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发展策略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发展策略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已经证实,高血糖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主要致病因素,近年来,炎症学说的提出,更新了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其核心论点是:糖尿病也是炎症性疾病,炎症反应在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糖尿病患者集糖毒性和炎症反应于一体,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高血糖相关,CRP与炎症相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反应CRP的微小变化。HbA1c与hsCRP关系如何,目前少有报道,在为数不多的临床报道中,结果不尽一致,HbA1c与hsCRP关系到底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笔者检测 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hsCRP,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试图阐述2型糖尿病患者HbA1c与hsCRP水平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300例,其中200例为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HbA1c四分位数水平进行分组,最终可分为A1组(HbA1c≤6.5%)A2组(66%~7.9%)、A3组(8.0%~9.9%)、A4组(HbA1c≥10.0%),同时将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列为A5组(体检组),作为对照。A1组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46.2±14.5)岁;A2组61 例:男性35例,女性26例,年龄24~79岁,平均年龄(46.6±143)岁;A3组66例:男性35例,女性31例,年龄27~77岁,平均年龄(46.3±14.1)岁;A4组39例: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5.8±140)岁;A5组100例: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459±148)岁。五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标准符合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非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为 4%~5.5%,hsCRP参考范围<5 mg/L;②年龄≥18岁,≤80岁;③近期除服用降血糖药物或胰岛素注射外,未服用过其他可能影响肾功能的药物。

  1.3 排除标准

  ①排除急性代谢紊乱、其他急慢性肾脏疾病、肝功能异常、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甲状腺功能紊乱、心力衰竭、发热、尿路感染;②既往有其他严重内科疾病(3级高血压、冠心病等);③有精神疾患,不能配合者;④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目前处于妊娠期的孕妇。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发展策略

  1.4 检测方法

  HbA1c与hsCRP均为空腹血清检测。检测前一天嘱咐患者或体检者晚饭后勿再进食,一般检测前禁食≥12 h。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标本在入院后第2 天清晨抽取。检测当天清晨,抽取每位患者或体检者的肘静脉血,约3 ml,并置于生化管内。血液样本收集完毕后,放入离心机内离心,参数设置12000转,10 min。10 min后取出生化管,抽取上层清液,即为血清。血清送本院检验科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生化检验仪器为OLYMPUSAU640全自动临床生化分析仪。其中,HbAlc检测采用离子交换色谱分光光度计法,相关试剂购于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hsCRP检测采用酶试剂法,相关试剂购于上海德赛诊断系统有限公司。所有检测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三组以上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NewmanKeuls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血清HbA1c、hsCRP水平比较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bA1c、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不同组别血清hsCRP的比较

  五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hsCRP水平有随HbA1c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A4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四组(P<001)。见表2。

  3 讨论

  目前研究认为,糖尿病的临床发病多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与10年前比较亦呈现明显的上升倾向[2]。糖尿病属于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患,其中血管并发症是其主要致死、致残原因。高血糖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主要致病因素。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曾在2001年度发布了一项历时10年的、全国性的糖尿病调查研究报告,研究对1991年1月至 2000年12月我国24 49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临床症状以及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分析,发现其中糖尿病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占了总人数的60.3%,说明如不有效控制糖尿病,各种并发症较多[14]。临床研究表明[5],在糖尿病被确诊10年左右,糖尿病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就较病史短的患者有了较大程度的上升,说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糖尿病的病史存在密切的关系。关于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的研究认为和以下因素有关[6~8]:氧化应激、自身免疫因素、血管性缺血缺氧、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维生素缺乏以及代谢紊乱等。因此,如何有效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就成了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

