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抗抑郁药物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应用的疗效分析

抗抑郁药物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应用的疗效分析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张晓阳

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第三医院精神科,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抗抑郁药物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病理资料,随机的分为研究I组和研究II组,研究I组和研究II组各50例,研究I组5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研究II组中5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抗抑郁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I组中的5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之后,治疗总效率为70%,研究II组中的5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之后的治疗总效率为98%,研究II组患者治疗总效率明显高于研究I组,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抗抑郁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对于患者的心境有着稳定的作用,治疗过程中,更要合理的选择抗抑郁药物,进而保证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着较快的恢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双相情感障碍;抗抑郁药物;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4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1(a)-0119-02

Analysis on effect of applying in the treat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ZHANG Xiaoyang

Fujian province Quanzhou city psychiatric Quanzhou Third Hospital Quanzhou,Fujian province,36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of antidepressants in the treat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in 2011 January ~2013 year in December admitted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and pathological data, randomly divided into I group and II group of research, research group I and study of II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study group I 50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take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research the II group of 50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to take 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after studying 50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in the treatment of I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70%, 50 cases of patient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treatment II group in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98%, research group II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I group,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study,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 0.05,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disorder of the patients take 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 for bipolar,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have a stabilizing effect for the patient’s state of mind,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should be more reasonable choice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and ensure that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have a quicker recovery.

[Key words] Bipolar disorder; antidepressant drug; treatment; clinical effect

[作者简介] 张晓阳(1974-),男,福建惠安人,学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抑郁障碍 焦虑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诊疗及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主要是患有轻躁狂发作和伴有抑郁发作的心境障碍患者,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较少。双相情感障碍病有着相对较高的功能残疾和较复杂的病程,常伴有易复发和较大治疗难度的特点,长期以来对于如何对双相情感障碍进行有效的治疗始终是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1]。通过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抗抑郁药物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收治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随机的分为研究I组和研究II组,研究I组和研究II组各50例。研究I组:5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30例(60%)为男性,20例(40%)为女性;最大年龄为48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平均年龄(30±2.1)岁;25例(50%)为双向情感抑郁障碍,25例(50%)为双性情感躁狂障碍。治疗:5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35例(70%)为男性15例(30%)为女性;最大年龄为47岁,最小年龄为2岁,平均年龄(31.2±2.1)岁;30例(60%)为双向情感抑郁障碍,20例(40%)为双性情感躁狂障碍。

1.2 方法

1.2.1 研究I组 研究I组5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在心境稳定剂的基础上采取碳酸锂治疗,口服,1000 mg/d,饭后服用。

1.2.2 研究II组 研究II组中5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研究I组的基础上采取抗抑郁药物奥氮平(国药准字h20010799)和氟西汀(国药准字h19980139)联合治疗。

1.3 疗效评价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取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指标作为评价标准[2]。显效: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之后,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趋势。总有效率为显效例数和有效例数的总和与总例数的比值的百分数。

1.4 统计方法

采取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该组资料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研究I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研究II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如表1所示,研究I组中的5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之后,治疗总效率为70%,研究II组中的5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之后的治疗总效率为98%,研究II组患者治疗总效率明显高于研究I组,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双相情感障碍病因机制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主要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有着相对较多的共病和较大的自杀风险,同时病死率相对较高,研究表明[3],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高峰期主要在23岁左右,但是发病之后往往需要经过5年的时间才能够得到相对明确的诊断,这种病有着相对较高的复发率。双相情感障碍发病原因并没有明确的发现,多项研究表明[4],双相情感障碍发病不仅仅和生物以及心理因素有着一定的关联,同时也和社会环境也有着一定的关联,是一种相对严重的意识障碍。我院收治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最大年龄为48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平均年龄为(30±2.1)岁,主要为双向情感抑郁障碍和双性情感躁狂障碍意识。其临床表现集中表现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和抑郁躁狂同时发作三种。本组病历中,80%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伴有自信心逐渐下降,睡眠质量较差,食欲逐渐下降,少语少动,并有着明显减退的意志活动。20%的病例是来自于遗传因素引起的一种双相情感障碍。

