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期刊百科 > 论文指导 > 论文开题 > 美术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模板范例

美术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模板范例

日期:2023-02-09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论文开题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美术形态不断的丰富起来,在各项领域蓬勃发展,再到后来分裂成两个方向:一种是对美术作品的搜集和制作,另一种是对美术产品的鉴赏,培养高雅的艺术审美情调。那么一篇美术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模板应该怎么撰写呢?以下是学术参考网小编为同学们搜集整理的美术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模板,欢迎阅读!


   论文题目: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选题背景

  学习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学习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征的行为模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是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学习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步骤的组合,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习方法。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学习方式上,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并且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力图通过建立课程标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化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教材、评价体系与考试制度等一系列举措,倡导并促进学生接受新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方式的改变:被动学习→自主学习;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接受学习→研究性学习。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研究,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展开研究性学习“探访苏州古城”为出发点,以新课程观下转变学习方式的理念为理论依据,开发本土资源为抓手,设计单元化研究性学习活动并展开教学,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如何在初中展开研究性学习。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展示研究性学习对于初中美术教学的积极意义并展示苏州古城文化的独特魅力及教育价值。本课题研究更为重要的目是让学生在以下方面有所收获: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开展单元化研究性学习活动,把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基本实施步骤。2.通过选择课题,制定计划查找资料、实地考察,欣赏创作等一系列研究性学习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对于苏州古城的历史、文化,美学特点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并认识它的独特性,激发学生对所生活的城市的热爱之情。

  (二)、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的主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学生学习方式的角度来说本课题通过尝试运用单元化研究性学习活动,改变了原有的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渠道,从被动学习变成自主学习,从个体学习变成合作学习,从接受学习变成研究性学习。从教师角度来说,可以通过本次课题研究可以寻找到在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为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参考。从初中美术教学实际情况和开发利用本土美术资源的角度来看,苏州作为一座历史古成,文化名城本身具有非常丰富的美术资源,亟待美术老师去发现研究、开发利用。本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设计出适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探访苏州古城的单元化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寻找到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有良好的操作性的活动方案,颇有实践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近年来国际教育界倡导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和学习模式,它以特定的具体问题为探索对象,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自己学会主动搜索处理实际问题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方式1。教育部第 C200136 号文件《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对研究性学习定义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而在实际的教学研究中,不同的学者对研究性学习的涵义有不同的理解。归纳起来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相对于接受式学习而言的学习方式,强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是一种适用于校内外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二是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2。”笔者在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研究性学习的定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总结,主要分为四种:一、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二、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所给出的定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三、将前两个观点调和折中后形成广义与狭义两重解释:“从广义来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于各科各类学习活动中,是一种学习的方法。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针对苏州市吴中区部分初中展开苏州古城本土美术资源开发和研究性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问题,总结优秀的经验。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设计探访苏州古城的单元化研究性学习活动,制定计划,并展开教学。根据教学实践中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和内容。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并寻找问题与不足,为今后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推广研究性学习做铺垫。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五、写作提纲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5

  第一章 绪论 9-14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9-10

  一、新课程改革对转变学习方式的要求 9

  二、研究性学习对美术教学的积极意义 9-10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0-11

  一、研究的目的 10

  二、研究的内容 10-11

  三、研究的意义 11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11-14

  一、研究方法 11-12

  二、研究步骤 12-14

  第二章 研究性学习以及本土美术资源的相关概述 14-21

  第一节 相关概念解释 14-16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14-15

  二、什么是本土美术资源 15-16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 16-21

  一、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国内外现状分析 16-18

  二、苏州古城美术资源概况 18-19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分析 19-21

  第三章 关于“探寻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和问题 21-31

  第一节 设计调查问卷并实施调查 21-23

  一、针对教师实施调查研究 21-22

  二、面向学生的调查研究 22-23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23-28

  一、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23

  二、关于研究性学习的调查内容 23-25

  三、苏州古城美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25-26

  四、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26-28

  第三节 问卷调查中的问题分析 28-31

  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发利用苏州古城美术资源的不够 28-29

  二、在初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够,没有采用单元化教学..21 29

  三、学生的主体性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过程体现不够,教学评价单一 29-31

  第四章 “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 31-67

  第一节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 31-35

  一、“探访苏州古城”的必要性 31-32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础 32-33

  三、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与方法..25 33-35

  第二节 设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 35-38

  一、按照学生的兴趣来确定研究的内容 35-36

  二、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计划 36-38

  第三节 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38-65

  一、苏州园林的研究性学习 38-44

  二、苏州古桥的研究性学习 44-52

  三、苏州古城城墙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52-59

  四、探访苏州老街 59-65

  第四节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成果展示 65-67

  第五章 “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总结 67-73

  第一节 “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结论 67-70

  一、教师的体会: 67-68

  二、学生的感受 68-70

  第二节 开展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局限 70-71

  一、活动设计和开展过程的思考 70

  二、创作过程中的问题的思考 70-71

  第三节 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的展望 71-73

  一、研究性学习的进一步推广 71

  二、将本次探访苏州古城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发成校本课程 71-73

  第六章 结语 73-74

  参考文献 74-76

  附录 76-92

  致谢 92

  六、本文研究进展(略)

  七、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启泉.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陈旭远主编.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6. 邹尚智.研究性学习指南[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7. 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8. 王大根.中小学美术教学论[M].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2013.8

  9. 詹刚.天堂苏记[M].古吴轩出版社.2011.8

  10. 吴培恩.苏州城墙[M]古吴轩出版社.[M].2012.1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qkbk/lwgs/lunwenkaiti/26780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