  近年来,炎症学说的提出,更新了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HbA1c是糖尿病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监测指标,而血清CRP水平则是反映炎性反应的强弱。炎症表现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普遍,特别在一些有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中,其血清CRP出现明显的波动[9]。CRP作为炎症诊断的一项指标,始于20世纪40年代,近10年来围绕CRP的研究愈加深入,尤其在hsCRP方面,认为其与CRP拥有一致的检测对象与指标,但相比于CRP,其灵敏度更高,即使体内存在极其微量的CRP,亦能准确识别。超敏C反应蛋白是机体出现炎症反应时,肝脏合成的一种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CRP是一种非糖基化五聚体蛋白,由五个相同亚单位非共价连接,每个亚单位含206个氨基酸。在炎症、肿瘤、感染和组织损伤等情况下,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受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因子调节,炎症局部巨噬细胞也可少量产生;反过来CRP也可以刺激单核细胞释放IL6、IL1、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内皮细胞产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等,发挥致炎作用[10~12]。目前研究显示,CRP能够与细菌、真菌内的多糖物质结合,并在钙离子的作用下,生成复合物,并能激活补体系统,造成炎性介质 [本文由WWw. 提供,专业写作毕业论文和教育教育职称论文,欢迎光临]的释放,促进细胞间黏附以及吞噬细胞反应,溶解靶细胞,最终引发炎性反应。在健康人群的血清中,CRP水平很低,一般小于5 mg/L。当机体受到感染或损伤后,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一般在炎症反应发生后6~12 h即可以检测到。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CRP亦开始逐渐降低[13]。近年来,随着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以及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技术的出现,目前临床检测血清CRP能力提高到015 mg/L,ELISA法甚至可以检测到0007 mg/L浓度的CRP,故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14]。

  成人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的主要组分为血红蛋白A(HbA),约占其总量的97%,HbA中绝大部分为非糖基化成分,极少部分糖基化后称为HbA1。根据从层析柱上洗脱下来的顺序,HbA1可分为HbA1a、HbA1b、 HbA1c,其中HbA1a、HbA1b为其他己糖和HbA相互作用的产物,含量少且基本不受血糖影响,而HbA1c是结合葡萄糖的HbA1,含量最多也最稳定。由于HbA1c是HbA组分的某些特殊分子部位与葡萄糖经非酶促反应结合而形成的产物,其合成过程缓慢,且相对不可逆,合成速度和红细胞所处环境中糖的浓度呈正比,而红细胞的平均寿命期约120 d,故HbA1c亦可持续存在120 d。因此,HbA1c可客观反映检测前120 d内血糖平均水平和糖代谢的总体情况,而与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是糖尿病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观察指标之一[15]。

  糖尿病患者集糖毒性以及炎性反应于一体,且两者均是导致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原因。HbA1c与高血糖相关,CRP 与炎症相关,HbA1c与CRP的关系如何,目前报道较少。高血糖和炎症均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重要的危险因素,关于CRP与HbA1c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的联合作用,有研究认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进展与 HbA1c显著相关,但与 hsCRP水平无显著关系,内膜中层厚度的进展与CRP和HbA1c的联合作用呈高度相关[16]。可见两者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对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bA1c、hsCRP水平进行检测,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血清HbA1c、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该结果表明,hsCRP的上升,提示在糖尿病患者中,炎症反应是普通存在的一种现象。而在健康人群中,HbA1c、hsCRP均未见异常。因此,我们假设,hsCRP的上升是否与HbA1c存在一定的联系。我们根据患者HbA1c的不同水平进一步分组,结果显示,血清hsCRP的水平随着HbA1c的上升而上升,在A4组(HbA1c≥100%)中,血清hsCRP的水平达到最高。该结果说明,hsCRP与HbA1c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患者的 HbA1c越高,其炎症反应更为严重。由于时间与精力所限,本研究只对二者间的关系进行粗略研究。对于降低HbA1c水平,是否能够抑制炎症反应,降低 hsCRP水平还有待于下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糖化血红蛋白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显著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其中hsCRP上升与HbA1c水平密切相关。

  参 考 文 献

  [1] 韦 华,王民登,李凤玲,等.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糖化血红蛋白及C肽的相关性研究[J].右江医学,2010,38(5):528529.

  [2] 唐 灵,陈春莲,苏桂兰,等.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内脂素、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3):26162619.

  [3] 谢绍锋,黄莉吉,赵 越,等.血清Fractalkine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9):987990.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9819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