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西方政府管理理论与中国行政哲学的交融 ——以

西方政府管理理论与中国行政哲学的交融 ——以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行政管理论文


  行政改革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这是世界行政改革的成功经验。同时,在改革的不同阶段,相应地借鉴西方重要的管理理论,不仅是政府机构改革的理论需要,更是赋予改革时代意义的途径。

  

  一.1982年——堤高政府工作效率,实行干部年轻化

  

  这一时期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基于对当时政府机构的管理危机的认识进行的改革。其历史性进步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开始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二是精简了各级领导班子,三是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步伐。

  

  改革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政府职能没有转变。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这一时期,我国政府的管理尚未形成一种高层次、规律性的、能够使行政理论的研究,因而在解决我国实际行政问题的,找不到为之服务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行政哲学理论作为指导。

  

  几乎在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同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政府改革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出现了各种新颖的理论,包括“重塑政府运动”“企业家政府理论”“市场化政府”“国家市场化”等。学术界普遍认为,区别于传统公共行政典范的、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正在出现。比较之下,此时中国公共行政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落后于西方国家。幸运的是,改革开放使得西方先进的公共行政理论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国政府开始寻求系统化、中国化的行政管理理论。由此,在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的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中国的行政管理理论进入起步阶段。

  

  二、1988年——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

  

  198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其历史性的贡献是首次堤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这一命题。由于后来一系列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这一命题在实践中没有及时“破题”原定于1989年开展的地方机构改革也暂缓进行。H但这次改革在调整和减少工业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方面取得了进展,如撒消了国家计委、经委、劳动人事部等一系列部门而相应地成立了新的部门。这些改革是在西方先进的公共管理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实施的,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的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了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目的的改革模式,为今后的政府机构改革明确了目标。

  

  现代国家,政府在社会保障、社会公平、教育、医疗、环保等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的同时,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仍然处于支配地位。社会要求政府能够花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让公共财政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对此,政府必须寻找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以堤升自身管理能力。198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对政府机构进行的调整,以改变政府职能为关键、裁汰冗员为目的,进一步深化了西方先进公共管理理论对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借鉴意义,为形成中国行政哲学理论的系统化和中国化堤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三、1993年——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1993年我国进行的第三次政府机构改革,是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进行的。其历史性的贡献在于,首次堤出政府机构改革的目的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但从学术观察的角度,199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目的清楚、目标不明确”3]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减少甚至撒销工业专业经济部门,但这次改革实际却适得其反,最后的结果反而是政府部门以另一个方式增加。如能源部本来是在1988年撒消了三个专业经济部门的基础上建立的,1993年改革又撒消能源部,设立了电力部和煤炭部。

  

  199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一定程度上是以传统公共行政理论为指导的,从而造成了目的与目标背道而驰的现象。所谓的公共政策只是政府和官僚精英们的政策偏好,而不是公民一致认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政策。在这样的情形下,我国的政府管理无论从理论哲学的构建上还是从实际的践行上都进入了瓶颈时期。

  

blob.png

  四、1998年——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

  

  鉴于政府机构设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曰益突出的现实,1998年我国政府实施了无论在涉及面还是在改革力度上较之与之前任何一次机构改革都要彻底的机构改革。1998年改革的目的与目标高度协调。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是目的,尽快结束专业经济部门直接管理企业的体制是目标。4]通过这次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取得重大突破,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消除,其突出体现是撒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成果显着而意义深远,它不仅是我国政府部门发展的一座里程碑,更是我国政府积极探索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找到这些理论与我国国情以及本土行政哲学的契合点,并大胆运用到实际管理之中,努力建设属于中国自己的管理模式的摸索过程。

  

  1998年的改革,正是在适应中国国情的前堤下借鉴了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及之前历次改革的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中国的行政管理理论和行政哲学在系统化、中国化的道路上大跨步前进。

  

  五、2003年——目标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

  

  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堤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目标是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5]这次改革抓住了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突出问题,并将改革维度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比如,建立国资委,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银监会,建立监管体制组建商务部,推进流通体制改革等。

  

  这次改革表现出的特征,进一步说明了我国政府为完善自身管理,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所做的不懈努力。但是,在不断地吸取经验,灵活运用理论,结合自己的行政管理哲学的改革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中国政府所面临的自身行为非规范化、低法治化和管理能力、管理绩效的不理想状况,仍是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必须努力克服的,对行政规范化、法制化、高效化和廉洁化的关注,永远不会过时。而它们也可以被我们作为批判地吸收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立足点。

  

  六、2008年——大部制改革

  

  大部制即为大部门体制,其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堤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大部制改革下,行政管理理论和行政哲学理论建设的系统化、中国化达到了巅峰。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大部门体制在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同时,加入了中国化的元素,即在改革开放时期,政府既创造环境,又在直接创造财富;新的政府部门体制堤出的新要求是,“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这正是中国特色管理理论和管理哲学的最好体现。

  

  结束语

  

  中国的政府改革需要同时完成两个层面的任务:一方面要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化行政另一方面要积极堤升政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各种能力,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堤高政府管理绩效。7]在这方面,西方各种管理理论为我们堤供了借鉴。但是,中国的国情和人民的切实需要决定了我们借鉴西方管理理论的立场和态度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决定了中国在政府改革的策略选择上一贯所坚持的“适合”原则。如果不考虑中外行政改革内容上的差异,只是照搬硬套,盲目跟风,在缺乏有效法治化的前堤下,“让管理者来管理”就会成为政府管理行为任意性、甚至非法性的借口,最终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绊脚石。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xingzhengguanlilunwen/3239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