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基于吉林旅游景区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研究与思考

基于吉林旅游景区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研究与思考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1公共设施相关概念与分类

  1.1相关概念

  公共环境设施概念。源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所谓的“环境设施”一词,是英文“Street Furniture”的中文解释。直译为“街道家具”,简称为“SF”。在我国称之为“环境设施”、“公共设施”、“城市环境设施等”。是指一切在城市空间中除建筑之外相关配套的公共使用设施的统称。主要泛指交通、安全、商业、咨询、休憩和环保等方面的设施或装置,是城市环境和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如候车亭、招牌、售卖亭、路灯、垃圾筒、雕塑等,这都属于公共环境设施的一部分,这些设施在城市中与建筑等其他可见物体,构成了城市或区域空间的环境整体形象,并体现了城市景观特色与城市文化特色。

  旅游景区公共设施概念。旅游景区公共设施是指旅游景区管理部门为公共产品和要素的再生产提供一般性公共条件和服务的项目,属于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物或设备,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服务设施。作为景观公共设施有其自身特点,但设施的公共服务功能属性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甚至有些设施还要强化其服务功能。

  1.2公共设施分类

  城市一般性公共设施包括:公共管理设施、公共信息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休息设施、公共照明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公共商业服务设施等。旅游景观区域内的公共设施是在此基础上体现了其服务景区特点的要求和属性。从设计学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结合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分类体系和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特点,尝试建立有效可行的旅游景区公共设施分类体系,以此来对旅游景区公共设施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旅游景区公共设施可以概括为如下系统:景区管理系统、景区交通系统、景区信息系统、景区辅助系统、景区美化系统等。

  依据景区公共设施系统可以细化具体的相关设施。管理系统包括有防护设施、市政设施等。交通系统包括有安全交通设施、停候交通设施等。信息系统包括有声音设施、电子视觉设施等。辅助设施包括有休息设施、卫生设施、通信设施、照明设施、娱乐设施、商务设施、无障碍设施等。美化系统包括有景观环境设施、景观装饰设施等。各个系统下的公共设施中又包括诸多小的设施元素,这些小的元素构成了景观区域内整体的公共设施的全貌,也是景观公共设施设计与规划的主体对象和重要基础因素。

  2吉林省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现状分析

  吉林省是我国东北内陆的省份,其公共设施建设与发展状况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我省公共设施建设存在许多问题,无论是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方面还是旅游景区公共设施建设方面都有待加大投入和创新发展。吉林省于1995年8月18日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吉林省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条例”,至2004年7月1日进行修正实施,对公用设施分类及建设管理给予法规制度方面的保证。其中主要针对的是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对于旅游景区公共设施建设还没有相应的细化条纹规定和管理办法。但作为公共设施其功能属性是一致的,都是以满足公众需求,服务于民为首要任务。可以说政府部门的重视是景区公共设施建设的有利条件,但从吉林旅游景区公共设施规划与设计实际情况看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第一方面,体现在景区公共设施特色不鲜明,与景区环境不够协调。吉林省在全范围内具有自己独特的旅游资源,拥有国家旅游城市三个,历史文化名城两个,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景区等旅游景区,并以冰雪、森林、湿地、农业、边境、民俗、史迹、休闲为代表的八大旅游产品,形成了吉林旅游文化和特色。虽然我省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景观区域,但是却没有完备的公共设施系统与之景观环境相匹配、相适应,这对于我省整体的旅游景区建设和旅游经济发展来说是不协调的。如何利用这些旅游资源来开发景区内的公共设施设计值得深入研究。

