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 > 先秦儒家文化中的生命教育思想的发展综述

先秦儒家文化中的生命教育思想的发展综述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成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2-0004-02
  先秦儒家文化中自古以来饱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思想,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有许多在生命问题上所阐述的观念和态度,他的生命哲学思想中丰富的生命哲学智慧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探索。
  一 先秦儒家文化中的生死观
  生与死都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问题,先秦儒家对于生死有着鲜明的观念和态度,他们对于人如何正确对待死亡、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如何死得光荣等问题给了我们明确的回答。
  1.“死生有命”的自然生命态度
  先秦儒家持理性态度对待生死问题,主张坦然面对死亡。“死生有命”,生命有开始就有结束,这里的“命”指自然规律。
  关于如何死的问题,在《尚书·洪范》中讲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好德,五曰考终命。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在这里“考终命”是指可以善终,而“凶、短、折”则指的是夭折或死于非命。人类天性是“好生恶死”,能够“寿终正寝”得到善终是自古以来国人所渴望的,这体现了先秦儒家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坦然面对。
  另外,先秦儒家把死亡与人生价值联系在一起,认为死有死得其所和不得其所之分。在传统观念看来,自杀、他杀等非正常死亡都是属于不能善终者,更不要说实现生命价值了。所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先秦儒家看来道义比善终更崇高,如能为了道义而死,为了生命价值而死是值得的,这形成了先秦儒家生死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2.“乐生安死”的豁达生命精神
  先秦儒家除了能正确客观地认识生死外,还对生命有“乐生安死”的豁达进取精神。“乐生安死”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生命精神。“乐生”就是要在有生之年积极进取、努力奋斗,实现人生理想与生命价值。“安死”是指不要惧怕死亡,能豁达面对死亡。“乐生安死”是先秦儒家在生死观上呈现的一种豁达、积极进取的生命精神。
  先秦儒家文化建立在血缘与亲情关系的基础之上,以“仁”作为核心思想。“仁者爱人”思想表现出人不仅珍惜热爱自己的生命,更具有爱他人的高尚品质,因此当他人生命消逝时会产生痛苦悲伤的情感。
  3.“生死俱善”的完美生命追求
  “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始终俱善,人道毕矣。”先秦儒家认为,对于一个人而言,生和死同样重要,只有善始善终才能趋向于完美。先秦儒家并不在意生命的长短,而注重生命的质量,提倡在有限的生命里,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朝闻道,夕死可矣。”先秦儒家认为人要为追求真理与正义而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价值。
  除此之外,先秦儒家认为不能敷衍了事地对待死亡。死亡是人生路程的终点,对待死亡要严肃认真,采取“慎终追远”的态度。因此先秦儒家倡导我们要重视祭祀,这是对死者的尊重,是对先人的追思,对生命的追思,体现了对生命的敬重。
  二 先秦儒家生命观中生命价值思想
  1.“贵生爱物”的生命价值基础
  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是实现生命价值的基础。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由此看来,孔子认为生命是基础和前提,只有在生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去探索死的奥秘。先秦儒家生命观是建立在“贵生爱物”的生命价值思想基础上的。
  先秦儒家“贵生爱物”的思想还体现在对身体的爱护上,对自身身体的尊重与爱护不仅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孝道的开始。
  另外,在对战争的态度上也反映了先秦儒家尊重生命的思想。战争意味着生命的逝去与牺牲,意味着宝贵生命的不复存在,因此孔子不愿谈论战争,他曾如此回答卫灵公询问用兵打仗之事:“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尝学也。”这也从反面论证了尊重生命的重要意义。
  2.“三不朽”的生命价值思想
  死亡是人们无法改变且不容置疑的归宿,那么实现生命价值,实现人生的不朽便成了人们不断追求的理想。
  “三不朽”其基本思想为儒家思想运用,并且逐渐在中国传统生命价值观中占据了主导位置。具体而言,“立德”,树立德业,是指成为有道义之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怀与出众的人格扬名于世。“立功”,则是指建立丰功伟绩于社会和国家。“立言”,是指创一家之言,著书立说,使人类精神世界得以升华。儒家认为一个人可以将崇高的道德品质、丰功伟绩、独特超前有益于社会的言辞流传于后世,那么生命虽然在自然层面中止了,在精神层面却得到了永恒。
  3.“善生、乐生、荣生”的生命价值判断
  先秦儒家思想以“善生”“乐生”“荣生”三方面作为生命价值的评判标准。
  “善生”是指要善待自己及他人的生命,珍惜生命。“善生”即要求在有限的生命里多行善事,服务他人和社会,以好的品格与道德对待自己及世间万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体现了孔子对生命短暂、光阴易逝的感叹,因此要更加懂得善待生命,珍惜生命。生命短暂,在短短的生命中做出无谓的牺牲是更加不值得的事情。
  “乐生”,首先是指享受人生乐趣。在先秦儒家看来,追求精神的丰富比对物质的追求更会令人快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认为人生的乐趣就是学习。其次,“乐生”包含了“乐天知命”的道理。“五十而知天命”是孔子对自己的评价,天命包含外在环境的因素,知命包含着在有限的生命里对人生抱负的追求以及对命运的把握和抗争。
 “荣生”指光荣绽放、受人尊重的人生,也是为仁为义的人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如果到老都 不能为国家、为社会立德、建功、立言,死后个人的荣誉得不到世人的称赞,这样的人生则是悲哀的。
