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基于心理学角度探索研究中国高校英语角

基于心理学角度探索研究中国高校英语角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英语角作为高校学生学习和训练提高英语口语的重要场所和平台,在我国高校已经出现多年,总体来说发挥了很大作用,弥补了英语课堂口语教学的不足。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本文拟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深入探讨高校英语角建设不理想的原因,尤其是基于心理学角度的理论分析。我国高校英语角建设不理想,存在多种多样的原因。下面从四个主要的客观原因和六个主要的主观原因,从心理学角度,进行深度剖析。

  一、客观原因

  1.谈论的话题太过局限

  目前很多高校英语角都存在谈论的话题太过局限这样的问题。以河南师范大学为例的调查显示,77.7%的学生认为开展英语角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话题,这说明选取合适的话题是有效开展英语角活动的关键因素,但是,真正能够做到按时按次给学生提供感兴趣话题的英语角却为数不多,这导致学生之间的交流渐渐失去新意,最终来参加的人会越来越少。

  2.学生的词汇量太少

  刚开始学生抱着积极参与的态度参入其中,可是面对相关话题时却欲言又止。有了汉语式的清晰思路和丰富内容,却不能用英语口语流畅地表达,原因在于学生以往的词汇量太少,久而久之,影响学生主动交流,这样便背离了学生来参加英语角的初衷。

  3.英汉文化差异

  中国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虽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但是主体却大相径庭。文化差异导致中英两种语言在表达形式、思维方式、内部系统和语用条件等方面不尽相同。因此,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学生不仅要注意对英语语言体系的学习、训练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且还要重视文化差异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影响。然而大学生往往忽视了这点,在口语交际中仍使用中文表达方式,造成思维混乱,逻辑错误,词不达意,虽然讲起话来流利顺畅,却使听者一头雾水,茫然不知所云,最终导致交流不畅。

  4.硬件设施和组织资金有限

  高校英语角的开展场所多在校园一角或是花园一角,场地简陋,基本没有其他设施,遇到恶劣天气就无法进行,另外桌椅板凳、音响话筒以及其他硬件设施不完善等诸多因素,都致使活动无法发挥其最大功能。

  二、主观原因

  1.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自我效能感不高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期望值高,遇事理智处理,乐于迎接应急情况的挑战,能够控制自暴自弃的想法。

  但是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口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普遍不高,对自己有效学习英语口语的自信心不足,因此也表现为口语水平提高不显著。

  2.学生的英语自我认同感不强

  Tajfel的经典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自我认同是一种群体成员身份,学习第二语言往往意味着放弃母语社会成员的身份,争取第二文化身份。但是中国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社会群体这个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很深,因此学生对母语社会成员的身份认同感是很强烈的。要让学生习得新的语言和文化,就意味着使其争取另一种身份的认同感。将该理论应用于高校英语角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过程中,就不难看出,学生对以英语为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的身份认同感不如母语强烈。

  3.组织者不重视应以学生为口语学习的主体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有选择地知觉外界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从而使得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 因此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高校英语角的实践中,组织者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口说英语,对给出的参考话题各抒己见,而不是画地为牢,限制学生的才能发挥。

  4.组织者未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英语角活动中,谈话内容应该灵活多变。贴近生活的语言和知识,对学生来说 ,是最有实用性和实效性的知识,也是他们最乐于接受并自己去探求的知识。目前我国高校英语角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原因之一就是组织者给出的话题不能激发学生的交流兴趣,索然无味;而学生参加英语角的初衷也就是满足求知欲,但其效果却不明显,因此最终导致学生“无话可说”。

  5.组织者未有效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

  我国高校英语角的组织者的教学方式灵活性不够,口语学习的反馈和评定不及时具体,学生得不到对学习结果的及时有效的反馈,这是导致学生的学习动机日益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6.学生的心理障碍

  中国人传统的群体取向使中国学生性格比较内向,表达含蓄,不愿引人注目,在英语角中,就表现为学生不喜欢表现自己,很少主动发言。学生在英语角面对组织者和其他参与者时,因为有害羞和害怕说错了被人笑话的心理障碍,往往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而丧失了本来就少的主动开口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

  英语口语是英语学习的升华,是英语语言体系中一种与时间、努力和付出成正比的基本技能,是一种需要不停地学习、训练,并结合实际运用才能掌握的能力。英语角作为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然、轻松、互动、自信的锻炼口语的环境。我们应该加大力度着手克服上述困难,尤其注重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高校英语角的实践中,有效提高英语角的建设质量,努力建设能真正有效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技能水平的英语角。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524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