  第二方面,体现在景区公共设施设计系统性不强,整体形象不突出。景观公共设施从属于大的公用设施范畴,包括:防护设施、市政设施、安全设施、停候服务设施、休息设施、卫生设施、信息设施、通讯设施、商务设施、游乐设施、照明设施、装饰设施、景观设施、无障碍设施等。具体到景区中的候车停、座椅、公共厕所、垃圾箱、路灯、公共布告牌、地图指引牌、景区信息牌、电话亭、服务商业亭等公共设施。长期以来,由于我省旅游景区公共设施建设与设计开发的力度不够,旅游景区公共设施发展跟不上旅游经济发展的节奏。虽然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政策上给予支持与扶持,但是效果甚微不见起色。致使我省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研发与制造推进速度缓慢,总体上呈现出景区内公共设施地域特色不鲜明、景区环境设施个性化设计不强,缺少景区整体形象特征,不同景区间设施同质化现象突出,公共设施没有体现出与旅游景区环境的协调性,强调使用的功能性,忽视审美的艺术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第三方面,体现在景区公共设施设计的服务性能、材料性能及功能性的缺失和地域特征不强。吉林地处北方,其景区公共设施与南方景区公共设施有所不同,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季节性、材料应用的地域性及功能结构的合理性等方面。基于北方冬季比较长的特点,景区内的公共设施应考虑冬季服务性能,在材料选取方面和设计应用方面都要考虑冬季对其影响作用,特别是在景区各个观景节点上的公共设施的材料应用更要注意。有些景区的公共设施在冬季时基本使用不上,或经过一个冬季,材料就会变形和变质,致使设施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公共设施的服务性能,形同虚设,不可观也不可用。   3吉林旅游景区公共设施设计的思考

  3.1环境因素的思考

  3.1.1景区季节性自然环境

  旅游景区季节性特点是各地区旅游观光产品的卖点,正是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的不同,决定了各地域公共设施设计方面的不同。北方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有别于南方,漫长的冬季旅游,虽然彰显了吉林旅游特色,但为景区公共设施设计提出了设计难点,同样的景区公共设施,在冬季时,有些设施就会处于闲置状态,如景区座椅,景区外休闲器械等,冬季过后,有些设施表面会被雪水腐蚀,需要修缮,这些环境因素的作用,是吉林景?^公共设施设计面对的课题,需要深入研究。

  3.1.2景区各个单元空间环境

  吉林旅游资源丰富,景区环境不同、地区不同、范围不同,如何有效利用环境空间特点,如何具体处理好景区中的各个单元空间的公共设施及匹配关系,这些都需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首先要明确景区空间关系。如哪些是自然空间;哪些是人为再造空间;哪些空间具有开放性特点;哪些空间具有封闭性或半封闭性特点。这些对环境空间的定位思考有助于景区公共设施设计的针对性实施。其次要明确景区单元空间内公共设施的主从关系。如景区单元内设施的系列关系、层次关系。强调设施安排的调理化,秩序化,突出主题,主次分明、合理布局。根据此单元设施功能定位,可以依据游客的运动曲线,组织空间序列布置,及轴线布控设施等,有效体现单元环境空间与公共设施的主从避让关系。

  3.1.3景区人造空间区域环境

  旅游景区环境是有自然景观环境和人造景观环境构成的。人造环境景区中的环境包括有道路、地面、绿化、水体等方面内容需要考虑。

  道路。既要考虑干路与支路的主从关系、运动流线、导向作用,还要考虑临近道路的公共设施的布置安排,特别是景观节点设施的布置。

  地面。根据停留驻足和视域范围不同,处理好公共设施使用功能与设施匹配关系。考虑地面铺装的颜色、材质、机理、图案等对公共设施形象的影响。地面的起伏状态对公共设施布局的影响。

  绿化。强调植物净化空气、防止污染、调节气温、减少噪音等物理功能之外,要强化公共设施与植物的配置关系。设施布置不能孤立,要考虑使用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考虑避让关系的合理性,如植物绿化不能遮挡设施,阻碍设施的使用或阻碍公众的流动性等。

  水体。公共设施设计与水体景观环境的协调性是不可回避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景区内的饮水和戏水设施设计都要考虑和谐性。建立在水体旁边的设施也要考虑组合关系、主从关系,增加水体与设施的层次感与情趣。