  4.“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生命价值追求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尽管在儒家看来,生命是宝贵的,但儒家对仁义、道义的追求远远超过对生命的重视。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孔子认为志士仁人绝对不会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有损仁义道德的事情,即使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道德和原则。先秦儒家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在人生面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极端情况下的选择。在极端情况下选择死亡并不是对生命的漠视,而是体现了对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的提升。
  三 先秦儒家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启示
  当代大学生需要从先秦儒家思想中丰富的生命哲学智慧中汲取精华,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做到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
  1.贵生爱物思想,增强大学生生命意识
  先秦儒家贵生爱物思想本身就是一种生命教育理念。先秦儒家认为人的生命在“天、地、人”三者中是最宝贵的,因此每个人应该怀着感恩的心面对生命,不能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更不能轻易舍弃自己的生命。
  在现实生活中,有部分大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消极面对,甚至轻易放弃生命。这种行为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父母的不负责任。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深刻体会先秦儒家“贵生爱物”的思想,吸取先秦儒家生命观的精华,从中体会生命的美好,并珍惜生命,依靠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
  2.死生有命、生死俱善思想,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死亡观
  先秦儒家“死生有命”的思想,告诫大学生们生与死是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代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对死亡缺乏正确的认识,“死生有命”的思想可以使当代大学生坦然面对死亡。
  先秦儒家“生死俱善”的思想,启示大学生要在生命的过程中体现生命的价值,只有积极向上创造人生价值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生和死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在有限的生命中没有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创造价值。
  3.三不朽思想,提升大学生生命价值观
  先秦儒家“三不朽”思想与奋斗、达观、自强不息等人生态度是紧密相关的,这些思想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首先,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多元化、功利化特征突出。有些人甚至为了金钱和权力不顾道德底线。先秦儒家生命观“三不朽”思想启迪大学生注重气节,坚守道德操守。其次,大学生承受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容易产生各种消极情绪,面对困难和挫折容易手无足策。先秦儒家“三不朽”思想中,“立功”和“立言”的思想明确告诉了我们应在哪些方面进行努力,这种主张务实、践行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提供了明确指导。
  4.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思想,培养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成仁”和“取义”并非在杀身和舍生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这种极端行为是在生命的保存和道义的追求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时发生的,在两者必须做一个选择时,先秦儒家将仁义道德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儒家对仁义道德的追求反映了为社会献身的生命不朽,这在一定意义上也表现了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对坚定理想信念的追求。
  当代大学生中发生的轻生事件表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错误认识。这也表现出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缺失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先秦儒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可以启迪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5.善生、乐天知命思想,提高大学生受挫能力
  “善生”除了善待生命,为祖国、社会做出贡献之外,还表现为能坦然面对困难和挫折。当代大学生承受挫折能力低,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和行为。先秦儒家善生思想教导当代大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在逆境中不断成长和实现人生价值。
  先秦儒家“乐天知命”的思想也是对当代大学生提高应对挫折能力的教导。困苦与挫折是引起大学生堕落、消沉的主要因素。生命教育要引导大学生以“乐天知命”的态度正确面对挫折,认识事物的自然规律,以乐观、坦然的态度超越生命的困苦与挫折,把人生目标放在更有意义追求上。
  参考文献
  [1]王威威译注.荀子译注[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2]〔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春秋〕左丘明著、王珑燕译注.左传译注[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crjy/5183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