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初探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初探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已达到8600多万,已成为世界上党员数量最大的政党。面对这一庞大的党员队伍,如何进行有效地组织管理,构建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的党员队伍,建设一个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并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已成为当下需要认真研究并寻求有效途径加以解决的重大党建课题。 2014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可以说新修订的中共发展党员工作细则适应了新时期党建工作新要求,凸显了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一具体要求, 必将对党的纯洁性建设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而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是新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的重要一环,《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颁布实施,对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的必要性

  1.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关系到知识青年中先进分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凝练与养成,进而关系到青年一代的未来价值取向与人生选择,乃至关系到党的兴衰成败与国家未来。中共十八大以来开展的一系列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腐败分子的纷纷落马,社会风气的有效扭转彰显了党的纯洁性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尽管部分党员干部的腐化变质有多种原因,但追本溯源,还是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的有效开展,从长远来看必将不断推进党的纯洁性,保持党的先进性。2013年,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做好新形势下的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再联系到2014年5月《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颁布实施,可见,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世情、党情、国情,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

  2.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发展现状的客观需要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在入党问题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深刻影响,外来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相互交融,再加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等,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这些深刻变化必将影响到高校的大学生群体。现阶段高校90后的部分大学生在入党问题上呈现出盲目性、攀比性、从众性、功利性等心理特点,特别是部分大学生功利性尤为明显,入党就是为了将来能够给自己提供一个较为宽广的舞台,在求职乃至人生事业发展过程中提供便利,丝毫没有意识到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的性质是“三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20岁上下的青年学生入党动机功利性太强,学生党员发展过快、过宽、过滥的问题,应当引起注意。”[1]高校部分大学生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较少(尤其是艺体类的大学生),对党的认知较为肤浅,入党目的不明确,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搞清楚入党首先是思想上入党,这也是最重要的,并不仅仅局限于组织上入了党。只有正确认识了思想上入党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真正明白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在于承担社会责任,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可靠保障。

  二、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的必要举措

  大学校园历来是新发展党员的最主要来源,2010年全国发展大学生党员123.6万人,占当年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40.2%。近4年来,高校每年发展大学生党员的数量均超过当年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1/3。[2] 根据中组部统计,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全国在校大学生党员已达290.5万人。2013年中共发展党员的数量为240.8万名,2013年发展的学生党员人数占当年发展党员人数的近四成。[3]随着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大学生党员队伍如何有效地进行组织、管理、教育等,并始终保持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成为高校党建工作长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加强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严格大学生入党程序的同时,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更应该注重以下两点:

  1.严格控制数量 更加注重质量。 2013年1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传递出对党员队伍进行调控的信号,提出保持党员队伍适度规模的要求。2014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明确规定:“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2014年七一前夕,中共中央组织部公布的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党员总量调控的要求, 2013年中共发展党员的数量为240.8万名,较上年减少82.5万名,降幅为25.5%,240.8万名的数量同时也创下近十年来发展党员数量的最低。[4] 所以,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应以中共十八以来对发展党员的一系列要求为指导,特别是以《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为指导,严格控制数量 更加注重质量。例如,据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组织部网站显示,2013年人大发展大学生党员总数900名,比前年缩减127名。 “青年学生群体,思想活跃,世界观尚在形成期,尚末定型,缺少大风大浪的考验或洗礼,入党门槛不宜过低。有条件和有追求的可以吸纳或保留在共青团组织里面,更为适宜。”[5]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党员数量增长速度较快虽是好事,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数量增加快但质量不能保证,大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就会下降,大学生党员队伍纯洁性必将受到影响,纯洁性是先进性的基础和必要前提,没有纯洁性,也就谈不上先进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也就无从发挥。   2.吐故纳新 自我净化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先进,首先是因为她是一个由优秀分子组成的先进的政党组织,没有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就不能保证党的先进性。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危险(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以及两大历史性课题(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中国共产党现有8600多万党员,存在党员队伍规模过大的问题,“不合格党员”的数量愈发令人忧虑,党内有一部分党员已经不能发挥先进性作用,因此可以健全党员退出机制。2008年前后,普京要求,统一俄罗斯党应该进行“清党”,以摆脱那些唯利是图和言行不一的投机分子,借以改变党内过于官僚化的倾向,保证该党的领先地位。2013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强化党员管理、严格党内组织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大学生党员作为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继承者,其队伍是否纯洁,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对于高校少数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个别学生党员品行素养与党员身份严重不符(如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等),应全面启动民主评议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及时劝退或者除名。只有及时清理党内的“尘土病菌”,才能确保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

  三、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的长效机制

  1.以组织为平台,构建学习型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始终坚持思想建党的重要性,从早期的古田会议,延安整风,到近年来开展的“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以及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等,都是中共极为重视思想建党重要性的生动体现,也是对“组织上入党是一时的,思想上入党是一生的”这一党员基本要求的极好说明,所以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首先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队伍的思想纯洁。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以党组织为平台,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当前要坚持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组织学生党员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如专家讲座、网络学习、观赏影视作品、参观考察、读书心得、大讲堂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情与国情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等。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使大学生党员思想达到潜移默化,心灵净化,思想纯洁。这也是顺应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需要。

  2.以实践为舞台,做到知行合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纯洁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并在实践中得以巩固和升华。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也只有在实际锻炼中才能得以提升,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周围,带动他人,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因此,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应积极为大学生党员搭建实践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服务他人,承担责任。高校党组织可广泛安排大学生党员在共青团、学生会、社团、广播站、校园网站、校报专刊、班级、宿舍中承担一定的职务,为他们创建为他人、社会服务的平台。还可以积极鼓励支持大学生党员担任辅导员助理,积极协助辅导员搞好班级管理工作。此外还应鼓励大学生党员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担任社会志愿者,参加“三支一扶”活动等。通过多种形式平台的搭建,让大学生党员有更多的实践锻炼的机会,除了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以外,更多的是强化了大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党性意识。真正将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切实做到知行合一。

  3.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典型示范效应。

  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是由一批优秀分子组成的先进队伍,理应在高校中扮演不寻常的角色,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典型示范效应,弘扬正气,发挥正能量。“高校校园文化是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根基,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的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环境,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它以其特有的潜在感染力影响着全体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党员的道德品格和思想作风。”[6] 大学生党员应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大学生党员队伍要始终成为一面引领全校大学生队伍弘扬正气,发挥正能量的旗帜。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所以大学生党员要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在诸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校风建设年、迎新生晚会、毕业典礼、演讲比赛等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参与,引领风骚,展示形象,树立旗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彰显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161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