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国外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海南发展的启示

国外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海南发展的启示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摘要]国际旅游岛是指市场要素全面国际化、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海岛型旅游目的地。文章在研究借鉴国外旅游岛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海南的现有实际条件,对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议是:转换政府职能,科学整体规划;创造生态旅游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重视旅游市场需求,建立特色国际旅游岛;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促销力度,开拓国际市场。
  [关键词]国际旅游岛;海南;启示

  1988年海南建省办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开拓与发展,海南确立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产业结构群。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海南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在经济全球化、旅游国际化的新的发展时期,以经济特区更“特”的改革开放和积极探索的“特别之为”,谋求海南在中国、在世界“特别之位”的重大创举,也为我国旅游业整体转型提供一个先行先试的试验田。
  就世界各国的旅游岛发展状况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和东南亚地区相对比较成熟。地中海、爱琴海、加勒比海地区以及巴厘岛和普吉岛等,因起步时间较早,经历了初期的探索和高速发展时期的巩固,目前无论从功能层次、发展理念、组织经营形式还是服务质量水平以及整体营销策略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国外这些旅游岛相比,海南旅游岛因起步较晚,现正处在发展增长阶段,不仅旅游产品功能层次结构高低不平衡、发展理念和组织经营形式等较落后,而且有许多海岛景观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合理利用,还有许多岛屿至今处于原始状态。根据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预测,未来我国旅游业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而海岛旅游在目前的发展状态下,无论是资源利用深度还是功能层次结构都必然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因此,分析、总结和借鉴国外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成功经验
  
  (一)重视政府引导,制定科学规划
  国外国际旅游岛一般都由政府或政府代表机构出面,进行科学而详尽的规划,并且由政府提供启动资金搞好基础设施,待投资环境初步形成后,再将土地转让给投资者,并规定投资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进行景区建设。同时,政府再将转让土地的收入投进去滚动发展,从而使旅游岛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二)树立生态理念,着重保护环境
  世界上许多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成功开发旅游岛的案例都在证明:要有一个持续健康的海岛旅游业,就必须要有生态的旅游理念,而且还要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同时,旅游岛上的建筑风格还要尽可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开发建设时要依山就势,一般不破坏地形、地貌。例如,马尔代夫著名的“三低一高”的开发原则(即低层建筑、低密度开发、低容量利用和高绿化率),就是为了保持原有的地貌特征,确保岛上旅游资源和生态系统不会遭到破坏,使游客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亲切,体会到休闲的享受。
  
  (三)紧扣市场需求,强调发展特色
  随着热带、亚热带海岛海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旅游产品的开发也成为竞争的焦点。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发展取得成功的国家或地区,往往紧跟旅游市场的变化需求,适时地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使自己长期处于不衰之境。而这些国家或地区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都强调民族性、地方性和独创性。这些特色,不仅表现在建筑风格、旅游项目等硬件设施上,而且表现在旅游区管理方式、服务水平和文化氛围等软件上。这些国际旅游岛在规划建设上都强调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保护,在建筑风格上也要尽可能与当地传统相吻合。这些国际旅游岛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都使地方民俗和文化得到加强,并使之成为一项特殊的旅游资源。例如,印尼的巴厘岛强调其不同于世界其他海岛旅游目的地的,不是大海,也不是椰子树,而是本地流传数世纪的宗教文化,以及由此衍生出的艺术和生活方式。
  
  (四)提供优质服务,建立科学的政府管理体制
  周到齐全的社会服务和人性化管理是国外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又一个关键因素。他们不仅在管理上井然有序,而且在服务上细致周到。
  为了促进旅游岛的建设和发展,各国都建立了比较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监管系统,并注重政府在旅游岛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强化旅游部门的行业综合管理协调和监督能力。例如,马尔代夫国家旅游部权限很大,既可以代表国家对外出租海岛,负责组织审查海岛开发规划和各海岛的建设布局,制订海滨旅游法规以及旅游业的日常监督管理,也可以对那些不达标的度假区进行罚款或者关闭,对现有和新建的度假村的开发和运营实施严格的监控。为了加大旅游业的管理力度,马尔代夫还成立了由旅游、渔业和交通等部门组成的国家旅游委员会,及时解决旅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协同制订相关法律规范。可见,这些世界著名的国际旅游岛的背后,都有着强有力的政府管理体制做保障。
  
  (五)面向国际市场,强化宣传促销
  国外旅游岛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都非常重视旅游地的整体形象宣传,政府在其中起了核心作用。一方面,政府会拨出专项资金,亲自做旅游宣传,包括编印地图和小册子,参加交易会,组织或承办大型国际性娱乐活动等。旅游宣传推广是政府的重要的日常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组织各旅游企业做广告宣传,包括机场广告等。此外,由于国际管理公司的介入,许多远在德国、美国和日本的旅游中间商也在努力为这些国际旅游岛和酒店做宣传广告,甚至有些度假酒店设有专门的销售部门,并依靠远在千里之外的集团公司销售中心和代理商的网络系统得到源源不断的客源。
  
