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医学护理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能的应用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能的应用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医学护理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能的应用

【关键词】  应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能

笔者根据20年临床实践,对2 000例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进行了摸索、总结。区别不同情况,通过如下技能的应用,成功率达98%以上。

  1 小儿头皮静脉概述

  小儿头皮静脉丰富,分布于颅外软组织内,分支甚多;在额部及颞区相互交通呈网状分布,表浅易见。静脉管壁被头皮内纤维隔固定,故不易滑动,且头皮静脉无瓣膜,正逆方向都能穿刺,只要操作方便即可,故适用小儿静脉穿刺,也可用于成人。头皮主要静脉有:(1)滑车上静脉;(2)眶上静脉;(3)颞浅静脉。根据头皮静脉走行、分布特点分为3区:滑车上静脉和眶上静脉位于ⅰ区(顶额区);颞浅静脉和耳后静脉位于ⅱ区(顶颞区);枕静脉位于ⅲ区(顶枕区)[1]。

  2 实用操作技巧

  2.1 妥善选择静脉。首先稳定情绪,使患儿平卧,固定头部,观看前额正中(前额静脉),两侧颞部(颞浅静脉),耳后,顶骨结节处(耳后静脉、颞静脉),选择相对明显、充盈、粗、直,容易固定的静脉。必要时剃去穿刺处周围头发,范围尽可能大,以方便穿刺及固定。用示指轻按血管处,指测是否搏动,以免误穿动脉。排尽空气(使调节器旋紧并置于输液器距针头30~40 cm处,便于穿刺回血)。使头皮针不再滴水,(如旋不紧滴水影响穿刺后回血)。左手拇指与示指绷紧注射部位皮肤(按血管走行)以固定静脉,但勿按压过紧,以免静脉走形和管腔暂时闭合,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约0.3 cm处将针头与头皮成5°~10°刺入皮肤,然后将针柄下压按静脉走行方向刺入静脉。动作应轻稳忌过猛。刺入皮下后,轻挑皮肤,再缓慢移向静脉之上,使针头与血管成10°以内角度,均匀用力推针头刺入静脉,如无回血,勿急于拔出针头,可将针头稍向下压,与血管平行方向推进0.5~1 cm。见回血再将针头推进少许,以固定针头。

  2.2 前额正中的前额静脉,短直而深,不易摸到。可用双手示指平放在该静脉两侧,向内轻轻蹙额,一般可见“y”型高于皮肤的血管痕,分叉位于近发际处。此血管一般不充盈,血管循环不良,不易回血。宜缓慢平行进针,同时挤压输液夹下端输液管,观察回血。如感觉无阻力,局部无肿胀,回血通畅,放松输液夹后固定针头。

  2.3 遇有小儿高热、脱水、循环不良、血流减慢,或治疗时间较长,血管不充盈,弹性差,有不同程度破坏时,则用双手示指轻触较大静脉部位,感觉有沟状凹陷感时,可确定为血管。尤其在颞静脉处,更易确定,因其静脉粗长而直,易摸到。穿刺时,用示指触摸,排除搏动动脉,视血管深浅确定进针深度,用示指探索血管方向,平行缓慢刺入。如感觉无阻力而感空虚时,即使无回血,也要停止进针。可用手指在血管向心方向稍加压,或挤压输液夹下端输液管,观察有无回血。若回血流畅或无回血,但当放松输液夹后,局部无肿胀,点滴畅通,固定针头。要注意有时已经穿刺进血管而因没有回血误认为未成功而退出。对此输液前要先看清血管走向,穿刺后有滑空感即可滴入很少量液体,针头前面皮肤无隆起现象则证实穿刺成功。(也可将连接针头的细管轻轻捏一下如有回血也能证实已穿刺成功)。对输液天数多的患儿,顺行血管不易找到,也可选择逆行血管。对较胖、头皮较黑或有水肿患儿,选择血管较困难,操作者可先进行一、二次深呼吸,稳定情绪,树立穿刺成功的必胜信心。看不清静脉要靠感觉,主要凭手感,以右手拇指在头部几个大静脉处找,手指和静脉成垂直方向在头皮上轻轻滑动就可摸到静脉沟,感觉有静脉沟便用拇指按压静脉,用力不必过大,即可看到充盈静脉稍高于周围皮肤。此时立即穿刺,成功率最高。对可见而又细小静脉稍加按压也可提高穿刺成功率。找不到合适静脉时,把看上去非常细小的毛细血管,也可做为选择对象,看上去比针头还要细但当针头进去后针梗也是可以进去的,这样的血管穿刺成功率比凭感觉穿刺成功率要高。

