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关于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思考

关于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思考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1 双重背景契合,大学生创业成为就业的“新出路”

  1.1 毕业生就业竞争大,就业问题严峻。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从1999年高校开始逐年扩招,到2010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约630万,而2012年则已经高达680万人次,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变得严峻和突出,在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下,创业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新出路。

  1.2 国家重视,大力推动,创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

  在2015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并且设立了总额在400亿元人民币的“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来助力创业创新。当前,国家的重视、政府的支持等要素的聚集,为广大知识青年营造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创新创业大环境。

  高校肩负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事关重要,如此才能实现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从而实现大学生个人价值和个体全面发展,为大学生的就业探索新渠道。

  2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情况分析

  目前,据统计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省,成功率也不过4%,广东省只有1%,河北省仅有0.3%,而全球大学生平均创业成功率是20% 。[1]我国高等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面脚步过慢,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导思想存在偏差

  近年来,许多高等院校并没有足够支持和重视,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时存在功利性,只停留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层面上,缺乏有高度的整体的战略规划。高校主导思想的偏差,直接导致相关部门相互推委,没有形成合力,无法很好地实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2.2 高校普遍缺乏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师资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前瞻的教育观、开拓创新的精神、全面的创业知识以及丰富的创业经验。目前高校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从普通教师、教辅人员转变过来的,缺乏生产实践、科学研究和创业经历,其思维必定限于“天马行空”和“纸上谈兵”的局限之中,难以保障教学效果,也就必将严重制约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2.3 高校的教学体系未能较好结合创新创业教育

  很多高校在教育教学体系中未能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普遍狭隘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学生技能培训,仅仅将其视为选修课、课外活动、讲座等,从而忽视了其深层意义,因此形成一个误区――为了贯彻上级文件而开课,那么学生也仅是为了得到学分被动地去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习。

  2.4 高校缺乏创业支持的联合体系

  创业本身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而很多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这方面是相互脱离的,比如教学部门只管创业课,学工部门只管学生就业,团委只管创业大赛,彼此缺乏联动;也存在学生走不出去,专家请不进来,使得学校的创业教育缺乏实践性和真实,影响了创业教育的实效性。高校若缺乏与社会、企业、政府的有效沟通,无法有效吸引并凝聚外部资源,则无法形成良好的联合体系以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3 高校应当顺应创新创业大潮,形成合力,全面实施教育

  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一部分,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拓宽学生就业门路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长远大计,也是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展。[2]各高校必须牢牢把握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一工作主线,克服困难,形成合力,全面实施教育。

  3.1 发挥高校主体作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高校作为主体首先要高度重视,应该在学生刚进校门时将创新创业理念传输,并开展创业课程、讲座等全面提高认识,大力宣讲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案例,借榜样的力量带动在校大学生创业激情。另外通过举办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网站设计、广告创意设计等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使校园充满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在活动中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3.2 构建合理师资队伍,配备拥有实际创新创业经验的指导教师

  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应当包括以下几种:一选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法律专业的专业教师组成创新创业相关理论课的基础师资队伍。二是安排社会专业人士,传授企业登记注册、交纳税费、企业管理、融资贷款方面的知识与技巧。三是配备拥有实际创新创业经历及丰富阅历的导师,大学生在创业中最为关键的实践环节,极其最需要类导师的实际指导。

  3.3 探索教学改革,建立完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离开课堂这一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和基础环节,所以课程体系除了市场经营和企业管理课程类以外,还应涵盖创新创业理论、风险、能力、心理、技巧、规范等相关内容。此外,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还应加强“一专多能”的培养,让学生在校园内体验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文理互补”的跨专业、选修和辅修课程等机会,这样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为才能有宽厚的知识基础。

  3.4 构建多层次实践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效

  首先,学校应积极建设创新创业教学基地、创新实验基地、社会实习基地和注册培训基地,并以教学科研园区为基础创建学生科技开发创业园区,以校园商服网点为基础创建学生商业服务创业园区,以心理辅导、法律咨询、外文翻译、家电维修、家教服务等信息与技术服务团队为基础创建学生信息技术创业园区。[3]

  其次高校还应以区域协同创新为理念,建设校企合作、资源整合,创业实践服务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建立的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氛围。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做课题研究,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企业、走向公司,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生产一线和研发部门,亲身体验实践过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加强实训技能训练,达到工学结合的综合能力培养的目的。[4]

  综上所述,各高等院校应当把握时间,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促进自身教学体系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必将人才培养推上一个新高。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953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