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初等教育 > 中国体制下基础教育论文(共2篇)

中国体制下基础教育论文(共2篇)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初等教育



  第1:中国体制下的体育需要回归基础教育

 

  通过一个体育事件,发现中国在国家的传统方面,社会意识方面,学校管理方面、社会的群众体育发展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差异。并提出了中国体制下的体育需要回归基础教育的具体观念。

 

  北京时间9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接见了康涅狄格大学爱斯基摩犬队,后者刚夺得了美国大学生篮球赛(NCAA)女篮冠军。这不是美国总统第一次在白宫里招待体育人了,作为传统,历任美国总统都会在白宫接见美国职业体育四大联盟以及NCAA联赛的冠军球队,这个传统如今扩展到这些项目之外,如足球、游泳、田径等,奥巴马今年邀请世界杯夺冠的美国女足时所言,你们的国家以你们为骄傲。相反,我们国内频繁出现反冠军乃至反体育的言行,是我们不需要体育了,还是有其他原因?体育对社会对国家到底有着怎样的作用,社会又该怎样看待体育和冠军的特权?

 

  1 体育功能与国家的发展

 

  一个大学生篮球赛的冠军就能得到国家总统接见,这至少说明这个项目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尽管与橄榄球、棒球甚至冰球比,篮球项目在美国并不是最挣钱的,但这个项目的普及程度相信一点都不比那些项目差。足以说明这个国家对于体育项目的重视,和体育在这个国家的重要性。那为什么体育这么受重视呢?我觉得除了那些高官要员和明星热衷运动有示范效应外,与这个国家多年来形成的体育传统观念有关。美国作为欧洲移民特别是英国移民组成的国家,这些移民来美洲大陆前所在国就已经具有浓厚的体育氛围,如现代体育多个项目产生于欧洲,体育已经成为其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多个成熟的职业赛事到随处可见的运动人群、各种与体育相关的产业,再到影视剧中比比皆是的体育内容就能体现出,这也是美国实力的另一种体现。

 

  有着悠久和良好的体育传统确实容易在整个社会形成普遍的体育运动行为,我想补充的是,这仅仅是个表象,而最重要的是体育具有的多重功能,事实上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全世界都非常重视体育的原因,欧美国家在这方面实行得相对完善。我们过去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因为体育不仅仅是强身健体,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意志品质、公平和团队合作意识、思想品德乃至智力发育都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是一个更全面的教育内容。这还仅仅是从人的角度去讲,而从整个国家社会发展去看,全民体育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甚至关联到国家的发展,除了体格强健、精神野蛮外,体育还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比如说去年国家出台的到2025年实现的5万亿计划。

 

  体育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这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现在国家从战略高度上来发展体育,特别是体育产业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一环。既然体育产业被如此重视,那么我们就应该去认真研究我们的那些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来支持的所谓金牌项目,哪些是能走产业道路的,哪些是没法走的。我们现在擅长的体育项目的市场价值总体不高,很难在体育产业上形成盈利。我们拿英格兰的足球赛为例,他们每个赛季的转播权都能卖到10亿多英镑,相当100多亿元人民币。咱们中国的金牌项目一年可能连一个亿都卖不出去,因为很少国家会花天价来买你跳水比赛的转播权。再比如说美国,它的竞技项目和体育附加值高,一场NBA决赛,可以吸引美国1.2亿多人去关注比赛,一天比赛的经济总价值就有3.67亿美元,相当于20亿元人民币,咱们篮球、足球举办一年不但赚不到这些钱,还赔很多。所以,我们在优势项目上的市场效应是很小的。曾经有人开玩笑说,西班牙在奥运会上一块足球金牌的价值可能超过你中国在奥运会上51块金牌的总价值。

 

  2 运动员上学与体育生加分

 

  应该说,与过去相比,现在体育在国内所处的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在就业方面,体育总局和多个相关部门联手在拓宽运动员的就业渠道,还为他们进入高校学习提高文化水平创造条件。在体育总局官方网站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招收优秀运动员的学校和相关项目,与以往相比,今年照顾到的项目增加了棋类,而以往更多是与奥运会和全运会相关的运动项目,也体现出有关方面对取得优秀成绩的运动员有了更多人文关怀。当然,这种特殊照顾也引发了诸多质疑,比如不久前。有人就指出,应该取消对这些优秀运动员的照顾,因为这与公平原则违背。这位学者也强调并不是对冠军不重视,而是应该按照术有专攻的思路去提升运动员的职业和文化水平。严格来说,这种说法没有问题,毕竟这些冠军选手多年缺席课堂,进入到高校后绝大多数人学习很吃力。补充一句,照顾冠军运动员让其成为体育大学生不是中国独有的,全世界都是如此,所以,所谓的照顾冠军运动员入高校缺失公平性并不准确。应该说这些以冠军身份进入高校的体育大学生和普通大学体育生确实存在差异,前者多数是运动生涯达到顶峰或退役,而后者则是向顶峰冲击,实际上这种方式应该是我们未来高水平运动员产生的一个主要渠道,在这方面美国走在了前面。