  3.2设计因素的思考

  3.2.1遵循景区公共设施设计原则

  功能性原则。必须明确使用功能的合理性、应用性、便利性,这是公共设施设计时必须考虑的最基本的原则性问题。景区的公共设施功能性要突出使用的方便,考虑游客的流动特点。

  安全性原则。这是公共设施设计的必要条件之一,公共设施在游客使用过程中安全性能是第一位的,特别是景区内的儿童设施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其材料、结构、工艺及形态等方面的安全性,不能留下任何的安全隐患。

  公平性原则,即无障碍原则。公共设施强调的是公众的参与的平等性与使用的公平性,不应受到性别、年龄、文化背景与教育程度等因素的限制或等级对待。“无障碍设计”不单指特殊人群,应为所有公众提供方便的公共设施设计。

  系统性原则。对于公共设施设计而言,面对公众使用的设施,其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组合性等诸多方面,都需要有系统的规划才能发挥设施使用的有效性和利用率。

  审美性原则。作为旅游景区的公共设施,应突出美感效应,并与景区的景致和谐共处,协调统一,达到审美性的要求。

  地域性原则。旅游景区公共设施设计,可以视为景区环境设计的延续,其地域景观特点明显,应反映出地域文化特征和所处景区特点。提倡具有个性化、人性化、地域化的公共设施设计,以树立不同风格的公共设施形象品牌效应。

  环保性原则。环保性原则适用于任何产品设计,景区的公共设施更应提倡环保。倡导环境保护的“绿色设计”是未来公共设施设计的发展趋势。

  3.2.2景区公共设施设计要素思考

  景观公共设施设计要素概括有产品要素、环境要素、行为要素、文化要素等,下面就公共设施产品设计要素进行研究探讨,其中包括有产品形态、功能、结构、材料、工艺、色彩等方面的内容。

  形态设计。公共设施形态是由设施外观形体和内部构造形体表现出来的综合体貌特征。进行形态设计时,要多方位思考。要考虑功能形态、仿生形态、象征形态、装饰形态等,并结合景区风格特征、地域文化特点来统一进行规划设计,使形态设计符合景区风格要求。

  功能设计。功能是指产品所具有的功效作用、使用方式以及被接受的能力。每一种设施都有其自身的功能直接向公众提供便捷服务性功能。旅游景区公共设施功能设计一定要考虑服务游客的便利性,找出与城市公共设施的不同点,拓展景区公共设施的功能性作用。

  结构设计。产品结构设计是实现产品功能的重要途径。结构包括有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功能结构。结构设计会受到材料特性、工艺流程、使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景区公共设施结构设计也会遵循结构设计原则,统筹考虑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结构与使用方式的关系、结构与安全性能的关系等方面的因素,使结构设计趋于合理。

  材料设计。公共设施产品所应用的材料种类繁多,但考虑到公共设施产品的特点,会受到环境气候的影响,特别是对一些景区户外设施产品材料有更高的要求,如材料的结构性能、防腐性能、抗压性能、安全性能等都要考虑周全。对于严寒景区内公共设施产品材料的应用要考虑材料的耐久性特点、环保性特点,倡导材料的绿色设计。

  工艺设计。工艺是指产品设施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流程技术和手段。任何产品都要通过加工工艺手段去实现产品的实体再现。不同性质的材料会有不同的加工要求,作为景区公共设施,其产品加工手段要看设施的材料及结构方式。如金属材质、石质材料、木材、工程塑料等景区设施产品常用材料,其加工手段会不同,但工艺设计的要求以精致、细腻、饰面效果好并富于美感作为基本要求。特别对于吉林景区公共设施产品表面工艺处理,要充分考虑到冬季的影响。

  色彩设计。景区公共设施产品的色彩设计要以形态、色泽、材质为基础进行研究,色彩设计要体现辨识性、象征性、装饰性特征。景区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的范围广、设计的产品多,这就需要进行色彩的规划统筹设计,要考虑系统化、系列化、特色化、风格化等色彩设计以及特殊公共设施色彩设计,有效掌控公共设施色彩与景区环境色彩的和谐性。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luyouguanlilunwen/13680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