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红色旅游背景下井冈山森林旅游开发研究

红色旅游背景下井冈山森林旅游开发研究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摘要] 井冈山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随着井冈山红色旅游热潮的兴起,井冈山森林旅游开发面临着空前的机遇。本文在分析井冈山森林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井冈山森林旅游开发策略。
  [关键词] 红色旅游森林旅游井冈山
  
  一、红色旅游及森林旅游
  
  目前,全国上下掀起一股“红色旅游”热潮,红色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中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指出,“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随着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探求自然奥秘的渴求日益增强, 森林旅游随之蓬勃兴起。森林旅游是指人们在人工或天然的森林生态环境里从事的集知识性、参与性、观光性和社会责任感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是国际上正在兴起的一种有利于保护自然的新型旅游业——生态旅游业的主要形式。
  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就决定了有相当一部分革命纪念地分布在广大农村,尤其是地貌复杂、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山区。所以,“红”、“绿”资源在空间上形成天然的组合,这种状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井冈山也不例外。井冈山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井冈山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 森林旅游开发潜力很大。
  
  二、井冈山森林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的西南部,罗霄山脉的中段, 享有“天然动植物园”和“绿色宝库”的美誉。风景名胜区面积261.43平方公里,分为11个景区,76处景点,460多个景物景观。井冈山森林资源丰富,有山林面积189.7万亩,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数超过8000个,有的地方达到12000个,有“天然氧吧”之称。这里污染少,噪音小,森林覆盖率达86%,各类植物3800余种,拥有全球同纬度保存最好的次原始森林7000公顷,还有一片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誉为全世界仅有的常绿阔叶林。景区年平均气温为26℃,是理想的避暑、疗养胜地。
  井冈山旅游部门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开发了景区内的龙潭、主峰、百竹园、朱沙河漂流等一大批自然山水景点,增添了狩猎、攀岩、迷宫、高空钢索表演等旅游项目。但井冈山的森林旅游开发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有形成一批能代表井冈山森林旅游形象的特色旅游产品。由于资金投入不够,森林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内容单一,森林旅游市场较狭窄;当前,人们给予井冈山更多关注的是红色旅游,对井冈山森林旅游的社会认知度还不高,不利于森林旅游的对外宣传,从而影响了井冈山森林旅游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缺乏森林旅游专业人才,井冈山森林旅游规划及管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
  
  三、红色旅游背景下井冈山森林旅游开发的机遇
  
  井冈山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中国革命的一代英豪培育了凝聚中华民族之魂的井冈山精神。因此,中国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井冈山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也非常重视井冈山的发展,在政策和经济方面给予了特殊的优待和支持。井冈山森林旅游开发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红色几乎成了井冈山的代名词,红色旅游的发展为井冈山吸引了众多的客源(表1为井冈山近5年接待游客人数)。由表可见,2005年井冈山接待游客人次比2001年增长了一倍。
  表1井冈山近五年旅游接待人数 单位:万人次


  资料来源:井冈山旅游局
  井冈山的生态环境受到游客的青睐,不仅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更是因为井冈山市政府对红色胜地的重新定位和规划。现在绿色旅游已经成为井冈山的又一张名片。为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井冈山正在由此前的“红色”旅游转向“红+绿”的旅游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会逐步完成由“红向绿”的转变,由革命教育旅游向环保生态旅游过渡。


  
  四、井冈山森林旅游开发策略
  
  1.加大井冈山森林旅游宣传力度
  井冈山自然景观资源丰富而独特。井冈山风光绮丽、景色迷人,自然景物景观似锦簇花团,各显雄、险、秀、幽、奇特色。既有气势磅礴的云海、奇妙独特的飞瀑、瑰丽璀璨的日出、蜚声中外的十里杜鹃长廊,又有享誉全球的黄洋界、茅坪八角楼以及被载入百元人民币背景图案的井冈山主峰,更有亚热带次原始森林、稀有的珍贵树种、栖息林海的珍禽异兽。
  虽然井冈山市早在1982年就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有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但多是以单纯的旅游接待地为主要性质,且注重革命传统的宣传,而忽略了对优美自然风光和森林旅游资源的宣传,影响了其目标市场的定位与客源市场结构。
  森林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概念,发展潜力很大。所以,应该利用各种媒体,精心组织井冈山森林旅游推介活动,大力宣传森林旅游文化,让游客感受井冈文化的无穷魅力。可以多途径、多层次宣传森林旅游知识和旅游信息,设计满足不同游客需求的各种旅游精品线路,培育出良好的森林旅游市场,以高质量、高标准、优质服务及特色森林旅游产品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借助电视、电影、报刊、网络等现代传媒,运用信息化手段,集中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网络化覆盖和传递井冈山的森林旅游信息。
  总之,创新旅游形象宣传和市场营销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形象宣传和市场营销来提高井冈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创新井冈山森林旅游品牌是当务之急。
  
