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加快城市转型升级 增创区域发展优势

加快城市转型升级 增创区域发展优势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行政管理论文


论文摘要:加快城市转型升级 增创区域发展优势-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加快,城市,转型,升级,区域
  城市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决定着市域乃至周边区域经济的兴衰。近年来,新沂市把加快城市转型升级,提高城市发展水平,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大引擎,充分发挥城区企业集中、产业集群、要素集聚等优势,切实在提高城市承载力、创新力、发展力、竞争力和带动力上下功夫,城市建设实现了战略性转变和跨越式发展,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不断提高,为建成“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业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快城市建设转型升级,打造区域发展龙头
  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地区加快发展的潜力所在和引力所现。我们以建设“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为目标,按照规划引领、科学建设、城镇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突出“惠民生、促发展”,加快推动城市建设转型升级,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承载功能,努力把城市打造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龙头。
  规划理念创新创优。建立与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市化要求相适应的高起点城市规划,围绕“拓展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生态宜居”的思路,聘请新加坡邦城公司、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各类专项规划和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引领城市空间扩张和质态提升,进一步凸显新沂滨河园林城市特色,打造宜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新形象。各类规划按照东进、北拓、南扩、西延的城市发展要求,以沭河为轴东进规划建设沭东新城,让秀水河凸显城市的灵气,真正活络城市发展的“经脉”;以陇海铁路为基北拓建设城北新区,让物流业展现城市的大气,提高新沂作为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的辐射能力;加快城南新区开发建设步伐,通过与塔山湿地公园、马陵山4A级风景名胜区相融,让城市更加洋气,实现城市内涵新扩展;加快城西新沂经济开发区的集约发展,让城市快聚财气,夯实城市化产业支撑;同时结合老城区改造,对有关规划进行修编,助旺城市的商气人气,打造商贸旺市新动力。具体工作中始终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口,严格执行规划评审、专家论证、批后跟踪管理等制度,一张蓝图管到底、建到底,保证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项目建设有力有为。探索项目建设实施方式的转型升级,以大项目带动、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加快城市建设招商引资的转型升级。两年来,以“5090”(50个项目、90亿元投资)、“70100”(70个项目,100亿元投资)城建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大老城区改造提升力度,加快城南、城西、城北、沭东四个片区开发建设步伐,目前城市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45.7%。在推动项目建设中,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和“经营城市”理念,成立城投、交投等国有投资公司,通过增加有效资产、充实资本金、优化股权结构等方式,把投资公司打造成为资产规模大、资产质量优、经营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偿债能力佳的现代企业,去年以来共融资到位资金14亿多元,较好地保障了城建重点工程建设。同时创新投入理念,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通过BT、BOT等模式运作资金20多亿元,有效解决了城市建设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提速。
  城镇一体提速提效。树立城乡统筹建设和一体化发展新理念,按照区域功能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产业布局规划,把新沂市域发展空间划分为“一中心、四片区”,确立了“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错位竞争”的差别化发展战略,并通过城乡规划全覆盖形成了“城区—中心镇区—一般镇区—中心村居住点”的四级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切实加快片区中心镇建设,将马陵山、草桥等五个镇定位为城区的卫星城,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镇容镇貌管理,积极做好城镇经营和产业发展互动并进,努力实现城镇化的“多极”崛起,带动全市小城镇建设提档升级。把发展大交通作为加快城镇化的重要推手,积极打造城乡高速对接、无缝融合的交通体系,相继实施城市外环线、新戴运河“六改四”、环湖大道、古镇大道、249省道拓宽、毛林特大桥、宿新高速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境内高速公路出入口达5个,所有乡镇20分钟内均可进入高速公路网。
  二、加快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城市发展实力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加快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所需和实力所现。产业为城市而聚、城市因产业而兴,我们把新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无锡-新沂工业园、城北新区等经济主战场作为城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比翼齐飞,促进工业新城、物流新城的快速崛起,打造城市科技创新的先导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集约发展的示范区。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化工产业以精细化工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恒盛、蓝丰、利民、嘉泰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做大煤化工、盐化工、农药化工。

