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医学护理 > 偏头痛患者中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偏头痛患者中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医学护理



第1篇:综合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中的应用


偏头痛患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治疗主要是缓解疼痛症状,但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并未改善。本文以44例患者为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其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般资料:选择88例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到我院就诊偏头痛患者,符合偏头痛诊断标准,男26例,女62例;年龄24~56岁,平均(36.7±3.4)岁;患者无精神或神经疾病,无心理障碍;排除外伤性、紧张性、神经性头痛,癫痫、药物滥用等原因导致的头痛;按照护理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叮嘱患者合理用药,向患者讲解偏头痛发生的原因,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解答疑问,适当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首先需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亲切、友好、耐心交谈,善于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生活及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并给患者提出一定建议。与患者一起分析问题关键,并指出不良情绪对偏头痛的影响,使患者能够逐渐放松下来。另外加强患者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偏头痛相关知识、特点等,规范作息,避免情绪波动,避免劳累,合理饮食。经常锻炼身体,缓解自身压力。②饮食护理。偏头痛的发生与患者饮食习惯相关,刺激性食物均会刺激患者偏头痛的发生,同时一些含酪氨的食物、含酒精饮料、动物内脏、巧克力等食物也会导致偏头痛,患者应合理饮食,以清淡、丰富维生素食物为主,避免饮用含酒精饮料,戒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③放松疗法。让患者处于安静、舒适、光线柔和的环境当中,采取音乐疗法和放松疗法,舒适躺在床上,逐渐放松下来,放松身体肌肉,做深呼吸,使身心维持松弛状态,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让患者思想逐渐放空,想愉快、轻松的画面,逐渐放松。难以入眠患者可采取重复单调的音乐刺激患者入眠,逐渐放松过肌肉,由四肢至平滑肌,2次/日30min/次。通常患者于中午或夜晚睡眠前治疗,可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逐渐放松并处于睡眠状态。


1.3评价指标: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予以评估,分数超过52分,则为焦虑、抑郁0。以生活质量指数问卷(QL-INDEX)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包括日常生活、近期支持、总体精神及健康四个方面,每个方面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情绪变化对比:观察组护理前SAS评分(72.3±8.4)分,SDS评分(70.5±10.3)分;护理后SAS评分(28.6±12.4)分,SDS评分(30.6士13.7)分;对照组护理前SAS评分(71.6±6.8)分,SDS评分(70.8±9.1)分;护理后SAS评分(45.7士10.5)分,SDS评分(46.7±14.7)分;护理前后对比及护理后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日常生活、近期支持、总体精神及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偏头痛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发作时头痛剧烈,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使患者生活质量显着降低,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大量资料显示,偏头痛患者多合并焦虑、抑郁等情绪,因此加强偏头痛患者的护理干预显得十分重要。在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时,需要向患者积极讲解偏头痛发生的主要原因及注意事项,同时护理人员需加强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让家属了解偏头痛基本情况,需要理解、关爱、支持患者,尽量营造愉悦、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通常家庭支持对缓解患者心理不良情绪起到显着意义。同时可以指导患者通过看书等方式缓解孤独感和焦虑感。日常生活中通过养花、养鱼、爬山、跑步、打球等健康的娱乐形式放松紧绷的神经,以减轻负性情绪的不良刺激,使患者临床症状得以缓解。在偏头痛患者护理干预中,注意调节患者负性情绪,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能够全身心信任护士,对护理工作开展起到积极促进意义。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近期支持、总体精神及健康均好于对照组。由结果可以看出,加强偏头痛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给予患者必要健康教育,采取针对性生活干预,可显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显着。综上所述,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偏头疼患者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玉贤(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吉林132001)


