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我国黄芩资源及生产现状调查研究

我国黄芩资源及生产现状调查研究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作者:崔璐,路俊仙,林慧彬, 林建群,林建强

【摘要】 通过对国内黄芩资源的分布,生产现状及人工栽培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对黄芩的优质品种筛选提供依据。

【关键词】 黄芩; 资源; 人工栽培

黄芩为唇形科(labiatae)黄芩属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作用。黄芩在临床应用上已有二千多年的 历史 。除中医配方外,大量用作中成药原料。根据《全国中成药产品目录》第1部的统计资料,66种蜜丸有45种用黄芩;64种片剂有46种用黄芩;36种水丸有25种用黄芩。也就是说,70%的中成药都含有黄芩。目前黄芩及其提取物的需求量逐年增大,已成为大宗药材之一。

   1 黄芩资源分布状况

  黄芩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甘肃,陕西、宁夏等省、自治区[1]。其中以内蒙古、山西、河北产量较大[2]。野生黄芩资源广泛分布于从河西走廊、四川凉山一线以东到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山东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全部和部分华中、西南地区,即东经110°~130°,北纬34°~57°范围内均有生长。主要集中在华北北部的部分省区,即内蒙古中北部,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北部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西部。全国野生资源的蕴藏量约1.5亿 kg,其中蕴藏量100~500万 kg的有内蒙古牙克石、额尔古钠左、鄂伦春等旗;50~100万 kg的有内蒙古扎兰屯、黑龙江大庆、杜尔伯特;10~50万 kg的有河北赤城、丰宁、围场、隆化,山西五台、内蒙古阿鲁称尔沁、仕德等27个县旗[3] 。

  除正品黄芩,在不同的地区,同属的一些植物也作为黄芩入药。根据产地使用习惯,黄芩药材可分为两大类:北黄芩类和西南黄芩类。北黄芩类原植物有3种:①黄芩,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此种;②粘毛黄芩s. viscidula bge.此种主产于河北宣化、山西大同、赤峰、山东固阳、吉林白城及内蒙古等地。由于有些产地与黄芩重叠,故常与黄芩一齐收购做黄芩使用;③甘肃黄芩s. rehderiana diels,主产地在甘肃天水、武山、礼县、岷县,山西也产少量,本种主要在产区使用。在西南地区作黄芩使用的有①滇黄芩s. amoena ,此种主产于四川南部各县,云南西北、中部及中南部,贵州西北部,在云南、四川、贵州广泛作黄芩使用,产量较大;②丽江黄芩s. likiangensis diels,主产于云南丽江一带。当地收购作药用,单产量较少;③川黄芩(连翘叶黄芩)s. hyperifolia levi.,主产于四川西部康定及西北部松潘等县。产地作黄芩使用,资源较少;④韧黄芩(大黄芩)s. tenax ipiosa(h.-m.),生产于四川西南部的白玉县、泸定县。仅见在白玉县药用[4]。

   2 目前商品状况

  野生黄芩分布面广,蕴藏量丰富,20世纪70年代前黄芩生产以野生品为主,正常年产量在200~400万kg之间,年采集量最高可达600万kg,市场运行基本稳定。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黄芩为原料的中成药 发展 迅速,黄芩需求量逐年上升,年用量很快超过500万吨,市场供求出现紧张状况。20世纪80年代初黄芩提取技术开始成熟,生产渐成规模,1983年黄芩的收购量猛增到2100万kg,销售量增加到800万kg[2],野生黄芩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据1983年资源普查,河北野生黄芩蕴藏量949万kg,当年收购320万kg,1984年以来,经滥采滥挖,河北太行山区的黄芩资源基本枯竭。20世纪90年代黄芩主要靠锡林浩特以东产出,原本资源丰富,但到目前为止,赤峰、锡林浩特、通辽、乌兰浩特一带资源已经不多,只有 交通 不便、人烟稀少处才有黄芩可采[5]。黄芩目前已被国家列为三级保护濒危植物。据2008年黑龙江省重点野生药材物种勘察数据显示,黑龙江省黄芩蕴藏量约为689万kg,与1987年普查数据相比下降了72%。由于野生黄芩的超量采挖及国家禁挖、禁运的保护政策等原因,野生黄芩产量、上市量逐年减少,其价格亦稳步上升。自1990年到1996年野生黄芩价格由每千克3.5元上升到10元,之后价位缓慢上升,据河北安国药市动态价格表明,2003年野生黄芩撞皮货涨至15元/kg,2005-04价位突破20元/kg,2007-02野生撞皮货达到23~30元/kg,2008年8月河北安国药市野生黄芩撞皮货价格为22~26元/kg。

   3 黄芩的人工栽培状况

  随着野生黄芩资源的减少,已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初黄芩便开始在山西、河北等地栽培引种,并逐渐形成了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四大产区。黄芩家种试种成功后发展种植依然缓慢,随着市场需求量的逐年增加,栽培黄芩价格由1995年的4~4.5元/kg,到1996年猛升到9元左右,1997~1998年黄芩价格进一步升至11元上下。黄芩多年持续高价促使各产区自1999年开始大面积扩种,2006年全国的种植面积已达到6万亩左右。甘肃省自2003年开始连年扩种,2005年和2006年种植面积以30%左右的速度逐年递增;河北、北京市燕山山区各县,内蒙古东南以赤峰为中心的大片区域及辽西同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毗邻的各县市形成了连片的大生产区;山东莒县种植基地黄芩种植面积约5万亩,并在当地建立了多处黄芩深加工 企业 ,基本实现了黄芩产销一条龙。目前,栽培黄芩已经成为黄芩药材的主要来源。在此其间家种黄芩价格随之波动,2002年家种黄芩价格降至4~4.5元/kg,2003年“非典”时期黄芩价格瞬间涨至10~12元/kg。2004年黄芩价格回调至6~7元/kg,近年来,由于黄芩苷、黄芩素等黄芩提取物在双黄连片剂、针剂及口服液用量惊人,以及出口日本、韩国、欧美及港台地区的用量也在逐年增加,黄芩的年需求剧增为1 500~2 000万kg,价格随之稳步上涨,2007年家种黄芩价格为8~8.5元/kg,2008年价格在9.5元/kg左右。市场上黄芩需求量逐年增加。目前,家种黄芩多以播种繁殖为主,亩产量一般在150~280 kg[6],产量较低,有必要深入展开栽培研究工作。

   4 小结

  目前各地区黄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栽培种植技术水平较低,田间管理不规范,直接影响了黄芩的产量与质量,因此,需要加强对黄芩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进一步建立黄芩gap基地,进行规范化种植。

  各地区黄芩的繁殖以种子繁殖为主,但药农引种时存在着盲目性,有的种子从药材市场采购,有的自产自用,有的直接采自野生黄芩的种子,种源混乱,导致黄芩的产量和质量差异较大。因此,需要对黄芩的种质资源进行研究比较,筛选出有效成分含量高、产量高的优良品种,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 参考 文献 】
  [1]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m].北京:化学 工业 出版社,2002:862.

  [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9596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