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付淑君

锦州市卫生学校,辽宁锦州 121299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常规用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中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4例,加重2例;治疗组中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2例,加重0例,且治疗组TC(4.31±0.92)、LDL-C(3.58±0.39)、TG(1.84±0.57)值明显要比对照组低, 而HDL-C(1.38±0.25)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治疗组不良反应要明显较对照组轻,且无发生肾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在应用倍他乐克、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轻,安全可靠,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 R54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b)-0104-02

[作者简介] 付淑君(1962.11-) ,女,辽宁锦州人,本科,高级讲师,主要从事内科教学,邮箱:jzwxfsj@126.com。

在内科临床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属于常见疾病之一,是指因冠状动脉血管壁形成粥样斑块造成管腔狭窄导致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的一类疾病[1]。世界卫生组织,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分为5种,即心绞痛、心肌梗死、无症状性心肌出血、缺血性心肌病和猝死[2]。而心绞痛是最常见的一种。冠心病患者实验室检查一般多是下面的结果,总胆固醇(TC)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甘油三酯(TG)升高。该研究就该市辽附三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7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心绞痛产生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78例辽附三院于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46~87岁,平均66.5岁。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经心电图、64排双元CT冠状动脉造影、动态平板实验等检查确诊,且心绞痛病程有1~4个月,平均2.5个月。发作5~15次/周,平均4次。血浆总胆固醇(TC)≥4.68 mmol/L,甘油三酯(TG)≥1.70 mmol/L。对照组采用了倍他乐克、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常规用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药物进行治疗,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1.2发病病因

目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3],但经临床研究显示,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等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降低促进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症和吸烟是危险因素中的可控的重要发病因素。在该7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中,确诊肥胖症患者23例,有吸烟、喝酒史11例,高脂血症36例,其它8例。

1.3治疗方法

将收治的7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其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程以及接受治疗前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值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硝酸甘油、阿司匹林(80~160 mg/d)等常规用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是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80 mg/d,12周为1个疗程。嘱患者在用药后切忌过度进食,可进行适度的锻炼,避免劳累或者过度的紧张,坚持服药[4]。

1.4疗效判定及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根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委员会推荐的指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和加重3种[5]。其中,显效:静息时,心电图检查显示正常;同等程度的劳动下,不会轻易的引起心绞痛,且心绞痛的发作频次减少至80%以上;有效:经治疗后,心电图缺血性的ST段由下降逐渐变为上升状态,幅度为0.5 mm,T波平坦转为直立或T波倒置变浅,且心绞痛发作频次减少至50%~80%;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心电图情况并无明显改善,且发作频次减少50%;加重:较治疗前,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为0.5 mm以上,T波由直立变为平坦或加深50%。且心绞痛发作频次增加,持续时间较长。经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观察指标:采用生化仪检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的变化情况。

1.5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值(x±s)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采用秩和检验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经治疗后,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经治疗后两组生化指标比较结果

经阿托伐他丁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TC、LDL-C、HDL-C、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TC、LDL-C、TG值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倍他乐克、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常规用药进行治疗,且治疗后,有1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组的3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经治疗后,有6例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的不良反应情况,且并无出现肾损伤等并发症。

2.4随访结果

对于两组患者均于从治疗后开始,进行半年随访,在随访过程中,每2个月让患者做1次心电图检查和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的测定,并让患者密切观察和记录有无不良反应,出现症状随时就诊。经随访半年后,该院收治的78例患者均无出现心肌梗死和死亡现象。

3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供应心脏本身的冠状动脉管壁形成粥样斑块造成血管腔狭窄引起心脏病变。而心绞痛是期中的一个主要类别[6]。由患者的临床表现来看,78例患者中多数表现为一种具有压迫感、沉重感、紧束感和烧灼感的疼痛,一般持续时间不长,大约2~3 min,持续不超过30min/次,追究其诱发因素,大多是由于急走、上楼、负重、情绪激动等因素,一般由情绪因素引发冠心病心绞痛时,待心情平复时病情缓解,由体力因素引起时,多在运动停止后短时间内病情可缓解[7]。7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中,36例主因情绪激动诱发,15例主因运动过度诱发,11例主因暴饮暴食,16例主因为其他因素。经用阿托伐他丁治疗后,患者发生如下改变:①血脂得到明显调整,血液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显著增高。②改善了心肌供血,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③降低心绞痛发展为心梗的风险,阿托伐他汀降低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防止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一步恶化,有效地预防了心梗的发生。用药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78例均无出现心肌梗死和死亡的现象。

阿托伐他汀钙是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抑制剂,而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是TC生物合成中的限速酶。阿托伐他汀钙可通过对内源性TC的合成抑制,使得血TC水平降低;同时使细胞表面LDL受体数目被诱导性增加,血清中LDL的清除以及受体介导的LDL的分解代谢由此增加[8]。因此,他汀类药物的主要机制是影响血管内皮一氧化氮酶(eNOS)的生物过程,具有能升高HDL水平、降低血TC、LDL水平、抗炎、抗氧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增殖作用[9-10]。由上述表1、表2可以看出,治疗组所产生的临床疗效要远远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要较轻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并无出现肾损伤的并发症情况。对照组的生化指标TC(5.43±0.85)、LDL-C(4.72±0.52)、TG(2.77±0.71)值要明显高于治疗组的生化指标TC(4.31±0.92)、LDL-C(3.58±0.39)、TG(1.84±0.57)值,而生化指标HDL-C值,治疗组(1.38±0.25)明显比对照组(1.04±0.17)要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采用常规用药如倍他乐克、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有效的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且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不会产生肾损伤等并发症,阿托伐他汀还具有降低心绞痛患者转变为为心梗的风险,值得临床的广范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32,674,677.

[2]王迎春,周桔红,罗文宣,等.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疗效[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6):3073-3075.

[3]殷红光.102例冠心病病人C反应蛋白水平与病变程度关系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8):739-740.

[4]吴海深,张玉玲,牛云霞.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66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7,29(7):613-614.

[5]王照程.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9(2):234-235.

[6]陈兰红,陈德敏.老年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治疗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0(1):77.

[7]钱玲妃,倪淑红.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和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1(48):4568-4569.

[8]王蔚蔚,王灿,马曹.阿托伐他汀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2):1821-1822.

[9]黄梦照,梁东,蒙应写,等.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hs-CRP、TNF-α水平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12):400-402.

[10]梁庆佳.步长脑心通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87-88,91.

(收稿日期:2014-01-11)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18618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