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基于李渔生态美学的现代乡村旅游发展思考

基于李渔生态美学的现代乡村旅游发展思考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对于生态美学的界定,目前学术界的看法并不一致,但其中曾繁仁的观点较具代表性,他将生态平衡的原则引入生态美学理论,借鉴海德格尔的生态存在论成果,把生态存在美界定为一种人与自然和社会动态平衡、和谐统一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7]。后来曾先生又进一步丰富了其内涵,将其扩展到四个方面,即:真理自行揭示的生态本真美、天地神人四方游戏的生态存在美、自然与人的“间性”对话关系的生态自然美以及人的诗意栖居的生态理想美[8]。这一理解和界定与李渔《闲情偶寄》作品中体现的生态美学思想极为吻合。 
  2 对于现代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闲情偶寄》中所展现的李渔的生态美学思想对于现今的休闲文化、建筑设计、饮食养生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于国家的现代乡村旅游建设与发展也有很好的启示意义,具体体现在文中涉及的居室构造、器玩设计、植物种植、饮食养生等内容对于乡村旅馆、民宿、农家乐、观光旅游、休闲文化和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启发。 
  2.1 居室篇 
  在《闲情偶寄·居室部》中,李渔提出“因地制宜”法则,居室设计应体现出顺应物性的自然原则。“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房舍忌似平原,须有高下之势”,窗户和栏杆则要“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总其大纲,则有二语: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琢。”他认为,在日常的居室设计中,要体现简约、自然、顺应物体本属的特性。同时,善于运用身边的土木花草加以装饰,把自然之物转化为陶冶性情的生活场景。在选择居室的大小上又处处体现以突出人性本身为原则,提出“堂愈高而人愈觉其矮,地愈宽而体愈形其瘠,何如略小其堂,而宽大其身之为得乎”“愿显者之居,勿太高广。夫房舍与人,欲其相称”的观点,认为无论是房舍还是园林都应做到相互协调,相互映衬。他进一步指出“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可见其居室设计中特别讲究创新,而这种思想贯穿其作品的各个角落。如《闲情偶寄·居室部》中,他提出了新式顶格、梅窗、女墙镂空等设计,船上开窗借景,园林巧借山石等。《闲情偶寄·器玩部》中,李渔对古代一些日用器皿如床帐、箱笼、茶具、灯盏等都提出了自己的创意分析,指出“人惟求旧,物惟求新”,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了其讲究创新、创意的意识。 
  这些设计思路和创意对于现代乡村旅游中的民宿、农家大院、旅社建设装饰也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我国的乡村旅游虽然起步晚,但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乡村旅游总体发展迅速。以浙江省为例,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和基础。发展阶段已从最初的简单为城镇旅游者提供农家菜、农家屋等基础服务逐步向发展特色的田园观光、主题乡村旅游等模式过渡。这其中,乡村住宿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在打造乡村住宿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开发的档次质量,也要注重住宿产品的深度和创新,突出不同村落各自的旅游特色,真正吸引旅客深入体验,满足游客的精神和审美需求,而不是简单的餐饮、观光。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居室设计上巧用心思,在满足居室实用功能的基础条件上,进行雅致、创新的设计与装饰,做到“雅俗俱丽,理致兼收”。

       2.2 饮食篇 
  李渔追求居室“顺应自然”“天巧自呈”的同时,在饮食方面也崇尚俭朴、返璞归真的原则。《闲情偶寄·饮馔部》中提出“声音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为其渐近自然。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草衣木食,上古之风,人能疏远肥腻,食蔬蕨而甘之,腹中菜园不使羊来踏破,是犹作羲皇之民,鼓唐虞之腹,与崇尚古玩同一致也。”李渔认为,精工而制的肉不如普通的肉,肉食不如蔬菜,也是因为后者比前者更贴近自然。穿草衣吃素食,是上古时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如果人们也能远离肥腻,崇尚蔬野,那么就如活在伏羲、三皇的时代,享受着唐尧、虞舜时代的美好生活了。由此可见,其追求自然、崇尚简朴的原则贯穿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他提出和“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观点,并进一步说“非鄙其食肉,鄙其不善谋也。”李渔直言“土木之事,最忌奢靡,匪特庶民之家,当崇尚俭朴,即王公大人,亦当以此为尚。”他在饮食上也讲究创新,物尽其用。提及瓜茄瓠芋之类时指出“实则不止当菜,兼作饭矣。”“一物两用,何俭如之?”他自创五香面和八珍面,“五香膳己,八珍饷客,略分丰俭于期间。” 
