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临床治疗分析

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临床治疗分析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卢少空

楚雄州人民医院骨二科,云南楚雄 675000

[摘要] 目的 对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临床治疗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3年11月该院接诊的79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合并血管损伤的4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余33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5%与对照组9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12.1%显著优于观察组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血管损伤;四肢骨折;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b)-0080-02

[作者简介] 卢少空(1978.8-),男,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骨外科方面的工作。

血管损伤是影响四肢骨折患者临床治疗的主要因素之一[1],二者合并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病症之一,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在其临床治疗时,需对患者情况加以区分,进行分别治疗。据相关报道[2-3],近年来,其临床发生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探究其危险因素,找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该院收治的79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临床治疗进行探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79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股骨骨折20例、下部胫骨骨折19例、腓骨骨折16例,肱骨骨折12例、桡骨骨折7例、尺骨骨折5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符合研究标准;患者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9例,重物砸伤者19例,坠落伤13例,锐器伤6例,其他2例,患者就诊时间1~48 h;将其中合并血管损伤的4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余33例设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31例,女15例,患者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66.5±3.2)岁,其中血管受压者11例,内膜损伤血栓形成10例,完全断裂者10例,不完全断裂12例;股骨髁部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者11例,股骨干骨折合并股动脉损伤者5例,胫腓骨骨折合并胫前后动脉损伤者9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者7例,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损伤6例,肱骨骨折合并肱动脉损伤5例,尺桡骨折合并尺桡动脉损伤3例;对照组男24例,女9例,患者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67.3±2.9)岁。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所有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无菌操作,根据其骨折类型,采取接骨板内固定术、克氏针内固定术、髓内钉手术和支架固定术进行治疗;采用碘伏覆盖钉孔和伤口,术后常规用药,预防伤口以及钉道感染。

观察组患者先进行血管损伤治疗,止血稳定后行骨折治疗,根据其骨折类型,采取接骨板内固定术、克氏针内固定术、髓内钉手术和支架固定术进行治疗;采用碘伏覆盖钉孔和伤口,术后常规用药,预防伤口以及钉道感染。对血管完全断裂者行血管端端吻合术或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对不完全断裂者进行血管修补术,使用罂粟碱(国药准字H63020199青海制药厂有限公司)预防血管痉挛,对于血管受压者,同时行血管探查术和骨折治疗。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恢复其损伤部位的神经功能。

1.2.2 护理方法 ①术前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在术前由护理人员向其讲解骨折相关知识、麻醉方法、手术步骤、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消除其思想顾虑,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增强其治疗的积极性。协助患者完成完各项检查,以排除相关疾病,及时予以对症治疗。多发骨折患者及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抗休克、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患者术前进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为主。术前1 d对患者皮肤进行彻底清洁,采用75%乙醇对术野皮肤进行消毒,然后采取无菌巾包扎。术前30 min肌注抗生素。

②术后护理:采用牵引床、枕头抬高患者患肢,以缓解其患肢肿胀状况。纠正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严密观察患肢末梢循环、皮肤温度以及活动情况,注意严重复合伤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发现患者出现脉搏细弱、面色苍白症状及时上报医生进行抢救。用侵润乙醇的纱布覆盖钉孔处然后覆盖无菌敷料。换药1次/d,钉孔处每日滴3次75%乙醇,以保持患处清洁。若患者钉孔处出现脓性分泌物,及时报告医生做药敏试验,使用抗生素治疗。敦促患者进行关节和肌肉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功能锻炼的重要作用。术后6 h后,可进行趾关节伸屈活动等,然后可进行腕、肘、踝关节的伸屈、旋转运动。严重复合伤者需适当延长,术后3~5 d,协助患者进行伸、屈、旋等主动运动,加强其肌力;2周后患者可扶拐下地行走,勿过度负重。向患者耐心讲解卧床休息对术后治疗和康复的重要作用,与患者保持沟通,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以及引起心理变化的原因,对患者烦躁、激动情绪予以必要的精神安慰,通过听音乐分散患者注意力;指导患者饮食,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禁食过热、冷硬、辛辣的食物,多进食水果和蔬菜,鼓励患者多饮水。确保病房安静、整洁,紫外线消毒1次/d。定期摄片复查,6周后患者可去拐行走,8周可延长外固定装置索纽,使支架重力通过断端,进而促进骨愈合。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包括无效、有效和显效,其中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二者之和;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评价方法

显效:骨折部位完全愈合,损伤完全恢复,四肢功能显著改善;有效:骨折部位基本愈合,损伤基本恢复,四肢功能有所改善;无效:骨折愈合状况不佳,四肢功能丧失或死亡。

1.5 统计方法

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显效率73.9%、治疗总有效率93.5%与对照组72.7%和9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对照组患者在骨髓炎、软组织感染、骨不连方面均显著优于观察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12.1%显著优于观察组17.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四肢骨折的患者并发血管损伤的可能较大[4],血管损伤可致使患肢出现肢端缺血、伤处张力性以及搏动性血肿等症状,在合并骨折后,常被骨折的表现所掩盖。肢体缺血一般表现为皮肤苍白[5-6]、皮温下降、肢端动脉搏动减弱、针刺后肢端无活跃出血等,因此临床需细心观察。杨庆民等研究报道[7],血管损伤后期易形成继发性血栓,此时血流中断,已丧失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根据患者骨折类型以及血管损伤情况,把握好手术时机对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疑似血管损伤者应及时行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诊断,继而采取护理措施,做好术前准备,以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该组实验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5%与对照组9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优于观察组,由此可见,血管损伤增加了四肢骨折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治疗是一个综合过程,除手术治疗外,护理干预也是不可缺少的,单独采取手术治疗手段无法达到预期疗效[8],具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以及康复指导对提高临床疗效,控制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心理护理干预可消除患者消极心理因素,树立其康复信心,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对自身的疾病以及手术有一定的了解,对增加其治疗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是确保手术成功可靠保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邱雪立,蔡植英,林本丹,等.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21例[J].中华创伤杂志,2013,16(2):125-126.

[2] 李主一,翁尤江,郑达,等.周围血管火器伤的急救与修复[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7):88-90.

[3] 许九生,蔡会玲,李同森.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3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6):243-244.

[4] 杨炎,杨惠林,钱忠来,等.膝部骨折脱位合并胴动脉损伤24例治疗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24(2):245-246.

[5] MeHenry TP,Holeomb JB,Aoki N,et al.Fractures with major vaseular injuries from gunshot wounds[J].implieations ofsurgieal sequenee.J Trauma,2012,53(4):717-721.

[6] 辛宏有.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临床治疗分析[J].北方医学,2013,10(4):80-82.

[7] 杨庆民,吴红军,丛海波,等.下肢主要血管损伤的临床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1(7):586-587.

[8] 林岿然.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治疗的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4):57-58.

(收稿日期:2014-06-16)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18874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