  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条件分析
  
  (一)具有建设休闲度假胜地的优越条件和良好环境
  优越的自然、人文条件。海南虽然地处热带,但有热带季风、海洋和大面积的热带雨林调节,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平均气温22%~25℃。海南拥有极其丰富、中国独有的热带海岛旅游资源。海水、阳光、沙滩、森林、温泉、热带物产和少数民族风情等,尤其是海洋资源和热带雨林资源,形成了海岛景观、山水风光、温泉休闲、水上运动、热带雨林探险和民族风情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基础。
  已经培育出为数不少的热带海岛度假休闲旅游品牌。如天涯海角和南山文化旅游区等一批休闲度假景区;亚龙湾、大东海和海口西海岸等一批热带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五指山、尖峰岭和吊罗山等热带雨林休闲度假旅游区;七仙岭和南田等热带温泉康养度假旅游区;南丽湖等滨湖休闲度假旅游区以及高标准的高尔夫球场等。按照海南旅游业“十一五”规划,海南计划在2010年前打造出10条旅游黄金路线、20个精品旅游度假区、30个王牌旅游景区、30个五星级国际水准的度假型酒店和30个高尔夫球场,建成1到2个类似深圳世界之窗或广西印象桂林的大型演艺场所等。
  
  (二)具有良好的旅游开放环境
  区位优势。海南位于中国最南端,是我国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岛屿,与越南隔海相望,与东南亚毗邻,位于亚洲版图的中心。
  享有我国最优惠的出入境政策。目前已对21个国家或地区持普通护照5人以上的旅游团队实行15天内免签证优惠待遇;来自与我国有外交关系或者官方贸易往来的国家或地区的游客,可在海口、三亚口岸办理“落地签证”。台湾同胞可在海口、三亚申请一次出入境有效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已成为港澳台、日韩、东南亚、中亚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游客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的重要选择。博鳌亚洲论坛极大地提升了海南的知名度和国际形象,有利于海南旅游业的国际化和客源的多元化。随着这一品牌的国际影响的不断扩大,会展旅游将在海南获得极好的发展机遇。
  海南历史上有开放的传统。200多万琼籍华侨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对家乡的热爱,将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拥有基本完备的基础设施
  600多公里环岛高速公路、中线高等级公路和其它纵横连接的公路,游客出游极为方便。海口、三亚两大机场具备国际机场的硬件条件。粤海铁路的开通,使海南从南到北与国内巨大的铁路网络联为一体。海南独具特色的热带滨海旅游资源与国内其他功能的旅游资源更方便地联结起来,既扩大国内外客源市场,又极大地降低旅游成本。海南正在推进东环铁路和海口、三亚绕城高速公路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将进一步完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
  海南的旅游接待能力已大为提高。目前全岛三星级以上酒店98家,星级宾馆已达216家,年接待能力2300万人次。加上尚未纳入旅游统计的住宿接待单位700家,总体接待能力近3000万人次。根据海南省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与1987年建省前相比,2007年海南接待国内外游客1845.51万人次,是1987年的25倍,旅游总收入171.37亿元,是1987年的150倍,国际旅游收入是1987年建省前的25倍,而境外旅游人数是1987年的4 35倍。
  
  (四)海南的旅游管理正在逐步接近国际标准
  海南的旅游服务标准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一些星级酒店采用国际同行业标准管理,许多国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加盟海南旅游业。政府对旅游业的管理方式和水平正在改进和提高,通过规划引导,依法管理,维护市场规范和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旅游人才队伍基本形成,包括规划、管理人才和导游人才等。旅游项目开发

如火如荼,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开发企业、旅行社纷纷进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心打造热带岛屿度假休闲旅游精品。
  
  三、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启示
  
  (一)转换政府职能,科学整体规划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要强调规划先行,做出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使开发建设具有计划性、合理性、有序性及兼顾重点的特性。为此,首先,要有一个完整的统筹规划,处理好旅游岛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旅游业与水产养殖、港口建设等之间的关系;既要根据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特点,确定其主要功能,保留和发挥其个性特点,又要符合整体协调原则,形成一个区域旅游的罄体。其次,必须转换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引导,将各利益主体,政府、开发商和当地居民的利益统一起来,形成旅游开发合力;必须完善立法,形成以法律为准绳的开发机制,严格项目申报、立项和审查程序,使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开发规范化、法制化和有序化,在政府监督和控制下开展各项工作;必须要对丰富的海南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科学安排,避免开发建设的盲目性,防止无序发展,确保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开发有计划、有秩序、有重点地进行,以充分合理利用海南旅游资源。同时,还要加强各地区和旅游服务企业之间的联系,宏观上对交通、住宿和餐饮等各部门设施建设和开发进行协调与统一,规范市场体系,消除旅游发展瓶颈。
  