  餐饮作为乡村旅游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加深游客体验力度、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家餐饮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亦可成为当地旅游产品的一个名片或特色。如今,很多游客去乡村旅游的目的之一就是品尝当地农家菜。因此,农家菜的食材、烹饪、特色等对于游客是一种最直接的体验。总体而言,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地的食材、烹饪等现状令人比较乐观,而至于特色,仍需服务者多花心思、挖掘特色、巧中取奇。以浙江省为例,舟山沈家门的海鲜美食、千岛湖的鱼类特产、安吉的竹笋宴、磐安的野菌餐等都可以成为参考的范例。各地乡村在饮食这块都可以挖掘各自特色的食材和烹饪手法,进而将之打造成品牌,以更好地吸引游客,提高客座率。比如东阳的瓦罐鸡、博士菜、沃面,永嘉的金粉饺、麦贴锅、麦饼等,在销售渠道、品牌打造等方面仍需加大投入力度。 
  2.3 种植篇 
  《闲情偶寄·种植部》分木本、藤本、草本、众卉和竹木五大类,这其中李渔着重谈花论树,品评花鸟特性,体味其给人带来的心性滋养与快乐。无论听琴观棋,养花种竹,蓄养禽鱼,都能让他进入“神与物游”“思与境偕”的境界,获得精神的自由舒展。他在文中指出,“吾于老农老圃之事,而得养生处世之方焉。人能虑后计长,事事求为木本,则见雨露不喜,而睹霜雪不惊。其为身也,挺然独立,至于斧斤之来,则天数也,岂灵椿古柏之所能避哉?”在这草木世界、昆虫王国,李渔将情感、生命紧密融入,细致体味,安顿性灵,感悟人生哲理:牡丹向阳而志坚,梅花霜开而至真,菜花盈累而至尊。在李渔看来,艺术与生活、美与生活、创造与欣赏都是内在融通、和谐共在的,因而日常生活——这样一个熟知的惯常世界、一个活生生的极具闲赏个性的世界就成为一个“诗意的栖居地”。 
  李渔这种崇尚自然、喜爱自然并身体力行投入其中,感悟人生哲理的精神对于现今生活在物质化程度较高、节奏繁忙的現代人来说亦具有很大的感召力量。一方面,可以看到乡村旅游中田园观光的重要性,同时也启发人们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和情怀,打造健康的休闲文化之重要。就田园风光而言,它是现代人放松身体和心灵很好的一种方式,因此,它的特色和差异发展非常重要。不同水土和季节培植合适的花草苗木,吸引游客旅游观光的同时也可增加他们参与体验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体验大自然的馈赠和快乐。例如,金华兰溪的花卉主题公园、丽水缙云的杨梅林、宁波奉化的滕头生态村、温州永嘉的茗岙梯田等,这些都是较具地方特色的乡村观光产品。总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除了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条件之外,仍需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打开思路大胆创新,找到乡间生态与经济发展共同进步的和谐之路。 
  3 结语 
  李渔将日常生活艺术化、审美化的高超智慧乃以顺性为核心进而求得返璞归真的大美,这种寻求人类个体与自然、社会、内心灵魂和谐共处的生态美学思想不仅给现代乡村旅游、休闲文化发展等提供了良好的艺术设计、鉴赏思维等方面的启发,更是给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生存哲学带来了丰富的启示意义。旅游相关决策者和从业者如能充分意识到生态美学对现代人的重要价值,或许可以从旅游产品的内容设计、风格营造、建筑选材、居室色彩、装饰设计,再到饮食产品、观光体验等方面进行精心取舍、创造设计,也许会收获非常不同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蒋继华.主体间性视域中的李渔生态美学思想[J].文艺评论,2012(6):46-50. 
  [2]李渔.李渔全集(第三卷)[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3]李渔.闲情偶寄[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4]乔海燕.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浙江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8(1):27-30. 
  [5]徐清.浙江省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研究[J].浙江农业科技,2009,1(2):235-238. 
  [6]张吕坤.李渔《闲情偶记》的“闲”与现代休闲文化[J].大众文艺,2014(16):256-258. 
  [7]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8]曾繁仁.生态美学——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观念[J].中国文化研究,2005(4):1-5. 
  (责任编辑:赵中正)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luyouguanlilunwen/4062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