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洛赛克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洛赛克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摘要】 目的:观察洛赛克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的疗效。方法: 5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应用西沙比利加洛赛克联合治疗,对照组(21例)单独应用西沙比利治疗,于治疗后第4周进行胃镜检查,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控制有效率及胃镜下食管炎愈合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症状控制有效率分别为96.6%和71.4%,胃镜下食管炎愈合率分别为82.8%和61.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赛克与西沙比利联合使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较好。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联合应用;洛赛克;西沙比利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 of combination of omeptazole and cisapride on reflux s: randomly divided 50 cases with reflux esophagitis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29 cases) with cisapride and trial group(21 cases) with combination of omeptazole and 4 weeks, examined patients by gastroscope, and compared efficacy of clinical symptoms control and healing rate of esophagitis under gastroscope. results: efficacy of clinical symptoms control in tri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96.6% and 71.4% respectively, whlie healing rate of esophagitis under gastroscope were 82.8% and 61.9% respectively. total efficacy of tri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omeptazole and cisapride is more effective o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itis.

[key words] reflux esophagitis; combined medication; omeptazole; cisapride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1]又称胃食管反流病,是多种因素促成的消化道功能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侵害加重,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骨后、上腹部烧灼样疼痛及泛酸、嘈杂,初期可出现间歇性吞咽困难和呕吐,其发病原因是食管下段括约肌(low esophageal sphincter, les)功能失调、张力降低,使胃酸胃蛋白酶反流入食管所致的炎性病变[2]。近年国内发病率日趋增高,患病率约1.9%[1],目前药物治疗主要以抑酸剂和促动力药为主[3],本中心对re患者采用洛赛克和西沙比利联合进行治疗,并与单独使用西沙比利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1月~2007年1月本中心消化内科收治的5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25~70岁,5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制订的全国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标准。纳入条件:(1)具有反酸、反胃、胃部灼热感合并有胸痛等临床表现;(2)胃镜和病理检查均示食管下段炎症改变,并排除恶性病变、消化性溃疡、胃手术史、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神经病变等; (3)年龄 25~70 岁,病程≥2个月;(4)4周内未服用抑酸剂和其他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5)排除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及严重心、肝、肺功能不全者。

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a组)29例,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25~70岁;对照组(b组)21例,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27~68岁。

1.2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临床试验。a组采用西沙比利联合洛赛克治疗,洛赛克20 mg/次,每天1次,西沙比利10 mg/次,每天3次,饭前15~30 min口服,疗程4周。b组单独采用西沙比利,西沙比利10 mg/次,每天3次,饭前15~30 min口服,疗程4周。两组于治疗后第4周进行胃镜检查。

1.3 疗效判断标准

1.3.1 症状变化 症状完全消除或显著改善,胃镜复查未见反流,且黏膜炎症表现与治疗前对比正常或明显好转为显效;症状有所改善,内镜下见反流减少,黏膜炎症表现较前减退或范围缩小为有效;症状略有改善或无好转,胃镜黏膜表现无改善为无效。显效和有效计为有效, 计算总有效率。

1.3.2 胃镜下食管炎变化 食管炎消失为痊愈, 改善≥1个等级为有效,没有变化或恶化为无效。痊愈和有效计为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4周后,a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28例(96.6%),无效1例(3.4%),b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15例(71.4%),无效6例(28.6%),a组总有效率(96.6%)明显高于b组(71.4%)(p<0.05)。

2.2 胃镜下食管炎愈合情况

治疗4周后,a组有效24例(82.8%),无效5例(17.2%),b组有效21例(61.9%),无效8例(38.1%),a组总有效率(82.8%)明显高于b组(61.9%)(p<0.05)。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既是胃酸相关性疾病,又是胃肠道动力性疾病。胃液或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在酸性胃液的刺激下,食管黏膜鳞状上皮增生,充血水肿,细胞浸润,表面糜烂、浅小溃疡,黏膜静脉回流障碍及食管肌层痉挛[4]。反流症状发生的频率及严重程度与酸反流指数呈线性相关,酸反流是引起反流症状的主要原因[5]。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主要是抑酸和调节胃食管运动功能两方面,临床上抑制和调节胃酸分泌及提高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张力、增加胃的正性蠕动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关键。

西沙比利(cisapride)是一种胃肠促动力药[1],不具有抗多巴胺能特性,也不具有直接的胆碱能特性,其作用机制与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不同,并不影响多巴胺受体,而是通过5羟色胺不同受体作用于胃肠道器官壁内肌神经丛节后末梢,促使壁肌乙酰胆碱的释放增加,刺激整个消化系统器官而发挥促动力效果。但不影响黏膜下神经丛,不改变黏膜的分泌,属前动力药物,能增加食管、胃的肌张力,使之恢复正性蠕动。反流性食管炎与动力障碍关系密切,食管括约肌(les)松弛、压力低下,食管运动功能紊乱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6,7]。而洛赛克是胃酸质子泵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抑制细胞膜中的质子泵h+k+atp酶,从而阻断了酸分泌的最后通道,产生强力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减弱了胃酸对食管粘膜的损害。

本研究结果表明西沙比利联合应用洛赛克疗效优于单独应用西沙比利组,治疗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控制有效率和胃镜下食管炎愈合有效率分别为96.6%和82.8%,说明将抑酸剂洛赛克与胃肠动力药西沙比利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改善其治疗效果,患者症状控制快,疗效好,疗程短,不良反应小。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反流性食管病、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方案(试行)[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2):114.

2 孔桂美,卜平.肠易激综合征的上消化道“合病”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11(6):9799.

3 孙宏文.圣阳安中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10(4):7476.

4 孙源源,邵建国,陈萍,等.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内镜及病理探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12):13811383.

5 姜佳丽,王虹,王敏丽,等.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2,41(12):822824.

6 蔡联英,梁列新,梁荣新,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动力的研究[j].广西医学,2002,24(7):950952.

7 dent j, holloway rh, toouli j, et al. mechanisms of lower esophagalsphincter incompetence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gastroesophageal reflux[j]. gut, 1988, 29(8): 10201028.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9763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