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大面积脑梗死好发部位之回顾性分析

大面积脑梗死好发部位之回顾性分析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摘 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大面积脑梗死的好发部位。方法:收集大面积脑梗死病例103例,比较发生于左侧颈内动脉系与右侧颈内动脉系之间,分析其发生率、病因及影像学表现。结果:颈内动脉大面积脑梗死者103例,左侧颈内动脉系45例,发生率为43.6%,其中大脑前动脉8例,大脑中动脉33例,颈内动脉5例;右侧颈内动脉系共58例,发生率为56.4%,其中大脑前动脉3例,中动脉46例,颈内动脉9例。结论:大面积脑梗死中右侧颈内动脉系多见,大脑中动脉最常见。右侧与左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颈内动脉系;好发部位

选取2008年10月~2012年1月大面积脑梗死病例103例。所有患者均有明确临床定位体征,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过影像学证实。采用回顾性设计方案,利用临床诊断,结合彩色多普勒颈部血管超声、心脏超声、头颅CT及CTA、头颅MRI及MRA作为检测手段,分析分析大面积脑梗死之好发部位、病因及影像学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03例,男59例,女44例。<50岁5例,50~59岁5例,60~69岁38例,70~79岁48例,>80岁7例。好转病例69例;恶化、死亡或自动出院者34例。

1.2  影像学检查:以头颅CT及CTA,头颅MRI及3 D CE-MRA,彩色多普勒颈部血管超声作为主要诊断手段,因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病情较重,且3 D CE-MRA对颈部动脉狭窄,尤其是颈动脉分叉部狭窄的显示与DSA相比,两者有良好的符合率[1]。故所有103例病例均未做头颅DSA检查。结合心脏B超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1.3  影响学诊断标准:急性脑梗死的典型CT表现是梗塞灶的低密度改变和对周边结构的占位效应,发病24 h内的早期脑梗死可表现为[2]:①动脉致密影;②岛带征,脑岛区域灰白质分界不清;③豆状核模糊征,豆状核边缘模糊,两侧对比可以发现;④梗塞区脑沟变浅。头颅MRI表现: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高信号。彩色多普勒颈部血管超声诊断标准:①正常:IMT<1.0;②动脉内膜增厚:IMT:1.0~1.2;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内局限性回声结构突出管腔,IMT≥1.2,伴或不伴钙化。

1.4  影响学报告:103例患者入院后均查急诊头颅CT。83例入院时在6 h之内,其中38例出现脑梗死早期表现,45例未见明显以异常;15例入院时起病于6~24 h之间,10例出现与血管分布及临床定位诊断相一致的低密度病灶,5例出现脑水肿;5例入院时超过24 h,均出现低密度梗塞灶。93例头颅CT检查未发现脑梗死者有30例于起病24 h候复查头颅CT均发现脑梗死灶,5例发现血管再通出血灶,20例查头颅CTA发现闭塞血管;60例于起病24 h后查头颅MRI,均出现梗塞灶,30例MRA检查发现闭塞血管。90例患者作颈部血管检查,65例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右侧34例,左侧28例,双侧3例;20例发现颈内动脉增厚。80例作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心脏瓣膜有病变者60例,心脏赘生物者31例,心肌肥厚者5例。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大面积脑梗死调查结果比较:见表1。调查结果表明,在发病率方面,发生于右侧颈内动脉系统之大面积脑梗死明显多于左侧,其中以颈内动脉最常见。

表1  大面积脑梗死调查结果比较[例(%)]

位置

颈内动脉系

颈内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左侧

45(43.7)

5(4.9)

8(7.8)

32(31.1)

右侧

58(56.3)

9(8.7)

3(2.9)

46(44.7)

3 讨论

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闭塞导致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坏死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大面积脑梗死之定义目前尚无标准,本文根据Adams分类法,脑梗死范围大于3 cm2并累及脑解剖部位的两支大血管主干供血区者为大面积脑梗死。

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如下:①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导致血管狭窄、闭塞;②栓子脱落栓塞颅内动脉,可由动脉—动脉性、心源性或不明原因性栓子所致。大面积脑梗死其病变血管最常见于大脑中动脉及颈内动脉,这已经形成共论,但在左右侧颈内动脉系有无差别,在以往的文献中未见报道,但本文经过回顾性调查发现以右侧多见。具体原因考虑如下:①大面积梗塞的病变基础是脑动脉硬化。高龄、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吸烟等高危因素均可导致颅内外大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管狭窄、闭塞,容易形成大面积脑梗死。而颅内血管粥样斑块以右侧颈总动脉多见,本文中病例所查颈部血管B超及头颅MRA检查亦支持该观点;②好发于右侧颈总动脉的栓子脱落容易栓塞右侧颈内动脉系统;③右侧颈内动脉来源于头臂干,左侧颈内动脉来源于左侧颈总动脉,两者均来源于主动脉弓,但头臂干位于近端,且粗短,脑栓塞中栓子主要以来源于心脏,左心室射出的血液经过主动脉弓首先经过头臂干,血液中的栓子更易经过头臂干到达右侧颈内动脉系统。

脑梗死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有增高趋势,大面积脑梗死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危重,治疗困难,是脑梗死致死的主要原因。大面积脑梗死发生于颈内动脉系较多(本组同期病例中发生于颈内动脉103例,但发生于后循环系只有12例),明确颈内动脉系大面积脑梗死之好发部位、病因,对其预防、治疗及康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4 参考文献

[1] 刘  崎,陆建平,王  飞,等.MRI在颅内动脉狭窄、闭塞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21(11):661.

[2] 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29.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9649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