绿色食品产业依托鲁花、花厅、益客、卫岗等龙头企业,立足资源优势,开拓市场,扩大规模,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纺织服装产业抓好漂染、印花项目的引进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强化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规模化生产,全面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的档次和水平。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培育优势产品、特色产业链,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战略产品和知名品牌,努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加快运用先进技术和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重点骨干企业上规模、调结构、增效益,加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成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在业界影响大、地位高的大企业大集团,增创产业集群优势。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加强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大力引进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环保、服务外包等五大新兴产业,加快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利用等低碳经济板块的发展,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努力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以165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薄膜太阳能电厂为突破,加快总投资超100亿元的煤基清洁能源、秸秆发电等项目建设。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力度,全力支持华信塑业、容纳光伏科技、融汇石英材料等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新兴产业骨干企业的发展,加快形成核心技术优势、产业规模优势,打造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基地。
  大力发展新型经济。积极培育城市新型经济业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孵化器经济和新型服务业。以沭东新城中央商务区建设为载体,完善金融、酒店、会所、会展等配套设施,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积极招引行政总部、研发总部、营销总部等不同类型企业总部落户新沂。同时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吸引发达地区总部经济的辐射和“飞地工业”的集聚,把新沂建设成大财团、大集团、大企业的生产加工基地、营销基地或“制造总部”,实现“总部+基地”的良性互动。依托新沂作为苏北县级唯一的“人才特区”优势,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东陇海人才市场、无锡-新沂工业园留学生创业园、省级高新技术创业中心以及2家企业院士工作站、2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6家省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功能作用,发展创新创业文化,满足创新创业需求,使孵化器经济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围绕服务产业向特色化转变,在苏北率先成立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和新兴商贸物流业,加大“一山一湖一古镇”开发力度,加快大物流、大市场建设步伐,窑湾古镇保护开发一期工程竣工,中国东方花厅文化城、无锡国际招商城、连云港(新沂)无水码头—“新云港”集团建设等项目正加快实施。
  三、加快城市生态转型升级,提高城市幸福指数
  优化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活力所求和魅力所现。我们坚持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共同提升,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使生态新沂成为彰显城市魅力的新名片、提高幸福指数的新坐标。
  作美自然生态提升品位。通过政策引导、激励扶持、市场调节等手段,推动老城区工业企业整体搬迁、退城进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核心区环境质量。新沂经济开发区和无锡-新沂工业园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环保型产业,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努力建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园区。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相继实施火车站站前广场、沭河西岸景观带、城中引河景观带、人民公园、迎宾公园、希望广场等园林景观工程,为城市增光增彩。加强“绿色新沂”建设,大力植树造林,大搞城乡绿化,重点实施了山地绿化改造、湿地植被拓展、农田林网升级等10项绿化造林重点工程,使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市创建更具自然底蕴和生态基础。去年,城区新增绿化58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5%,成功创建“江苏省园林城市”。
  做实服务生态顺应民意。围绕城市社会服务功能发挥,坚持以人为本,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加快建设人民医院新院、乒乓球馆、实验学校、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等一大批民生工程。加快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建设步伐,莱茵名郡、锦绣华庭等一大批中高档居民住宅小区投入使用,极大改善了人民群众居住条件。高度重视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建设经济适用房、定销商品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160多万平方米,较好地保障了住有所居。在强化城市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上,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深入开展户外广告、店外经营、乱搭乱建等专项整治,突出抓好城区道路、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住宅小区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科学规划便民滩区,开辟一批车辆停放场所,有效解决了一大批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上的难题,服务型管理、人性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促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作优人文生态促进和谐。人文生态环境体现城市的精气神,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所在、后劲所在。我们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深入实施“文明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积极推进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市民评选活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提高市民综合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提炼并弘扬“崇信尚德、开放和谐、求实创新、跨越争先”的新沂精神,宣传唱响了新沂市歌《在山水的怀抱里》,同时坚持以文化提升城市形象,以生态促进和谐发展,打响“来到新沂,心旷神怡”的城市品牌。去年连续第五次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被评为全省首批、徐州唯一的“金融生态示范县(市)”、“第六批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和“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极大提升了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作者为:江苏省新沂市人民政府市长)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xingzhengguanlilunwen/3262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