断为特发性,即原发性癫痫。其中全身性发作22例,局部性发作38例。将以上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均在17~60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27.5岁左右,患者患有特发性癫痫病程均在4个月~20年之间,平均病程约为4.7年左右,发作类型包括局部性发作21例,全身性发作9例。治疗组30例患者中,男22例,女8例,年龄在16~59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25.5岁左右,其患有特发性癫痫病程在3个月~20年之间,平均病程约为4.5年左右。经统计学软件对以上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每例患者的发作类型)等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得出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方法

对以上两组患者进行特发性癫痫针对性治疗前进行临床常规基础治疗、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及住院护理,具体根据患者情况由临床医师断定,调整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安排合理饮食。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西药的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具体使用药物为德巴金(丙戊酸钠缓释片,批号H20041435),成人标准最初以15mg/kg为1次用药量,3次/d,具体用药情况每周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及其他进行适当增加,每次用药量最多不能超过30mg/kg。儿童标准最初以20~30mg/kg为1次用药量,用药3次/d,随后每周进行药量增加,加用药量范围在5~10mg/kg之间。以上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口服药物方法进行治疗,具体用药量以增加到癫痫临床症状得到控制或患者机体不可耐受为止。治疗组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不同的神经调控治疗,包括脑深部核团刺激术、迷走神经刺激术和脑皮质刺激术,于临床进行埋线,临床医师通过计算机遥控传递脉冲发生器,对目标脑部区域进行刺激。设置刺激参数有脉冲宽度90~450μs,电压10V以内,频率为100~200Hz,每刺激1min关闭系统5min。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1.3疗效判定

该次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参照1992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所制定的《痫症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3]中特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该次研究中将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3个等级,即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临床表现消失,脑电波检查指标正常,停药后无复发现象;有效:患者临床表现有所改善,发病次数减少到50%以下,发病程度减轻;无效:患者临床表现无改善,发病次数无明显减少。

1.4统计方法

采取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及各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

2结果

该次研究治疗组患者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临床治疗满意率达到80%,相比较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满意率为6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如下表1所示。

根据上表中数据所示,治疗组3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22例,有效5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6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6.67%。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研究数据,得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3讨论

该次研究中,治疗组3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22例,有效5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6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6.67%。其中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治疗组采取神经调控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即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通过以上研究数据发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神经调控技术对于特发性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临床口服抗癫类药物的保守性治疗的治疗效果。在该次研究过程中,发现神经调控这种新型治疗手段的优势较为显著,于临床中除保守性治疗型患者外,还有以手术切除大脑癫痫病灶这一临床治疗方法,神经调控治疗技术可以有效的达到开放性手术、γ-刀手术切除癫痫病灶的效果,对照组有一定比例的患者经口服药物进行保守性治疗,发现就算加用药物剂量、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仍然不能有效的控制住癫痫的发作,并且口服药物对于早发型癫痫及迟发型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差别,但差异较小。笔者认为,神经调控技术对于特发性癫痫因其具有特别优势,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具有较为现实的研究意义及价值。其具体技术优势有如下几点:①以电刺激的方式进行治疗,即可规避开刀手术的风险,又能达到常规开刀手术所达到的治疗效果。②神经调控治疗一次的费用相比较传统开刀手术低的多的多,更适应了收入较低家庭,具有普遍性。③神经调控技术因其属新兴技术,所以发展潜力较大,发展速度较快,在临床的应用中即可以不断改进,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仅仅是时间问题。

治疗组所有患者进行神经调控治疗时,进行电刺激的部位略有不同,多数患者以脑深部核团刺激(DBS)为控制癫痫发作的治疗靶点,这种电刺激方式被学界人士广泛认同,经此次研究核实,所得数据与白春艳发表的神经调控治疗特发性癫痫临床疗效观察这篇文献中所述刺激治疗效果与文献中基本一致[4]。笔者认为,由于其疾病的特点,其发病原因多为大脑皮层异常放电才产生临床癫痫发作表现,即治疗此类疾病应以抑制皮层异常放电为治疗机制进行治疗,临床开放性手术治疗风险较大,多以切除脑部组织为治疗方法,有较大风险,并且不易治愈,效果非常差[5]。然而口服药物进行癫痫控制保守治疗,其长期服药,不但不能有效的控制住癫痫的发作,并且其药物不良反应也较为明显。对于神经调控治疗此类疾病应得到广泛提倡应用。

对于特发性癫痫这种疾病的治疗,目前临床常有效的治疗方法以神经修复及抗癫类药物皮下注射为主,具体治疗方法像干细胞移植、基因移植、神经及细胞移植、脑内微泵注射等[6],其治疗效果虽然相对于脑组织切除术、保守治疗等治疗方法更显著,但对比神经调控治疗此类疾病仍有一些不足[7]。对于该次研究中以神经调控技术进行特发性癫痫这种疾病的治疗,在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的今天,能达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住特发性癫痫的发作,能准确的终止癫痫活动的电信号,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此外,神经调控治疗技术除在特发性癫痫这类疾病的治疗外,在其他神经系统性疾病中,仍然有许多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有关人士进一步研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栾国明.神经调控治疗癫痫的新理念[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23):7493-7496.

[2]王洪飞,周家利,马华朝,等.神经调控治疗特发性癫痫疗效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1):1050-1051.

[3]王新成.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2):86-87.

[4]白春艳.神经调控治疗特发性癫痫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30):72-73.

[5]栾国明.癫病的外科治疗[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0,17(2):84-87.

[6]张鉥缨,邹晓毅.特发性癫痫的遗传学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4):147-149.

[7]刘秀平,王霞.特发性癫痫患儿体液免疫指标测定及临床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5):144-145.

(收稿日期:2014-08-27)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18556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