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探讨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探讨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陈新广 司金侠

河南省荥阳市郑州瑞龙医院神经内科,河南荥阳 450100

[摘要]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针静滴日1次,15 d1个疗程。分别记录两组病例的显著有效(痊愈及显著进步)率和总有效(痊愈、显著进步及进步)率,并最终将两组的显著有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输入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同项间比较。 结果 治疗组:显著有效率75.0%,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显著有效率40.6%,总有效率71.9%。两组显著有效率比较χ2=4.983,P=0.032(P<0.05);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χ2=4.481,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在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中能取得较单一使用复方丹参针剂治疗此病更好的疗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b)-0087-02

[作者简介] 陈新广(1972-),男,河南漯河郾城人,本科,主治医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

脑中风分为缺血性及出血性,其中缺血性脑中风即临床急性脑梗死,是脑部血液供应受阻或完全中断,致缺血、缺氧、局灶性脑细胞坏死,造成相应的神经功能损伤。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各种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急性脑血管栓塞所致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亦随之上升,且病人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加之本病特点:发病急,致残及死亡率高,恢复慢。严重影响了民众的身心健康,并给国民造成很大经济负担。针对此病如能早期及时有效治疗,可有效降低致残和病死率。理论上早期溶栓治疗为最佳治疗方案[1],但大部分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已错过溶栓时间窗,不能采取直接溶栓治疗。所以通过临床研究能够找到更有效的药物或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尤显重要。为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该研究选取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1日间,该院收治的64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在临床工作中选取适宜病例进行了相关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1日间,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其中治疗组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0.1±12.2)岁,合并高血压病者28例、糖尿病者10例、高脂血症18例,基底节区脑梗塞16例,脑干梗塞4例,小脑梗塞6例,脑叶梗塞6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60.3±12.0)岁,合并高血压病者27例,糖尿病者12例,高脂血症者17例,基底节区脑梗塞17例,小脑梗塞3例,脑叶梗塞7例,脑干梗塞4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梗塞部位及合并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均经头颅CT或磁共振证实为急性缺血性脑梗塞,发病在6~48 h之间。排除年龄>80岁、合并严重心脏疾患、肝肾功能损伤、意识障碍、有癫痫发作史、严重白细胞或红细胞、血小板异常者、脑出血患者及生命体征不稳定者。

1.3 治疗方法

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调节血脂药物,适当脱水药物,合并感染者应用抗生素,合并糖尿病者应用降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合并高血压者收缩压>180 mmHg以上给予降压治疗,脑干梗塞者小剂量应用低分子右旋糖苷扩容,增加脑干的血液灌注,发病1周后病情稳定者配合针灸等功能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生理盐水250 mL加入丹红注射液(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6866)20 mL日1次静滴、生理盐水100 mL加入依达拉奉针(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0280)30 mg日1次静滴,15 d为1疗程,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250 mL加入复方丹参针20 mL日1次静滴,15 d为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3]进行判定:基本治愈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90%,进步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恶化;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不足17%或增加18%以上及死亡。该研究将疗效标准里的痊愈、显著进步和进步3项病例统称为有效病例,将痊愈和显著进步统称为显著有效病例(显效病例),并分别计算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及显著显效率(显效率)。

1.5 实验室检查

两组分别进行血、尿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心肌酶值,凝血功能等检查,另外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颈部血管彩超、TCD的检查。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

1.6 统计方法

将记录的两组数据最终以总有效率和显效率的形式进行比较,数据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率75.0%,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显效率40.6%,总有效率71.9%。两组显效率比较χ2=4.983,P=0.032(P<0.05);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χ2=4.481,P=0.038(P<0.05)。即治疗组所选治疗方法(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明显优于对照组(复方丹参针剂)治疗效果,见表1。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中医机理讲:发病主要在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直冲犯脑,淤阻脉络、脑窍致气血不通,血行不畅,治疗关键在于活血化瘀,瘀血去,新血生[4]。而经大体病理学研究结合微观病理学研究:急性脑梗死病灶中心为坏死区,周边为较大范围的缺血区,为缺血半暗带,此区存在侧支循环,可获得一部分血液供应,故存在大量的神经元[5],因此如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缺血半暗带血流,就能达到迅速改善脑部血液供应,改善脑代谢,防止神经元凋亡的作用,受到保护的脑细胞存活并恢复功能的几率将明显增高。因此及时恢复缺血半暗带的血供是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治疗的关键。中医药理:丹红注射液(主由丹参、红花二味药物组成),不仅具有丹参“功专活血化瘀,兼有养血功效”、“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的活血化瘀疗效,还具有红花“功能活血通经”的相辅活血功效 。并且二者一寒一温,升降相辅,入肝经、养血柔肝抑制肝风内动,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所以,二者配合能起到很好的活血化瘀、熄风通经活络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进一步表明:丹红注射液含丹参酮、丹参酚酸、丹参素、红花素及红花黄色素,其中丹参素具有改善微循环,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丹参素及丹参酮还具有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产生纤溶作用、促进血栓溶解。红花及红花黄素具有抗凝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形成[6],另外还具有扩张血管,激活并修复细胞变形,改善微循环,增强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保护脑细胞,还能防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伤[7]。缺血再灌注时往往产生较多的羟基基团(-OH)等自由基,其是缺血伴脑血管障碍的主要致伤因子,使细胞膜脂质的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致细胞膜障碍,从而引起脑功能障碍。而我们联合用药中的依达拉奉针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8],加之其血脑屏障通过率60%[9],所以可有效到达中枢并清除脑缺血后再灌注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以达减少脑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并能有效增加缺血半暗带部的脑组织血流量,使其面积缩小,减少脑内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脑水肿,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10],尽大可能保护神经细胞功能,缓解所伴随的神经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致残率[11]。从以上分析得出:丹红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注射液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药理上呈协同作用,故应用于临床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并且该研究在治疗前后分别监测治疗组病人肝、肾及凝血功能等,均无异常改变,提示临床用药比较安全,是较好的中西药结合用药选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于华,李萍.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5-47.

[2] 中华医学会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S].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 中华医学会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S].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4] 庄捷,邓书超.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38例临床观察[J].CJCM 中医临床研究,2013,5(17):10-11.

[5] 郝豫萍.奥扎格雷钠联合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8):70-71.

[6] 周燕.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7):45-46.

[7] 黄石.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死的疗效及对脑循环动力学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2):43-44.

[8] 劳伦古丽.依拉洪.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2011,9(10):1200-1201.

[9] Otha M,Higashi Y,Yawata T,et al.Attenuation of axonal injury and oxidative stress by edaravone pronteets against cognitive impaiments after tr.rumative brain injury [J].Brain Res,2013(1490):184-192.

[10] 郭宁,叶春林,秦士新,等.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性脑梗死4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6):685-686.

[11] 管录宁.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94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3,8(8):155-156.

(收稿日期:2014-04-16)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18676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