  2.塑造井冈山森林旅游形象
  旅游经济是典型的市场经济,一个地方要力争吸引足够的客源,关键是要有适应市场的旅游产品。旅游形象是对一个地区主要旅游产品的高度概括、提炼和抽象,自然要遵循市场需求导向的原则,而不是有什么产品就打什么招牌。因此,对于森林旅游在井冈山旅游中占什么地位,应给予实事求是的认识和评价。要根据市场需求策划并强化井冈山的森林旅游形象。
  井冈山高大雄伟的形象,不仅是因为有众多著名革命遗迹、遗址和当年其光辉的斗争历史,更因为有黄洋界、八面山、双马石、桐木岭、朱砂冲五大哨口,海拔高度都在千米以上,素以雄伟高大险要著称,而且五百里井冈横跨湘赣两省、山峰陡峭、峰峦岩壑、挺拔奇伟,是其他旅游名山无法比拟的,这些构成了井冈山雄伟高大的形象。因此井冈山旅游业的发展应该立足于其资源的综合性,强化“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主题形象,借红推绿,突出“绿色宝库”的特征,做足“绿色文章,彰显家园魅力”。
  
  3.促进井冈山红色旅游、森林旅游综合开发
  从旅游形式来说,红色旅游属于观光游,是一种奔走、游览的旅游方式,旅游者一般停留的时间较短,难以吸引旅游者久留;再有,近年来各地交通条件有所改善,可进入性提高,也缩短了旅游者实际停留的时间;由于革命圣地和纪念地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带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质,一般门票定价不高。上述因素决定了红色旅游的收入水平不会太高。为了增加旅游收入,争取常年保持比较大的客流量,同时大力开发森林旅游产品,增加旅游总收入。
  井冈山作为革命圣地,除了拥有众多的红色旅游资源,同时也拥有良好的森林旅游资源,民风淳朴,物产丰厚,山清水秀。因此,井冈山作为革命纪念地在保护开发好红色旅游资源的同时,应加大风景资源和民俗资源开发的力度,建成了一个引人入胜的风光休闲区,既可以美化革命圣地的环境,又能丰富红色旅游活动的内容,做到井冈山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的综合开发。在开发过程中要跳出红色局限,增加森林旅游内容,形成红色旅游与森林旅游的旅游产品组合,才能满足日益个性化、专业化的旅游市场需求。
  随着红色旅游的发展,旅游者早已厌倦了“隔着玻璃看,耳旁别人讲”的固定模式,渴望更多的参与性和自主性,在保证思想性的前提下,应努力提高森林旅游的观赏性、趣味性和参与性,让游客有切身感受,避免博物馆解说式旅游的枯燥与单调,使革命文化精神与当代市场需求达到有机结合,吸引大批游客。
  井冈山最大的特点在于,自然景观和红色革命遗址交相辉映,使游客在接受革命教育的同时,可以欣赏到美不胜收的风景。从游客需求的角度出发,将红色旅游资源和绿色旅游资源完美整合,才能使井冈山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4.推广井冈山森林旅游特色项目
  森林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诱人的野趣及独特的保健功能,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参与到森林旅游活动中来。回归自然、欣赏自然、体验自然,将逐渐成为现代人休闲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
  森林旅游去除少数有特殊人工景观能吸引游人参加外,主要依靠天然景观取胜。井冈山的奇石幽谷、飞瀑流泉、碧波溪潭、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等高品位自然景观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开展森林旅游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森林旅游的静态观光相对游客来说吸引力小,而参与性活动因其形式多样,各有特色,能够较好地保持其对游客的持续吸引力。在游客对森林旅游需求呈现日益增长的同时,对森林旅游活动内容的也多样化的趋势,更加趋向于“求新、求异、求奇、求知、求参与”。
  因此,应该加强井冈山森林旅游开发设计, 增加参与性、健身性、挑战性的专项旅游产品开发以满足市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如森林浴、康健步道、探险、科考、漂流、攀岩、露营以及反映井冈山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游等。不断推陈出新, 打造个性化旅游产品,推出全新的旅游线路,是保持井冈山森林旅游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luyouguanlilunwen/4209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