第2篇:偏头痛患者中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的实施


偏头痛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多见、多发的非器质性头痛,—旦患有此病,将出现心悸、胸闷、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继而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除此之外,还极易引起各种不良情绪,例如暴躁、不安、抑郁等。有报道指出:情绪因子特别是各种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的长时间存在,极易引起偏头痛。因此,针对偏头痛患者,除强化治疗与常规护理以外,心理护理也是十分关键的。笔者对我院所收治的41例偏头痛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效果显着,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所接收的偏头痛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通过临床症状检查,确诊为偏头痛,且存在恶心呕吐、头晕、畏光、心悸以及胸闷等症状;同时,将颅脑器质性病变者、重要脏器(心肝肾)功能障碍者、精神异常者予以排除,将酒精依赖者、继发性头痛者、癫痫者、语言或听力障碍者等予以排除。按就诊前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两小组,即观察组与参照组。观察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38.5±4.6岁,病程9个月~11年;文化水平初中以下10例,高中及大专18例,本科及其以上13例。参照组41例,男27例,女14例;年龄19~65(38.3土5.0)岁;病程11个月~10年;文化水平初中以下9例,高中及大专17例,本科及其以上15例。两组患者在临床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办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1)健康宣教,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向其介绍有关偏头痛的知识,例如发病机制、原因、危险因素、治疗手段以及注意事项等。护理人员可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如对疾病的知晓度、文化水平等),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且使其意识到疾病治疗与护理的必要性,从而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与配合度⑶。(2)用药指导: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用药物,保证定时定量用药,不可未经临床医生允许,擅自更改用药的剂量与次数。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在服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使患者能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应盯嘱患者,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告知临床医生以作处理。(3)饮食指导: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合理饮食的重要性,盯嘱其所食用一些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比如新鲜的蔬果、豆制品以及谷类等;少吃或不吃煎炸类、辛辣类或酪胺含量高的食物,如酒、柑橘、巧克力等。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之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护理人员应以友好、亲切的态度,简洁、易懂的语言,主动和患者沟通,以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与信任。针对部分对自身所患疾病存在疑问或十分敏感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坚持换位思考,以对患者的不适感到理解,且予以关心,从而使其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爱和尊重。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其内心的需求与疑惑,并予以全面的解答,以避免因不了解疾病而产生不良情绪;此外,还可向患者介绍一些成功治愈或好转的病例,以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而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如何调节情绪”,在面对一些困难或难题时,应保持冷静,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另外,还可引导患者听音乐、阅读或运动等,以此来缓解其不良情绪。


1.3观察指标采取华裔教授Zung所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评估,该评分标准的分界值是50分,得分50~59分为轻微焦虑;得分60~69分为中度焦虑;得分>70分为焦虑症状严重。得分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严重[4]。另外,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抑郁程度加以评估,此评分的分界值同样是50分,得分50~60分为轻微抑郁;得分61~70分为中度抑郁;得分>70分为抑郁严重。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抑郁情况越严重。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头痛发作频率与头痛持续时间进行观察与统计,且进行组间比较,以了解不同护理方案的效果。


1.4统计学分析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展开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情况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护理后,存在显着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头痛发作频率与头痛持续时间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头痛发作频率与头痛持续时间分别为1.1±0.2次/月、6.2±1.3h,而参照组分别为2.6±0.3次/月、9.6±1.7h。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偏头痛患者往往会因心理或躯体的应激反应,诱发各种不良情绪,例如焦虑、抑郁。机体在不良情绪的影响下,中枢内源性止痛系统功能将出现异常,去甲肾上腺素与5-羟色胺降低,内源性止痛功能变弱,最终导致疼痛进一步加重[5]。而这将引起一个恶性循环,疼痛和不良情绪互相作用、互相影Pfi,并导致患者病情的加剧。因此,在对偏头痛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心理干预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与内容。对此类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其不良情绪,引导其自我调节情绪,放松自我,从而使自身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6]。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则可改变(不良情绪与疼痛互相影响的)恶性循环,并实现疾病控制的目标。


在本次研究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其护理后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及参照组,差异显着;且该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与头痛持续时间也短于/少于参照组。由此可见,对偏头痛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谌洁(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江西南昌330003)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yxhl/8783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