  2.4 对新生儿早产儿静脉穿刺时,因其头部皮肤红润,有时根本看不清血管走行,可用酒精棉签在患儿前额上轻擦几遍,即可看到血管的走行方向(酒精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这时头部浅静脉扩张冲血),随即穿刺成功率高。

  2.5 对肥胖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进针深浅不易掌握,给临床穿刺工作带来一定困难。(1)选择表浅细小静脉。肥胖患儿常常在头皮边缘才有细小静脉显露。因此,应沿着头皮边缘耐心寻找静脉,仔细辨别毛细静脉走行。必要时可用酒精棉签多擦几次头皮静脉,刺激血管充盈扩张。穿刺时,宜选4.5号头皮针头,针头方向与血管平行,持针要稳,避免碰伤血管壁。此类血管管腔细、回血慢,为使穿刺后易回血,可用5 ml无菌注射器吸取少量0.9%氯化钠溶液连接头皮针,未见回血时,不要急于退针,可试回抽注射器,若仍无回血,又感觉在血管内,可推入少许液体,观察局部无肿胀,液体推入通畅,即可固定。(2)根据静脉解剖位置。用手指触摸体会静脉在皮肤上的“沟痕”感,以确定部位及走向。如:额骨正中和沿冠状缝处用手触摸皮肤时有“沟痕”感,即找到了额静脉;从耳屏前方,颧弓根再向上触摸到“沟痕”感,即颞前静脉;在耳廓后方,即耳后静脉[2]。在相应静脉的部位触及明显“沟痕”感时,即可穿刺,针头与皮肤呈10°~15°进针,速度不可过快,见到回血后,再向前进针少许方可固定.穿刺时,感觉到有落空感,若不见回血,可向后挤压一下输液管,检查有无回血。(3)选择颅骨缝间静脉。小儿头颅沿着其额缝、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均有静脉走行操作时,摸清骨缝走向,右手持针,沿着骨缝呈45°~60°刺入皮内0.5~1 cm后,平行向前刺入,见有回血,即穿刺成功。

  3 进针技术与失误防范

  3.1 根据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所成角度不同,分为直刺法与斜刺法。在穿刺过程中用力速度及大小要得当。当穿刺针进入皮下组织时,用力稍大,速度要快,切忌针头斜面在表皮与真皮之间停留,否则疼痛剧烈且进针不畅;穿刺血管壁时,用力轻稳,同时速度宜慢,否则易穿破血管。由于头皮静脉被固定在皮下组织的纤维间隔内,管壁血流差,故穿刺后需压迫局部,以免出血形成皮下血肿[3]。若患儿重度脱水、头皮血管较瘪、回血慢或不回血时,可用5 ml无菌注射器吸取少量生理盐水,接上头皮针头,排净空气再穿刺,待针头进入血管后,轻回抽,若有回血,缓慢推注后局部无肿胀说明穿刺成功,固定后可接上所输液体。

  3.2 静脉穿刺成功与否固然因操作技术水平及患儿血管情况不同而异,操作者情绪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操作者应以良好心态、平稳情绪,选好血管后轻、稳、准地进针,避免因患儿哭闹和家长疑虑而焦躁、慌乱,利于穿刺成功。

【参考文献】
   1 徐恩多主编.局部解剖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6.

  2 付晓荣.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在儿科的应用解剖浅析. 中华中西医杂志,2008,7:4.

  3 郝瑞平,杨爱荣,靳灵芝.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5,14:211.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yxhl/9020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