3.2 抗抑郁药物的功效

抗抑郁药物主要是对抑郁患者的一种治疗,有研究表明[5],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抗抑郁药物治疗,有可能将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的风险增加。就其医学的角度而言,抗抑郁药物在对患者进行心境稳定剂基础上进行联合治疗之后,可以实现急性期的治疗和维持期的治疗。对于急性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而言,通过对心境稳定剂加以服用,并借助于抗抑郁药物,对患者的抑郁症状有着一定的缓解作用[6]。抗抑郁药物作为一种精神药物,近些年来,逐渐成为当前抑郁病人临床治疗的一种首选手段,并将休克治疗加以取代。现代临床医学中抗抑郁药物的发展相对较快,同时也出现了多种抗抑郁药物的产品,在对患者低落情绪消除的同时,对于患者抑郁症疾病有着一定的治疗作用,这种抗抑郁药物和精神振奋剂并不相同,仅仅是对患者病理性的抑郁情绪加以消除,但是对于患者的正常正常情绪没有一定的影响作用[7]。

3.3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

一般而言,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多采用心境稳定剂加以治疗,近些年来,随着医学的进步,抗抑郁药物逐渐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我院通过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抗抑郁药物治疗,研究I组5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在心境稳定剂的基础上采取碳酸锂治疗,口服,1000 mg/d,饭后服用。研究II组中5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研究I组的基础上采取抗抑郁药物奥氮平(国药准字h20010799)和氟西汀(国药准字h19980139)联合治疗。并借助于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研究I组中的5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之后,治疗总效率为70%,研究II组中的5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之后的治疗总效率为98%,研究II组患者治疗总效率明显高于研究I组,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采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相对明显。同样也有研究表明[8-9],对患者进行西酞普兰和卡马西平联合使用,治疗效果高达88%,同时在连续治疗3个月之后,89%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临床症状的到明显的改善。就其实质性而言,抗抑郁药的如何选择始终是当前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3.4 抗抑郁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基本原则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虽然有着相对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为了有效的避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出现复发,就要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综合分析各种抗抑郁药的功效,并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借助于心境稳定剂进行联合治疗,其使用治疗的时间最佳为5个月,不易长期使用。同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伴有狂躁的,可以对相对较弱的抗抑郁药物加以采用,比如抗抑郁药物安非他酮,尽可能的避免对转躁作用相对较强的抗抑郁药物加以采用。该研究者对双相情感障碍采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时,主要结合的工作经验和该院的实际情况,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还望更多相关研究人员给予指正。

综上所述,双相情感障碍采取抗抑郁药物治疗过程中,临床疗效相对显著,,同时在心境稳定剂治疗的基础上,更要对抗抑郁药物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做好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长期治疗,进而提高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立伟.抗抑郁药物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药物,2012,33(7):388-390.

[2] 沙昭,王宝安,马雪红.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药物应用状况调查[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1):78-79.

[3] 卜淑华,马佳萍.关于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误诊的思考[J].中国实用医药,2012, 7(16):263-264.

[4] 张桦,郭晓云,吴老.丙戊酸盐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014,35(19):16-19.

[5] 魏丽秀. 抗抑郁药物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5):256-256.

[6] 程月红.双相情感障碍复发风险相关因素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

[7] 马丽娜. 抗抑郁药物研究进展 [J]. 医学综述,2011,17(24):3777-3779.

[8] 金卫东,马永春,邱德胜,等.不同类别抗抑郁药物的转躁率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33(9):565-566.

[9] 刘慧.2009~2011年南京地区抗抑郁药物应用分析[J].医学综述,2013, 19(18):3455-3456.

(收稿日期:2014-10-28)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18916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