 

  说到冠军运动员的免试入学,我想到了现在中学考试体育加分取消的事。我们说重视体育,促进体育产业,这必然离不开这些冠军的示范效应。前面也说了,体育培养的不仅是体魄,还有精神,所以高校有这种需求也无可厚非。而中学体育考试加分取消并不是说中学就不重视体育了,因为过去这种做法走偏了,并不是出于对体育的爱好,还为了功利出了很多弄虚作假的事。我们对体育要有全新的认识,早前专业队的后备人才训练是放在业余体校进行的,运动员在学校上学,放学后到体校训练,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这种模式后来逐步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文化学习负担越来越重。运动员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无法同时完成学习和训练,体育部门只好把学生集中训练、吃住、学习,聘请文化教师到体校教课。这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体校脱离了教育体系,因而无法吸引优秀的教育资源。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让体校逐步回归教育,实现运动员的教育归教育系统管,把学生纳入到教育系统才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3 全民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失衡

 

  这次由女排夺冠引发出的某些学者对冠军的不屑,其实是近些年尤其是2008年后国人对金牌观念变化的反映之一。记得在北京奥运会后就有人在计算一枚奥运金牌背后的成本,当时有6000万元之说,最终直接导致了要不要奥运冠军乃至竞技体育的大讨论。应该说,出现这种争论与过去我们在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的投入和关注度失衡有直接关联。

 

  总之,中国体育发展确实存在一个相当严重的错位。那就是:党中央和国家、政府总是把群众体育、国民体质、全民健身等表述为我们体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首要任务,而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夺取赛事的优异成绩、实施奥运争光计划作为相对次要的目标和任务。但事实上,在资源分配和资金分配上、人力调配方面、在领导者着力上,这个顺序是被颠倒过来的。体育部门的主要领导者始终把夺取更多的金牌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和最主要的任务,多数官员也最擅长抓金牌,不懂得或不愿意抓群众体育。所谓的举国体制也主要是针对集中资源抓金牌来说的。当然,我们抓奥运会金牌是比较成功的,甚至连一些科学家都认为体育界抓金牌的能力值得学习,因为科技界抓诺贝尔奖是没有成效的。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竞技体育比较强的国家,人家的群众体育、学校体育都是比较出色的。不但是美国实现体育领域的全面领先,而且欧洲的多数竞技体育比较好的国家,也实现了各类体育协调发展的良性态势。所以,我们不但要学习美国,还要学习欧洲的多数国家、中国的体育需要回归基础教育。

 

  作者:吴青 来源:科学与财富 201614

 

  2:办好基础教育为实现中国梦作育英才

 

  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他在座谈时强调,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更加重视教育

 

  如果说教育是百年大计、强国之本,那么基础教育就是强教之基、兴教之源。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其国库之殷实、城堡之坚固、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其人民所受的教育。以基础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发展水平,最终决定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综合实力,也决定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水准与长远潜力。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尤其是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三十余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面貌已经焕然一新,部分发达地区、先进学校基础教育阶段的关键指标进入世界前列。然而,与育人使命和教育理想所赋予的目标相比,与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准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认知相比,中国的基础教育依然差距巨大,仍需坚持不懈、努力前行。

 

  必须坚持把基础教育放在教育发展的优先地位。基础教育构成一个人认知体系的基本框架,对于个人能否形成健康、正确的三观具有决定性的深远影响,基础二字概括了其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基石地位。民族复兴的源泉、人类命运的根脉无不深植于基础教育之中。

 

  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使命。近些年,随着社会竞争和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剧,很多人对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解,过于偏向个人的片面发展,把提升个体的人力资本和市场价值视为教育终极目的,把参与市场和社会资源分配视为个体根本目标。事实上,这些都是教育的副产品而非教育的本身使命。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努力培养理想远大、人格完备、品行高尚、健康坚强、乐于服务的人,而不仅是高智商的成功者,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必须坚持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打基础的教育,是基础教育返璞归真的关键路径。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推广实施不平衡,一些地方甚至执行得很不理想,教育工厂之类的落后理念不同程度地顽固存在着,亟待深化改革。推动素质教育,需要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舆论合力支持,靠单一力量很难奏效。其中,教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广大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贡献国家与世界的引路人。

 

  必须坚持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发展基础教育的根本指针。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是党对人民期许的重要承诺,是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完成的义务,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办好基础教育,决不能只见顶端、不顾尾部,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要大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特别是要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对国家有抱负、对世界有梦想。

 

  作者: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201636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chudengjiaoyu/4927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