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三黄止血汤为主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0例临床效

三黄止血汤为主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0例临床效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摘 要:目的:探讨三黄止血汤用于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三黄止血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74%,观察组呕血消失时间和黑便消失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黄止血汤为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加速症状缓解。

关键词:三黄止血汤;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西药

  上消化道是指位于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包括十二指肠、胃、食管等,上消化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胰胆和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导致的出血也属于上消化道出血[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危害严重,如不及时治疗,甚至可导致死亡。本文就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上消化道出血诊断,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2.53±3.16岁,原因:胃溃疡1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例,慢性胃炎8例,胃癌7例,十二指肠球炎5例,食管下段静脉曲张4例,其他3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43.14±3.57岁,原因: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0例,慢性胃炎8例,胃癌6例,十二指肠球炎5例,食管下段静脉曲张4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年龄、出血部位、原因和中医分类等方面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将0.8g甲氰咪胍溶入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日,同时给予0.5g止血敏肌肉注射,2次/天。观察组:给予炒栀子10g、黄连10g、丹皮10g、仙鹤草10g、石斛10g、黄芩10g、象皮末10g、三七粉10g、知母20g、五倍子15g、制大黄5g、乌贼骨10g进行煎服,每日1剂,分3次口服。两组均以一周为1疗程,总共3疗效。观察两组黑便、呕血、血压、心率等情况。
1.3 评价标准:参照赵贵明[2]研究,黑便、呕血停止,在7天内连续3次大便潜血试验阴性为治愈;黑便、呕血停止,在7天内大便隐血试验(±~+) 为显效;黑便、呕血停止,在7天内大便隐血试验(++ ~+++)为好转;治疗7天,黑便和(或)呕血仍存在,临床症状无改善为无效。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α设为0.05,当P<0.05时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人数为46例,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人数为37例,有效率为74%,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观察组

50

24

14

8

4

对照组

50

17

11

9

13


2.2 两组呕血和黑便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呕血消失时间和黑便消失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呕血和黑便消失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黑便消失(d)

呕血消失(h)

观察组

50

3.74±1.23

54.24±4.27

对照组

50

6.32±2.65

71.64±6.53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血证中属于“吐血”和“远血(便血)”的范畴,主要临床表现是呕血、黑便。中医学认为络伤血溢是出血的本质,其主要病机是“瘀”、“热”、“虚”,当暴饮暴食、饮酒辛辣、过食肥腻和勉力负重等时,将会出现热积胃中而伤胃络,继而产生胃气失和,导致血随胃气上逆经口吐出,即为呕血,血下走大肠则出现远血,即为便血,大便色黑[3]。对于上消化出血的治疗,陈桂敏[4]等综合多家报道,发现中医学者主要主张辨证分型治疗,但分型方法多样,尚未统一。据范建国和程广勤[5]报道,上消化道出血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肝火旺盛型、胃热型、气滞型、血瘀型、气虚型五种证型,其主要治疗原则分别为泻肝、清热、理气、化瘀、益气。中医理论认为“急则治其标”,因此,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治疗原则为清热泻火、攻下降气、祛疲行血[6]。张学成[6]认为三黄止血汤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出血的理想治疗药物,其包括炒栀子、黄连、丹皮、仙鹤草、石斛、黄芩、象皮末、三七粉、知母、五倍子、制大黄和乌贼骨12味中药,其中栀子、黄连、黄芩、夏枯草、丹皮具有清肝泻火的作用,石斛、知母、仙鹤草有滋阴凉血和防火太过的疗效,五倍子具可收敛止血,乌贼骨能制酸护胃,因此,三黄止血汤具有泻肝和胃、凉血止血、柔肝敛阴、祛瘀生新的功效。赵贵明[2]研究表明,三黄止血汤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疗效优越。
  本文就我院治疗的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进行研究,研究中,在治疗疗效方面,观察组治愈率为48%,显效率为28%,好转率为16%,无效率为8%,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愈率为34%,显效率为22%,好转率为18%,无效率为26%,有效率为74%,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三黄止血汤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可明显增加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无效率,提高治疗疗效。在呕血和黑便消失时间方面,观察组呕血消失时间为3.74±1.23d,黑便消失时间为54.24±4.27h;对照组呕血消失时间为71.64±6.53h,黑便消失时间为6.32±2.65d,观察组呕血消失时间和黑便消失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表明三黄止血汤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可明显减少呕血消失时间和黑便消失时间,缩短治疗时间,这与赵贵明[2]和张学成[6]研究结果相符合。
  综上所述,三黄止血汤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加速症状消失,缩短治疗时间,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是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的较好用药选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贺香毓.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86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3):28-30.
[2] 赵贵明.三黄止血汤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1):13.
[3] 邹兵.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2):275-276.
[4] 陈桂敏,宋睿璞,刘茜.中医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2):281-283.
[5] 范建国,程广勤.上消化道出血辨证施治[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3):114-115.
[6] 张学成.三黄止血汤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6):199-200.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9601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