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依据中共中央文件精神,现阶段我国各级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并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性政策法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本研究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从创新教育理念着眼提出对策。

  1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现状

  国家在体育教学上安排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十多年的体育课课时,并制定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系列法规文件。各高校在中共中央及教育部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组建学校的体育管理机构以及体育教师在职前和在职后的培训机构,并组织大量的专职研究者制定各种各样发展条件的标准,完善体育课程教学制度。但往往很多学生在毕业时就与体育告别,10多年的体育教学并没有使终身体育概念深入人心,也没有培养出体育锻炼的技能和良好习惯。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明显下降。

  2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高校体育教学是引导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需要以高校体育为试验田、根据地,逐步探索出适合学校体育发展的路径。

  2.1高校体育教材和教学内容陈旧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材大多围绕传授体育竞技技能编写,教学内容千篇一律、常年不变,没有体现出当今社会发展对体育教学培养真正需求的内容,与时代不符,实用性较差。另外,体育教材的编排多数以运动项目的单项教学和训练为主,脱离了现代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多数学生的参与需求。最后,教材的创编没有考虑到学生个性、特长和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依据教材知识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和锻炼习惯。

  2.2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模糊

  高校体育教学,首先就是要设定教学目标。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设定在实施中未能将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有机耦合,未能把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未能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运动项目及运动理念结合起来,无法较好地实现学生个人的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高校应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设定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标的发展也应趋向于健康化、个性化和终身化。

  2.3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老化单一

  多年来,高校体育教学一直延用传统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配合着“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总结讲评”来完成体育教学工作。譬如,在准备部分中,体育教师大都采用热身活动,如慢跑、行进操、徒手操、双人操等。这种固定的模式一成不变,虽然达到了一定的锻炼效果,但会给学生带来枯燥乏味的负面影响,使其逐渐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这种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课堂结构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主体论的执行模式。这种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单纯传授技能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虽然教学过程看起来统一而规范,但缺乏学生个性和特长的针对性,很难实现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获得情感体验和愉悦身心的需要。

  3高校体育教学对策

  3.1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以转变教学观念为先导

  高校体育教学必须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质量观,从转变观念入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摒弃机械重复、单调的教学方式,代之以充满情趣的创造性学习,把它作为开发人创造潜能的重要课程。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应从学生发展和素质教育着手,符合学生实际,合理地将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与充实。教学方法应力求符合学生的特点,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兴趣爱好及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另外,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时,应着眼于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具有短期实效性,又要考虑长远的效能,充分认识教学目标的多向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发展,并为教学方法的创新,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良好的氛围。

  3.2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以教师素质为前提

  高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因此,体育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来进行。具体来说只有实现小学、初中、高中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后,高等教育最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才有可能顺利实现。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和运动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走上社会、实现社会价值的铺垫阶段。这是一个学生实现由个人价值向社会价值转变的关键点,因此,高校教师应传授并督促学生掌握终身锻炼方法,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其养成终身锻炼习惯,进而提高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

  3.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改革为重点

  改革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究者,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意义构建为核心,通过建立教学情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协作,与理论紧密结合的实践,使学生达到发现知识、理解知识的目的,并通过意义构建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能够学习到学习水平的提高。

  3.4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积极改革对教学结果的评价方式,并且努力构建合作意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方面,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结果评价强调统一的考试与测评来衡量学生,这主要是成绩面前人人平等的传统教育观念,把被评对象置于一个共同的标准,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不仅应由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评价,还应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并给教师提供评价依据,以便于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对教材的选择、创编必须要达到一定的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体现时代特点,要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基础上吸收现代文化、融入本地本校特色,加强学习内容的创编和拓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体育的生活实践活动性、综合性、趣味性;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并且努力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体育综合素质。合作学习时首先使学生明白自己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必须承担的一份工作,这份工作对能否完成学习任务很重要,而且学习任务的完成要靠小组的共同努力,因此大家必须同心协力,个人不能游离于小组之外。使学生逐渐懂得怎样合作,然后逐步提高合作技能。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803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