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 >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大学生政治参与与高校德育的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大学生政治参与与高校德育的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成人教育


 一、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大学生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指社会成员在自觉自愿的状态下所进行的以合法或者不合法的程序所发生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不仅是现代民主的核心,更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我国社会总体的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大学生政治素质水平的高低,对我国的政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政治参与更是我国文明进步和政治建设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对大学生的政治素质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政治参与,是指大学生以参与主体的身份,对我国的政治、社会有了深切的了解,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实际的参与。科学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和参政的比例是成正比的关系,而大学生由于受过高等教育,因此,有着强烈的政治参与热情。
  1.大学生对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非常关注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很大一部分非常关注国内和国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特别对于我国的重大政治事件的关注更强烈,他们会积极讨论国家大事,讨论政治问题,大学生对政治的积极参与将对我国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2.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普遍有着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对于我国的政治生活能够更加成熟、理性地看待,对于社会及校园内的民主政治参与有着积极的态度,他们能够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特别对于班内的竞选活动更是踊跃地参与。除此之外,他们还能积极地参与社会的公益活动,奉献自己的一份热情。
  3.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凝聚力
  对于优秀的大学生积极分子,学校鼓励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使他们能以更积极的热情参与政治活动。由于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领导核心,很多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并且政治参与的行为也逐渐向中心靠拢。
  二、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总的看,大学生政治参与呈现出健康、积极向上的特点,不过,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1.参与的热情不够。在有些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里,认为政治属于国家的事,作为学生不需要关心太多,只要学好自己的专业就行了。这种观念使得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外界产生联系,也不参加政治活动,成为纯事务型、生活型的人。2.对政治认知只是处于表面。有些大学生受极端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对政治生活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长远的眼光,对政治的认知只是留于表面印象,有些大学生在参与政治活动时更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以功利主义的目的参加政治团体。3.思想与行动不一致。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一些大学生有政治参与的基础,有正确的政治认知和评价意识,但以行动进行参与的行为却很少,甚至产生与认知相反的行为;另一方面,有些大学生表面上有着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但却不付诸行动。这些行为的出现使得大学生的政治意识与实际参与存在偏差。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该从实际情况入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政治参与意识,并能以实际行动进行体现。
  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德育教育
  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接受了高等教育,因此,不仅要求他们有一定的知识以及能力水平,更要具备一定的道德水准。也就是说,大学生毕业之后参加了工作,在工作中把在高校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水平在工作中进行体现。作为高校来说,肩负着培养社会人才的重任,高校不仅要对大学生的道德人格进行培养和塑造,更要树立起自身的道德形象,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走出社会之后能够成为社会公德的楷模。为了使这一教育目标得以实现,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地把和谐的理念进行推广、实践,培养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大学生,对他们高尚的道德人格进行塑造。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落实:
  1.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心性和谐
  我国要建设和谐社会,大学生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这就需要大学生不仅要有健全的体魄,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要与人相处,良好的心理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顺利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当今社会,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竞争所带来的压力等,众多的因素使得有些大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因此,要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出适合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评定方法,高校可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心理素质方面的骨干教师,并且建立起心理健康监测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把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结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建议开设心理健康的选修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传授,进一步搞好心理咨询以及相关的服务工作,帮助学生走出心灵困境,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由于高校大学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这就使得他们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作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要因人而异地对他们进行关注,对他们进行因势利导,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人才。
  2.提高德育教育的和谐度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的规范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和谐地与人相处。只有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处理好,才能使社会得到和谐的建设。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和谐,首先要保证自身能够和谐,只有自身和谐了,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对大学生的发展提出了相关要求,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这正是高校德育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要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首先要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得到和谐发展,以此促进学生体力、智力、思想道德方面的提高。首先,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各项均衡素质的协调发展,并且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任何一项素质的培养都不能忽视。同时,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并且促进学生个性的不断完善、发展,而不是对学生个性进行压抑。这是因为,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其实就是对人才的发展进行限制。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信任,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身的和谐度,使自身得到快速发展,并获得自我完善的主体意识。
  3.高校要创建出和谐的育人氛围
  高校进行和谐的德 育教育,其实就是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教育过程,高校与其他小学、中学所不同的是其独有的文化氛围。因此,作为高等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培养时,一定要抓住大学生自由成长的规律对他们进行培养。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后开始了对人生的新的追求,对真理的新的探索,并在这里使其价值受到理解与尊重,使自身的思想得到了超越。因此,高校是否具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高校大学生人生观的树立、科学理念信念的建立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可以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还可以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发展,使他们形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能够在走出社会工作岗位之后,以满腔的热情创造出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申佳鑫,雷文芬,周绍宾.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引导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06).
  [2]许浩.大学生政治参与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02).
  [3]陈金圣,周爱平.关于在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状况的调查分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4). 本文选自《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2014年第4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crjy/5170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