  (二)创造生态旅游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其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双重性。随着大批游客涌入旅游区,既存在相互促进的正面效应,即旅游开发美化了环境;也必然存在因旅游开发而损坏和破坏了周围自然环境的情况。海南省自从树立了旅游主导产业地位后,各级政府对环境日益重视,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法令。但相比之下,我们的规定、法令还不够完善、严厉,执法力度不够,各地在地方利益、短期利益与环境相冲突时,多选择了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南渡江取沙导致白沙门的消失,三亚一些旅游开发区不顾生态规律挖掉百年沙坝或在海上大兴土木,万宁、陵水在漂亮的滨海沙滩上大造虾池,砍红树林、采珊瑚礁的事件还时有发生。由于旅游岛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因此,尤其要强调保护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要以“生态、绿色”为理念,以生态旅游市场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中心,兼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一方面,要注意海南岛上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不要轻易破坏原有地形、地貌与植被,建筑风格也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尽可能保持岛上的自然风格,创造和谐的海岛生态旅游环境。另一方面,要注意防止过度开发。因此,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开发过程中首先要把好审批关,要制定海南国际旅游岛环境保护条例,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环境质量评价和检测机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以实现海岛旅游开发的永久性和可持续性。另外,可借鉴马尔代夫的“三低一高”的开发原则,针对海南不同区位特色和环境容量,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限制海岛开发强度,避免资源过度开发,以确保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生态环境不会因过度开发而受到损害,为游客带来舒适放松的享受。
  
  (三)重视旅游市场需求,建立特色国际旅游岛
  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国际旅游岛相比较,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目前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海南省许多地方的旅游开发大都停留在观光的层次,旅游竞争吸引主要维持在低端价格方面。2008年全年接待游客量206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包括我国的港澳台游客)有97.93万人次,仅占4.75%。由此说明海南国际旅游岛尚未走向国际市场,海岛旅游的功能品位层次不齐全,不能满足多元旅游需求。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海南省所推出的海岛旅游项目与旅游设施环境多为中低端产
品,其功能品位层次难以吸引国际高端游客所致。因此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满足风格各异的品位需求和不同档次的消费需求,注重海岛旅游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和海岛建设的个性化发展。借鉴世界其他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特色与发展风格,结合市场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变化,充分发掘海南各地方的资源环境特点、风俗习惯特点、饮食文化特点以及建筑风格特点,选取品位高、价值大的产品,大力开发具有民族性、参与性和特色性的海岛旅游精品项目,实施海底、海洋、海岸和海天立体开发模式,以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并促使海南目前的中低端旅游市场向特色化、个性化的中高端旅游市场迈进,最终使海南国际旅游岛形成功能层次分明、空间布局合理的市场格局,彻底改变以观光为主的海岛旅游产品结构,极大地提高海岛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把海南省丰富的岛屿资源打造成特色鲜明的海岛旅游胜地。
  
  (四)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和管理,如果由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自行对本辖区内的海岛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势必会带来资源的盲目开发、无序管理,旅游项目重复建设、市场雷同和恶性竞争等诸多问题。只有建立统一的国际旅游岛旅游管理机构,从行业管理、部门协调、产业运行环境和资源开发保护等各方面对海岛旅游开发进行统筹规划,才能将海南的资源优势变为效益优势;另外,还要注意完善各个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关注各个项目建设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对建设的标准、范围要做出具体统一的规划;还要注重对开发项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尤其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程度。同时还要完善各旅游区的配套基础设施,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准,实行人性化管理,这一点可以很好地借鉴墨西哥坎昆岛的成功经验。搞好旅游岛交通建设,做好天气预报工作,建立完善的海岛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合理安排车船班次,定期对各交通工具进行检查,提高船只的抗风和自动导航能力,让游客可以放心地进行海岛旅游活动。
  
  (五)加强宣传促销力度,开拓国际市场
  采取得力措施加大整体宣传促销力度。海南境外客源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知名度不高,西方发达国家的旅行社和游客对海南岛知之甚少,这与海南对外宣传促销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品牌的打造离不开成功的宣传,在世界各国际旅游岛已成熟稳定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刚起步的今天,如何打造中国海岛旅游高端品牌,已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今后海南旅游部门要整合资源,统筹规划,上下结合,要打造海南的整体国际形象,要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成熟的运作手段,充分利用国际会议、活动和政治经济事件的机会,利用新闻舆论力量巧妙运作,花小钱,办大事。同时,加强对外联系,引进国际知名旅游管理公司、大型旅游代理中间商,互惠互利、灵活合作,打开外国游客进入海南的渠道。从而把海南的特色旅游产品推介出去,让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关注海南、向往海南,使海南岛持续产生超强的旅游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曹绘嶷,巴厘岛等国际度假旅游地给海南旅游业的启示[j]海南大学学报,2002,20(2):93-97
  [2]海南省旅游局2008年12月旅游统计报表,http:///ziliaoku/
  [3]李振华,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定位传播的比较研究—巴厘岛和海南岛的比较[j],财经界,2007,(11):5—6
  [4]吴士存,世界著名岛屿经济体选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5]王树欣,张耀光,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11):103-108
  [6]杨洁,李悦铮,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经验对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启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1):38-43
  [7]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策划天涯一立足海南的追求和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框架建议[j],海南金融,2002,(4):20-25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luyouguanlilunwen/4142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